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科城”的種子開遍希望的田野

  • 發佈時間:2016-04-04 13:33: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西安4月4日電? 題:“農科城”的種子開遍希望的田野

  新華社記者劉書云、鄭昕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清明時節,正是“種瓜撒豆”的季節。記者在被譽為中國“農科城”的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採訪時發現,小小的種子在這裡已經形成大産業。憑藉強大的科研優勢和示範帶動,“農科城”繁育出的小麥、玉米、油菜、西瓜等良種正花開大江南北。

  農科高地造就百“種”齊放

  楊淩示範區是我國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也是我國種子研發推廣的重要基地,農作物育種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小麥六次更新換代,其中四次由楊淩主導,油菜雜種優勢利用更是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依託農業科研平臺,楊淩通過引種繁育、雜交育種、遠緣雜交、基因工程等多種方式,累計育成農林牧新品種32類300余個,由楊淩育繁推的新品種增産值超過1萬億元。

  陜西偉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規模較大的一家種子企業,其研發的小麥種子成為陜西省種子行業唯一的“陜西名牌産品”。董事長徐永林告訴記者,公司的發展得益於楊淩的專家優勢。“王輝、高如嵩、安紅衛,這些在全國有知名度的育種專家,都在退休後擔任公司的專家組成員。”他指著遠處一片綠油油的麥苗説,“這些都是教授們正在試驗的新品種。”

  “民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楊淩示範區農業局局長肖永賢介紹説,楊淩目前擁有9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的近1000名科教人員從事生物遺傳育種研究工作,面向西北和全國市場,在18個省區建立了200多個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基地,示範推廣面積逾億畝,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農牧良種集散地之一。

  記者調研發現,楊淩種業發展不只有專家帶動,政策扶持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楊淩示範區著力於把楊淩打造成匯聚國內外種業農業科技成果的“洼地”、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地”,農業科技人才的“聚集地”。示範區每年拿出1000萬元,設立了種業發展專項資金,目前已有種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品種創新、繁種制種能力建設等26個項目得到了支援。

  創新發展使良種花開遍地

  “種子研發在楊淩,種子經營也在楊淩”,這已經成為不少種業公司的共識。有賴於産業集聚與政策扶持,如今楊淩的種業生産經營企業已達26家,年種子銷售總量超過1.8萬餘噸。其中,有很多種子企業是從外地遷至楊淩,又通過楊淩的産業示範引領,將良種銷往全國。

  培育出我國最優粉紅番茄系列品種的陜西金棚種業公司最早成立於陜西西安,2002年起一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番茄育種企業。“我們在為研發中心選址時,看上了楊淩的科研和政策優勢。”公司總經理李曉東説,在2010年公司入駐楊淩後,借助楊淩種業良好的發展環境,企業選育的番茄種子成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番茄品種之一,自主研發推廣的粉紅番茄品種金棚M6等,還遠銷到美國、歐盟和以色列,甚至成了俄羅斯遠東地區番茄的主栽品種。

  西安潤太蘋果良種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與德國企業合作進行高酸蘋果品種研究繁育推廣的民營企業,得益於楊淩的農科與政策優勢,公司自西安遷至楊淩現代農業示範園後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公司的良種苗木已遠銷山東、河南、山西等蘋果産區。

  “糧食種子目前有著嚴格的審定制度,種子要想跨出省界必須創新發展模式。”主要經營玉米和小麥育種的大唐種業公司總經理卜建軍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公司通過與國內其他種業企業建立聯合體,令公司選育的良種在省外生根發芽。

  “比如我們牽頭成立的‘西北絲路玉米聯合體’,就集合了西北9家種業企業的力量,每家企業在生産、研發和市場推廣的優勢不同,聯合體通過科研成果的共通和育種資訊的共用,為良種推廣鋪路。”卜建軍説。

  智慧財産權保護短板待補

  記者調研發現,楊淩的種子研發和推廣全國領先,但卻面臨著“成長”的煩惱。不少企業家認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化為目標的自主創新機制尚未形成,良種智慧財産權保護尤其存在短板。

  肖永賢説,種子經歷了較長時間統購統銷的歷史,世紀之交時有新品種問世還是由國家派發給農民。儘管現在已經充分市場化,但不少人思維慣性還覺得種子是國家給的。一些企業法律意識淡薄,肆意侵犯其他企業的智慧財産權,結果造成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記者到金棚種業公司研發中心時,看到這裡大白天也是大門緊鎖。叫門很久之後,才有工作人員前來核實身份後打開大門。“我們種子企業的專利不在電腦裏、也不在實驗室,而是在大棚中。不用這種物理手段防止竊賊,我們的研究成果就會被盜取。”李曉東無奈地説。

  在採訪中,不少企業家表達了對智慧財産權保護的擔憂。卜建軍説,他的企業每年7%的經費用於科研,然而其他企業盜取新品種的成本幾乎為零。“只要有相關的技術條件,一些‘山寨’企業不用費多大週折就能夠盜取我們的智慧財産權。種子産業是微利行業,投入大,回報週期長,由於智慧財産權保護的短板,很多企業甚至‘死’在了前期的研發上。”

  楊淩的種業企業負責人表示,必須儘快完善良種智慧財産權保護,必須加大假冒偽劣種子打擊力度。這樣,“農科城”的種子才會迎來更加絢爛的春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