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許利平:不必憂心中泰鐵路一波三折

  • 發佈時間:2016-04-03 07:48: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觀察家

  中泰在政治上比較密切,但中泰鐵路終歸帶有商業項目屬性,也會注重經濟效益。

  經過9輪談判後,最近泰國單方面宣佈大幅削減中泰鐵路項目規模,放棄向中方融資計劃,改為泰方自籌資金建設,且將線路縮短三分之二以上,但鐵路技術、設備等仍由中國提供。雖然這不一定是最後結果,但中泰鐵路項目縮水,似乎與“中泰一家親”存在溫差。作為鐵路走出去中方“牽頭人”的中國鐵總表示,未來中泰雙方應該還有再協商的餘地。

  中泰鐵路一波三折,有其現實背景:2016年是泰國政治轉型的關鍵一年,因為泰國將在今年舉行新憲法的全民公投,圍繞新憲法內容制定,各方政治勢力存在激烈博弈,而中泰高鐵這樣的大項目,往往會成為各派勢力乃至民眾要挾政府一張“好牌”,因此中泰鐵路的“變局”體現泰國政治轉型的新變化。

  泰國民眾對中泰鐵路“過高”預期誤讀了其經濟效益。中泰鐵路的戰略價值經過媒體廣泛傳播,在泰國民眾形成一個印象,即中國迫切需要建這條鐵路,而中國人有錢、有技術,給“友情利息”天經地義,並且有中國和印尼合作“雅萬高鐵”的先例。孰不知“雅萬高鐵”有沿線的土地商業開發權,而泰國方面沒給予這方面的開發權,單方面比較“友情利息”誤讀了經濟效益。這些“誤讀”,通過社交媒體傳播,給泰國政府施加了無形的壓力。

  此外,外資在泰國投資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鮮有成功的案例。雖然泰國在東南亞屬於比較發達的經濟體,但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相比,其基礎設施還有一段距離。特別是軌道交通,很多還是二戰時期的。20世紀90年代,由香港合和實業公司施工的“曼谷高架公路及軌道交通”項目,從項目的立項、取消、終止、上訴、修改、重啟、建成,至少經歷14年之久,充分展現了泰國複雜而曲折的政商文化環境。

  美國壓力的減緩是中泰鐵路“變局”的外在因素。泰國發生軍事政變後,美國出於維護其“民主價值觀”的需要,疏于與泰國軍政府的關係。隨著泰國軍人政府出臺“交權”時間表,泰美關係出現緩和,對軍政府來説,重啟中泰鐵路項目的“政治紅利”逐漸減少,縮小項目規模就成了其重要選項之一。

  總體來説,中泰鐵路出現波折是正常的,我們要保持平常心。雖然中泰在政治上比較密切,但中泰鐵路終歸帶有商業項目屬性,也會注重經濟效益。儘管説,跟同為鐵路運營技術輸出大國的日本相比,中方貸款利率稍高,但高鐵造價較低,只有日本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仍是極大優勢。

  對中方而言,做好中泰鐵路等海外大項目,也需要“精耕細作”。像日本的“日本勇敢之心”研究機構,與泰國政府開展了十數年的相關項目合作,受亞洲開發銀行的資助,為日本企業投資泰國提供了全方位和精細化資訊和研究成果。這方面,我們還須努力。

  □許利平(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