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IS首腦巴格達迪前妻的自白:我本可以過得像個公主

  • 發佈時間:2016-04-02 13:1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瑞典《快報》3月31日登載一篇專訪,接受訪問的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的前妻薩賈·杜萊米。

  巴格達迪是杜萊米的第二任丈夫。她説自己對巴格達迪沒有感情,婚後3個月就離家出走,不知道巴格達迪如何由“普通的居家男人”變成“全球最危險恐怖組織的首領”。

  【行蹤神秘的大學老師】

  杜萊米現年28歲,出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的衛隊軍官,兩人育有兩個孩子。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並推翻薩達姆後,杜萊米的丈夫參加反美武裝並死於戰火。經親戚介紹和父親安排,她與巴格達迪結婚。當時,巴格達迪的名字是希沙姆·穆罕默德,職業為大學老師,教宗教課程。

  

  圖為杜萊米和她的三個孩子,其中的小女孩是他與巴格拉迪所生。

  杜萊米帶著孩子搬到巴格達迪的住處。在那裏,她與巴格達迪、他的第一個妻子及孩子擠在一起生活。“他很少談起自己的過去,不愛説話,很神秘,”杜萊米説,“他白天在大學教書,我們每天吃晚飯時才能見面。他有時會一連消失好幾天,説是去看他的兄弟。”

  杜萊米説,儘管巴格達迪對待她與前夫所生的孩子很好。但是這段婚姻生活“寡淡”“不快樂”。

  “我不愛他。他是謎一樣的人,你不可能跟他討論事情或正常交談……他只會要求你做事、取東西。他只管發號施令,沒有別的。”

  婚後3個月,杜萊米離家出走。她當時已經懷孕一個月,不過她和巴格達迪都不知道。

  當時,杜萊米的家人已經移居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她回到巴格達,與前夫的家人同住,生下了她與巴格達迪的女兒。巴格達迪多次找她,希望她帶著孩子回去,而她堅決不願意。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2009年,巴格達迪告訴她,如果再婚,就得交出女兒。

  【從“家庭男”到“最危險人物”】

  2013年夏天,杜萊米決定去大馬士革尋找家人。當時,敘利亞內戰已經爆發,而杜萊米並不了解敘利亞國內的混亂程度。

  當她進入敘利亞時,被敘利亞政府安全部門逮捕。杜萊米説,敘政府試圖通過她找到她的父親,繼而找到她的兄弟哈立德,因為後者加入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政府懷疑她的父親是反對派陣營極端武裝“支援陣線”的頭目之一。

  

  圖為“伊斯蘭國”頭目巴格拉迪。

  被關押大約6個月後,敘利亞政府釋放了杜萊米及其他一百多名在押人員,從“支援陣線”手中換回遭扣為人質的13名修女。杜萊米説,哈立德認識“支援陣線”的一個頭目,因而她能被列入交換人員名單。

  獲釋10天后,敘利亞政府軍進攻“支援陣線”控制的地盤,迫使杜萊米逃往黎巴嫩。由於非法入境,她被黎巴嫩安全部門逮捕。

  在黎巴嫩,杜萊米才知道,巴格達迪已經成為“伊斯蘭國”最高頭目。“他們讓我看我前夫的照片,問我認不認識他。我才意識到,我竟然和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結了婚。7年後,我才震驚地發現,我和世界上最危險的人結了婚。”

  “他曾經是普通的居家男人。怎麼變成了世界上最危險的恐怖組織的頭目?這是一個謎。”

  【“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恐怖主義”】

  數月前,黎巴嫩政府與“支援陣線”交換在押人員,杜萊米再次得以獲釋。她説,黎巴嫩政府給出兩個選擇:留在黎巴嫩或者返回“支援陣線”或“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控制區。杜萊米選擇了前者。

  

  圖為杜萊米和她的四個孩子。

  杜萊米希望今後能移居到歐洲。《快報》記者問她,“伊斯蘭國”在歐洲國家多次發動恐怖襲擊,比如發生在巴黎和布魯塞爾的襲擊,而作為這一極端組織首腦的前妻,她認為自己是否會獲得歐洲國家接納。

  杜萊米説,“伊斯蘭國”發動的襲擊象徵著“謀殺、血腥和殘暴”。“作為一名母親,我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恐怖主義。如果某人傷害我的孩子,他就是恐怖分子。每一個母親都會這麼想。”

  離開巴格達迪後,杜萊米再婚並生下一個孩子。現在,她帶著4個孩子生活。

  “我有什麼罪?我2008年跟他結婚,現在已經離婚了,是我主動離開他。作為女人,我經歷了很多事,在監獄裏受過苦。如果我繼續跟著巴格達迪,我也許能過上公主般的生活,但是,我不喜歡錢,我需要自由的生活。”(記者惠曉霜,編輯蔣驄驍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