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政部回應我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

  • 發佈時間:2016-04-02 10:45: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31日,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發佈報告,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一個月內,有兩家國際評級公司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引發國內外市場關注。3月31日,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就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有關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評級公司高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

  “即使在全球經濟整體復蘇疲弱乏力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依然實現了較高的增速。2015年,我國GDP增速為6.9%,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史耀斌認為,此次穆迪、標普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我國推進改革、應對風險的能力。評級公司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實體經濟債務、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市場風險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評級公司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會産生什麼影響?

  “主權信用評級是影響市場信心和預期的因素之一,但一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才是決定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走勢的根本因素。”史耀斌強調,目前,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評級公司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只是對一些風險表示關注和提示,對我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運作不會産生明顯影響。

  穩步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三期疊加”關鍵時期,外部和內部的供給和需求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我國有必要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速,在量的基礎上實現質的飛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高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續性。

  “穩步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史耀斌表示,通過適當擴大赤字、清費立稅、優化結構、提高績效,在供給端改善供給結構,促進發展動力順利轉換,在需求端提振有效需求,不斷釋放消費潛力,從而積極支援“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大力度,既能發揮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作用,又能在經濟增長速度、結構和動力方面實現定向發力,進行“滴灌”調控,加強預調微調。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實行減稅降費政策,全面實施營改增,加大收費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堅決遏制亂收費,減輕企業負擔。

  ——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2016年全國財政赤字安排2.18萬億元,赤字率為3%,在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的同時,主要用於彌補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減收,保障政府應該承擔的支出責任。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創新財政支出方式,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就業、脫貧等重點支出,同時減少不必要或低效的支出。

  ——提高財政管理效率,繼續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動PPP立法,加強規範引導,培育市場發展;同時,繼續督促地方政府按照預演算法和國務院有關制度要求,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防範財政金融風險。

  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韌性很強,迴旋餘地非常廣闊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主權信用評級一直在穩步上升,標普從“BBB”提高到“AA-”,穆迪從“Baa1”提高到“Aa3”,目前均為其評級體系的第四高等級。即使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主權信用評級也在上升,這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具備巨大的潛力和韌性。

  “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韌性很強,迴旋餘地非常廣闊。” 史耀斌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後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優化現代産業體系等重大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持續增長動力。

  隨著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以及相關政策措施逐步落實,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這將為主權信用評級長期穩定提供堅實保證。(記者 李麗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