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鄉不脫貧 幫扶不脫鉤

  • 發佈時間:2016-04-01 08:29: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定點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部是1986年第一批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的10個中央國家機關部委之一。30年來,農業部堅決貫徹中央部署要求,調動全系統力量,對定點扶貧地區進行傾斜幫扶,擔負起幫助武陵山區核心貧困區恩施、湘西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歷史重任,許下了“農民不脫貧,幫扶不脫鉤”的承諾。30年來,農業部共派出336名幹部到武陵山區挂職,實打實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農業部定點幫扶恩施、湘西過程中涌現出的典型經驗和人物刊出,敬請關注。

  精準幫扶

  農産品加工帶動百業興旺

  做優特色産業實現綠色發展

  2013年,湖南試點實施農業部、財政部農産品産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惠民工程,項目開展緊密結合農業部定點扶貧工作共同推進。

  三年來,依託該補助項目,結合湘西自治州特色資源、産業基礎,連續在湘西自治州的瀘溪縣、保靖縣、永順縣開展補助項目(2013年在瀘溪縣、保靖縣,2縣扶持資金640萬元;2014年增加了永順縣,3縣扶持資金1001萬元;2015年3縣扶持資金703萬元),共扶持補助2020戶農戶、58個合作社新建保鮮庫、冷藏庫等貯藏設施1401座,新增貯藏保鮮能力5.7萬噸,補助資金2344萬元,産後減損增收1.4億元。通過補助柑橘設施建設,有效改善果蔬貯藏條件,柑橘産後商品化處理及儲藏等初加工能力成倍提升,實現“增加供給、均衡上市、穩定價格、提高品質、保證加工、促進增收”的目標,促進了湘西州柑橘等大宗果蔬産業的跨越式發展。湘西州柑橘種植面積、産量及産值較項目實施前均有所增加,2015年分別增加到97萬畝、74.3萬噸、10.7億元,較2012年種植面積增加9萬畝,累計增産3.2萬噸,增加産值2億元;産業優勢進一步凸顯,産業鏈條有所延伸,“湘西椪柑”獲有“橘中之王”的美稱,是中國地理標誌産品,“瀘溪椪柑”還被評為“湖南省著名商標”,椪柑醋飲料、橘汁産業有所發展;有效帶動農民增收,主産區的農民收入有三分之一來源於柑橘。

  通過項目實施,柑橘産後損失由30%降至5%,湘西州每年僅儲藏一個環節可減少産後損失0.3萬噸,相當於0.38萬畝柑橘産量,減少損失1300多萬元。同時,通過貯藏延長售期,擇機銷售實現水果增值,2014年椪柑鮮果採摘即時收購均價為0.6元/斤,貯藏後價格上漲到1.2元/斤。湘西州參與項目縣柑橘販運的大戶300多人,特色水果行銷人員約500人;柑橘減損增收、錯季銷售增收均為農民帶來增收。加上“一庫多用”,其他果蔬儲藏效益讓農民增收效果成倍放大。

  項目實施不僅實現了産後減損,而且有效解決了低價賤賣問題,增強了農民市場預期,提高了農民與合作社抗風險能力。農民與合作社逐漸加大生産基地的投入,擴大生産規模。補助項目突出重點地區、堅持“一庫多用”,有效促進了柑橘等果蔬生産區域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一方面項目實施區本土果蔬産品交易量成倍增長,另一方面又吸引了外來果蔬種植戶及經銷商前來交易,産品集聚程度高、品種多樣,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的果蔬交易批發市場初步形成,呈現“一業興帶百業旺”局面。

  近年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真貫徹農業部黨組的決策部署,立足幫扶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確立了“立足當地資源環境優勢,發展綠色食品,促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思路,加大政策支援、資金投入、技術培訓和市場開拓,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産品,打造了一批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農業品牌,壯大了一批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品牌化帶動標準化、標準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對湖北省恩施州的幫扶工作中,中心通過調研、深入山區挂職,指導恩施州制定了《綠色食品産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提出了恩施州綠色食品産業發展思路、目標、重點和推進措施。

  為了貧困地區做大、做強、做優特色農業産業,中心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投入,將當地特色産品作為扶持重點,積極引導當地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在不降低標準的前提下,建立“優先受理、優先檢查、優先檢測、優先審核、優先頒證”的“五優先”“快車道”政策,促進了當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加快發展。對貧困地區及定點扶貧地區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企業實行標誌使用費、認證費減免政策,充分調動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積極性。2008-2012年,在中心65萬元的資金支援下,恩施州累計開發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企業179家,産品494個,創建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8個,基地面積108萬畝,對接龍頭企業30家,農戶20.4萬個,基地每年增加農民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

  大力開展綠色食品先進適用的技術標準、生産操作規程、全程品質管理體系的推廣應用,可整體提升扶貧地區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中心先後20多次派專家,實地指導恩施州綠色食品生産與管理工作,並對當地工作開展技術諮詢和培訓,進一步增強了恩施州企業和農民的品質意識、品牌意識,推動了標準化生産進程。僅2008年,中心就為定點扶貧單位鶴峰縣訂購《農民日報》累計300份,贈送科技圖書2400余冊。

  近年來,中心不斷加強對貧困地區特色農産品宣傳,拓展特色農産品市場,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促進貧困地區企業增效、農民增收。中心於2011年邀請恩施州的代表參加了“亞太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國際研討會”,與國內外專家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併發表演講,獲得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開啟貧困地區農機化新局面

  科技創新助茶産業提質增效

  “十二五”以來,農業部農機化司有效利用現有的政策和項目,支援定點扶貧地區農機化加快發展。目前,湖北省恩施州農機總動力達到261萬千瓦,是“十一五”末的1.49倍;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4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3個百分點。湘西州農機總動力達到173萬千瓦,是“十一五”末的1.19倍;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31.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1個百分點。

  針對貧困地區的實際狀況,農機化系統不斷創新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的運作操作方式,一方面,協調湖北、湖南兩省指導恩施、湘西兩州做好補貼需求摸底工作,確保扶貧工作精準到位。另一方面,加大對兩州農機購置補貼的支援力度。“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共安排兩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2億元,充分滿足了兩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需求,加快了兩地農牧業裝備現代化進程。其中,恩施州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1億元,支援農民購置各類農機具36.6萬台(套),惠及農戶近19萬戶;湘西州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135億元,補貼購置拖拉機、耕整機等各類農機具5.544萬台(套),惠及5萬多農戶。

  在扶貧工作中,農業部農機化司積極培育貧困地區農機服務組織,會同湖北、湖南農機化主管部門加大對農機合作社建設的支援力度,支援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農機合作社參與全國農機合作社示範社創建,促進發展合作扶貧新模式。2015年,湖北省農機局安排專項資金20萬元,扶持來鳳縣新建1個農機合作社。湖南省依託農業“百千萬”工程,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創新踐行“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扶貧對象和能人跟著産業項目走、産業項目跟著市場走”扶貧思路,扶持成立了永順縣上坪村第一家農民合作社——惠豐農機合作社。該合作社積極爭取項目支援,對外開展農機作業服務,獲得收入按股份比例分紅,初步取得因勢定策、精準幫扶,讓貧困戶脫貧致富有“機”可乘的效果。

  根據貧困地區農業發展現實情況,集中資金,推廣適宜當地農業生産的技術以及機具。同時,選準主要作物以及農作物機械化生産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2012年,農業部在恩施州組織召開了全國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研討暨農業機械作業展示演示會,明確提出了以茶園耕整、開溝起壟,茶樹修剪及茶葉採摘、加工機械化和水田機械耕整、水稻機插和機收為重點,按照“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的步驟,加大適合於山區機械化作業的主推機型。同時,發揮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的優勢,支援幫助和引導貧困地區推廣應用適合山區特點的各種中小型農機具,如水田耕整機械、步進式插秧機、微型收割機、茶園微耕機、植保機械及中小型加工機械設備等。

  為有力支援恩施州和湘西州農機裝備條件建設,農業部門適時引導農機企業對貧困地區開展幫扶工作,得到了國內多家農機企業的積極響應。2012年,農業部組織開展向貧困地區捐贈扶貧物資的活動,其中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向恩施州、湘西州的農機合作社捐贈了總價77萬元的東風牌300型和404B型輪式拖拉機20台。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一直高度重視武陵山區定點科技扶貧工作,按照農業部統一部署和工作安排,與湖北省恩施州開展茶産業發展科技合作。恩施州茶葉面積佔湖北省四分之一,茶葉産業是恩施州農業的重要支柱産業,茶葉研究所結合自身科技和人才優勢開展精準幫扶,科技支援恩施州打造長江中上游地區特色及優質綠茶、有機茶出口基地,依靠科技創新促進恩施茶産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研究所在恩施共舉辦茶葉培訓班7次,培訓1103人。培訓內容涉及茶葉生産各個方面:茶葉品質安全、茶園綠色防控與專業化防治技術、茶葉標準化與機械化加工技術等。2012年10月,在恩施舉辦初中級評茶員培訓班,全市茶葉行業的茶農、技術人員共計74人參加了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茶産業概況、茶葉標準、茶葉包裝與標簽、綠茶加工、綠茶審評等內容。培訓結束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鑒定站進行鑒定,共有72人獲得中級評茶員資格證書。

  2011年4月,研究所與鶴峰縣人民政府簽訂科技合作協議,全面支援鶴峰茶産業發展。派出專家指導鶴峰縣大、中、小型茶葉加工廠進行技術改造,幫助鶴峰縣建立年産300噸的速溶茶生産線和年産1500噸茶渣發酵有機肥生産線,該項目是鶴峰縣內第一個茶葉深加工項目,對當地茶葉資源的綜合利用將起到積極的引導、推動作用。

  研究所多次派出專家組幫助指導茶葉標準化生産、清潔化加工,促成宣恩縣舉辦了全國茶葉安全高效清潔生産技術整合創新與示範推廣協作項目對接活動,宣恩縣成為全國首個示範點,率先啟動項目;組織國內外專家為恩施玉露茶標準化、清潔化、連續化示範生産提供現場諮詢服務。

  2012年,為幫助武陵山區茶農脫貧致富,促進恩施州茶産業發展,針對恩施茶葉主要生産區和重要生産企業出口茶葉的需要,在國家民政部項目的支援下,在恩施州進行武陵山區茶葉産業化和專業化援助,以茶樹病蟲綠色防控為主要內容,以恩施為基地,芭蕉鄉為示範點,輻射全州,共投入資金103萬元。以技物同步科技下鄉方式,向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捐贈價值近40萬元的資訊素色板、太陽能殺蟲燈20台、單人修剪機41台、雙人修剪機2台、單人採茶機7台、機動噴霧器30台等茶園設施和農機,由鄉茶葉專業合作社統一保管、維修與分配使用,大大緩解了農村勞務不足的情況,使茶園管理效率與生産效率大提高,增加了茶農收入。

  2012年,為讓恩施茶農掌握先進實用的技術和新的理念,提高茶農對茶葉品質安全的重視意識,引導茶農儘量減少或不在茶園中使用化學農藥,在恩施市芭蕉鄉建立了2000畝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範區,共計10萬片茶樹病蟲害資訊素黃板插在2000畝示範園區,共分發到780戶茶農,輻射25萬畝茶園。茶農對色板反映良好,高興地説:“使用兩個月後色板的粘性還很強,每塊板上粘的害蟲數量都很多,插上色板,茶園的蟲子少了,再也不用噴農藥了。”

  真招實措

  湖南省湘西州和湖北省恩施州是國家區域開發和扶貧攻堅重點地區。農業部始終高度重視對湘西和恩施種植業發展的支援,多年來在生産基地建設、良種苗木繁育、關鍵技術推廣以及災後恢復生産等方面持續給予大力支援,推動兩地種植業快速穩定發展。

  “十二五”期間累計安排湘西州種植業項目資金7569萬元,安排恩施州種植業項目資金10268萬元。

  (一)深入推進糧油高産創建

  “十二五”期間累計安排中央資金1792萬元,支援湘西州建設108個糧油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十二五”期間安排中央資金2580萬元,支援恩施州建設157個糧油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通過整合、展示、推廣先進實用技術,以點帶面,支援當地整合推廣高産優質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模式,挖掘糧食增産潛力,促進區域平衡增産。

  (二)支援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通過重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補助項目安排中央資金支援當地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保障防治效果,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三)提升特色優勢産業發展水準

  通過項目實施,促進蔬菜、水果等園藝作物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産業化經營,提高蔬菜、水果的標準化生産水準和品質安全水準。

  (四)廣泛開展科學施肥指導

  支援當地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和耕地保護與品質提升,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技術,促進配方肥落地、測土配方技術進村入戶到田,實現農業節本增收。支援當地開展取土化驗、田間試驗示範等工作,實施耕地保護與品質提升項目,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技術。促進配方肥落地、測土配方技術進村入戶到田、耕地品質提升和農業節本增收。

  (五)支援良種繁育及生産示範項目

  2011年,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安排資金200萬元,支援湘西州龍山縣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1年,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支援恩施州食用菌良種繁育及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項目中央投資120萬元;鶴峰縣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中央投資300萬元;宣恩縣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中央投資300萬元。通過種子工程項目,支援恩施州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二期建設項目中央投資310萬元;恩施州茶葉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中央投資360萬元。

  2012年,通過種子工程項目,支援鶴峰縣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項目中央投資190萬元;利川市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項目中央投資220萬元;來鳳縣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建設項目中央投資72萬元;恩施市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建設項目中央投資72萬元;巴東縣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建設項目中央投資72萬元。

  2014年支援湖北省恩施州厚樸良種繁育及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項目中央投資120萬元;支援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茶樹良種繁育和生産示範基地建設項目中央投資120萬元。

  2015年,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安排資金210萬元,支援湘西州永順縣烏龍山富硒獼猴桃專業合作社開展獼猴桃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項目建設。

  2016年,部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已提前撥付到位,分別安排湖北、湖南兩省重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補助經費4000萬元、4300萬元;安排湖北省小麥“一噴三防”補助資金7500萬元。同時,還將繼續支援湖北、湖南兩省開展高産創建、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等工作。

  典型事跡

  有緣湘西終身情結

  2009年10月起,農業部幹部謝建華到湖南省湘西州進行為期兩年的基層挂職鍛鍊和扶貧聯絡工作,擔任湘西州委常委、湘西州副州長。兩年間,他累計下鄉50多次,走遍湘西州8個縣市,調研了全州164個鄉鎮中的近一半,行程約8萬多公里,住過農家院、犁過農家田、吃過農家飯,圓滿完成了挂職鍛鍊和扶貧聯絡工作任務。

  到湘西不久,謝建華就深入基層全面了解掌握情況,走訪了湘西州委辦、人大辦、政府辦、政協辦和農辦(能源辦)、農業局(鄉企局)、畜牧水産局、農機局、農科所、扶貧辦、蔬菜辦等單位,與農口各單位進行座談交流、徵求意見,並到農業部重點聯繫的古丈、永順、龍山、保靖4個縣進行全面調研,與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座談,深入生産基地考察,進村訪問農戶,了解掌握各縣農業産業發展特點和農村扶貧工作情況。圍繞兩州農業産業特點、基層農村工作現狀和扶貧開發進展等主題,謝建華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專題調研,掌握現狀、分析問題、研究對策、提出建議。兩年中,承擔州委下達的鄉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耕地保護利用方面的兩個課題研究,開展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農業扶貧項目實施、新時期農業扶貧開發、糧食生産發展等方面的專題調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幫助當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謝建華把産業扶貧作為重點工作主抓。在椪柑産業上,以標準園創建為抓手,促進湘西椪柑産業提質增效,並帶隊赴重慶市奉節縣、忠縣、長壽區考察柑橘産業發展,學習重慶市發展長江庫區柑橘産業帶先進經驗,提出湘西柑橘産業發展要克服品種單一、上市集中、品質趨同、管理粗放等問題,堅持走農業産業化與生態特色旅遊相結合的路子。在茶葉産業上,以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為抓手,提出對“保靖黃金茶”古茶樹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建議,推進湘西優質高效茶葉産業發展。在糧食産業上,關心湘西優質水稻産業發展,率湘西州農業科技考察組到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考察,就州農科所與該院水稻所有關科研合作達成協定,雙方在湘西州合作開展優質水稻品種的種植試驗、示範,共建無公害優質稻米生産基地,推進湘西州優質稻米産業發展。

  “湘西州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山’地區,基層幹部工作條件艱苦、生活待遇偏低、工作難度和壓力大,但他們堅守崗位、默默奉獻;這裡的大部分農民生活十分貧困、生産條件惡劣,但他們仍辛勤勞作。這些在扶貧挂職中切身目睹、深度接觸的每個場景,都使我深受觸動。”謝建華説,“兩年湘西緣,終身湘西情,‘湘西’兩個字將永駐我的人生字典。”

  幫扶戶的笑容是最大的動力

  1986年以來,農業部定點對口幫扶湖北省恩施州,選派幹部挂職成為重要的幫扶方式。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農業部幹部馮忠澤挂任恩施州委常委和州政府黨組成員、副州長,先協管、後分管農業農村工作。兩年來,他深入全州88個鄉鎮、600多個村、200多個企業和種養大戶及專業合作社,開展專題調研,推動産業發展,在恩施扶貧開發的進程中,印下了自己的足跡。

  2016年1月27日,馮忠澤來到恩施利川市汪營鎮井壩村貧困戶馮丙菊老太太家中,今年馮老太太已經94歲了。這是他一年來第五次來看望老人。

  2015年2月,馮忠澤第一次來到老人家中,只見幾間修了幾十年的木屋已成危房,老人用四個大木柱撐著墻壁防止房屋倒塌。這位老人是極貧戶,僅靠低保度日,還要照顧一個53歲沒有勞動能力的兒子,生活十分艱辛。在與老人交流的過程中,老人面容愁苦,言語極少。馮忠澤和隨行的汪營鎮政府領導緊急商量幫扶措施,決定給老人原地修建磚房,安排好後續生活保障措施。2015年10月,馮丙菊老人新家落成,馮忠澤第四次來到老人家中,此時的老人已對馮忠澤有了深刻印象,説起四間剛修好的磚房,老人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馮忠澤説:“能看到幫扶戶的笑容就是開展工作最大的動力。”

  馮忠澤把恩施特色産業的發展作為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途徑,作為提升扶貧開發工作水準的核心任務來抓。由於自身畜牧獸醫的專業背景,馮忠澤特別關注在畜牧産業方面的幫扶工作,支援開發草食畜牧,推動畜牧業全産業鏈的發展。他走進豬欄、牛欄和羊圈中,幫助養殖戶分析市場形勢。他認為,目前生豬産業在恩施基本處於飽和狀態,如果飼養本地純種山羊“恩施白山羊”會更有優勢。有的農戶就是聽了他的介紹,開始圈養種羊,從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作為農業部第十批定點扶貧聯絡工作組成員,馮忠澤對恩施並不陌生。1996年,當時他才28歲,就來到恩施州挂任州委、州政府農委主任助理。接到挂職任務時,他剛結婚。由於當時交通不便和工作繁忙,愛人懷孕5個多月了,他都沒能回去看望。每憶及此,他總覺得愧對妻子。二十年後,他再次挂職恩施,又趕上兒子高考。他克服困難,舍小家為大家,傾情投入挂職工作,堅決打好扶貧這場硬仗。

  兩度挂職,使馮忠澤對恩施有著很深的感情,他帶領工作組把恩施作為“第二故鄉”,與當地群眾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兄弟情誼,鑄起了農業部與恩施州幹部群眾深情相連的紐帶,贏得了廣泛讚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