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夏普賣身富士康:恢復盈利成關鍵

  • 發佈時間:2016-04-01 08: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美的集團收購東芝家電之後,中國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收購日本夏普案也在一波三折之後最終成交。雙方發佈公告稱,富士康及其關聯公司向夏普增資3888億日元(約合223.56億人民幣)獲得夏普66%的普通股股權和1136.3636萬股特別股。

  坐擁夏普的富士康收穫了面板、品牌兩大塊肥肉,但能否帶領夏普擺脫負債泥潭是其一大難題。

  富士康擺脫“製造之王”走向多元化

  “富士康收購夏普,一是看重面板,其次是品牌”,奧維雲網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稱。

  據了解,鴻海集團投入高出夏普市值一倍的資金獲得夏普控制權,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取得夏普關鍵的顯示面板技術,包括AMO LED技術、氧化物半導體TFT(OxideTFT)IGZO技術以及LTPSTFT(包括CGSTFT)相關技術。

  “收購夏普還可以幫富士康擺脫代工模式利潤率低、對蘋果等品牌製造型企業依賴性太強的現狀”,中怡康分析師左延鵲稱,“未來富士康將不光是代工模式,還可以給其他合作夥伴提供螢幕、手機面板等業務。”

  除了面板和品牌之外,夏普的 機器人智慧家居産品等非製造業務也為富士康的多元化加注。2015年,夏普推出“A IoT技術”,即在其家電産品中安裝人工智慧,並展示了其交流機器人。

  “夏普的機器人、智慧家居等非製造業務板塊雖然不大,但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董敏稱。左延鵲也表示,“富士康在人們心中一直是代工廠,借助夏普可以使其擺脫‘製造之王’的身份,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恢復盈利易 運營品牌難

  鴻海在公開聲明中稱:“我們將從恢復盈利與強化營運開始,讓夏普再次成為全球電子産業的領導者。”

  的確,恢復盈利是夏普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

  目前夏普並未發佈第四季度財報,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夏普2015財年預計凈虧損可能高達2000億日元(約人民幣115億元),其2014財年的虧損額為2223億日元。同時夏普有5100億日元貸款也將於今年3月底到期。

  “將整體業務打包賣給富士康,最起碼可以保證夏普未來的運營不會繼續深陷虧損泥潭”,奧維雲網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分析稱。

  夏普眾多的負債窟窿,也是致使鴻夏戀一波三折、收購價大打折扣的原因。

  按照公告,夏普共計從富士康獲得約3888億日元的增資,這與2月25日夏普公佈的鴻海出資4890億日元收購方案打了大折扣,減少了1000億日元(約合57.8億人民幣)。

  “夏普雖然一直虧損,但業務能力和競爭力還很強,優質的製造和市場競爭能力如果運用了富士康的管理方式,未來可以實現扭虧為盈”,左延鵲對南都記者分析稱。

  董敏也認為,引入富士康在面板方面的管理手段之後,夏普恢復盈利只是時間問題,“富士康在面板業務方面有豐富的管理手段,不會有很大問題;可能在品牌運營上經驗缺失會使品牌的磨合更長久和坎坷,不排除富士康會找一些另外的專業團隊去運營品牌。”

  采寫:南都記者莫柳

  實習生馬寧寧

  四年鴻夏戀

  2012年3月

  鴻海集團計劃以7.08億美元購買夏普9.9%股份。但因夏普股價大幅下跌,富士康提出參與夏普管理以及下調購買價格等條件,談判陷入僵局。

  2013年3月6日

  夏普引入三星1.12億美元入股成為其第五大股東。

  2013年3月26日

  鴻夏合作宣佈破産,郭臺銘斥“被夏普誆騙”。

  2015年

  夏普再臨鉅額虧損壓力,日本産業革新機構擬3000億日元出資收購。

  2016年2月25日

  夏普董事會通過接受鴻海提出的紓困案,併發佈公告稱針對鴻海發行普通股與C股籌資共4843億日元。

  簽約前夕,鴻海發現夏普20多億美元的潛在債務,收購擱置。

  2016年3月30日

  雙方發佈公告稱,富士康及其關聯公司向夏普增資3888億日元獲得夏普66%的普通股股權和1136.3636萬股特別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