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橡膠圈引發太空史上最大慘案
- 發佈時間:2016-04-01 02:31:22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6年1月28日,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墜毀30週年之際,美國肯尼迪航太中心舉行了一場特別的紀念活動。受邀與會的遇難機組人員家屬中,有一位叫做朱恩·斯科比·羅傑斯的老太太,雖然她仍對自己的丈夫和其他6名宇航員(其中一名是中學女教師)的遇難感到心痛,但已經能夠平和地對待那段不幸的歷史。她説:“當我再看斯科比的照片時,我反而有些嫉妒。他還是那麼年輕,而我已經是曾祖母了。”
“挑戰者”號事故是一個災難性範例,也是政治學戰勝工程學的一個縮影。
場景一:1986年1月27日晚上,莫頓·瑟奧科爾公司和馬歇爾航太中心聯合召開的電視會議氣氛緊張,幾近形成對峙。鋻於發射場的低溫極有可能會降低火箭推進器之間密封裝置中O形環的密封性能,公司技術人員一致建議停止發射“挑戰者”號太空梭。但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的一位官員怒氣沖衝地質問道:“我的上帝,瑟奧科爾,你們希望我們什麼時候發射?明年愚人節嗎?”隨即,瑟奧科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傑拉德·梅森對副總工程師羅伯特·倫德發話:“拋開(你)工程師的身份,履行(你)管理者的職責!”
場景二:1986年1月28日上午,肯尼迪航太中心發射現場,瑟奧科爾公司主管O形環項目的高級工程師羅傑·博伊斯喬利,與他的同事鮑勃·埃比林極不情願地看到了“挑戰者”號點火發射。當飛行器飛離發射塔時,埃比林喃喃自語:“我們剛剛躲過了一顆原子彈!”在接下來的大約60秒後,埃比林對博伊斯喬利説,他剛做完感激上帝賜予成功發射的一個祈禱。過了僅僅13秒,天空中就呈現出爆炸時毀滅的恐怖場景。
場景三:1986年2月的一天,在一個現場直播的記者招待會上,“挑戰者”號事故調查委員會成員、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從密封圈連接件模型中卸下O形環,用一個C形鉗夾緊,然後放進了一杯冰水裏。過了一會,費曼在眾人注視下把C形鉗拿出來,高高舉起,一邊鬆開一邊解釋道:“我發現鬆開鉗子後,橡膠圈並沒有恢復原狀。也就是説,低溫時這種材料有好幾秒鐘會失去彈性。我相信這與我們正在研究的問題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不起眼的橡膠部件,即一個有缺陷的O形密封環設計,正是釀成這場太空史上最大慘案的起因。調查表明,低溫會導致O形環喪失彈性,起不到密封作用,進而造成高溫氣體泄漏,點燃存儲倉內的燃料,引發致命的爆炸。這個“小”問題,實際上在事故發生之前半年就已經引起了工程師們的注意。博伊斯喬利在致倫德的備忘錄中寫道:“我真誠地並且心懷恐懼地認為,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行動解決這一問題,將安裝接頭放在優先解決的位置,我們將面臨飛行失敗並造成重大損失的危險。”
然而,此一警示並沒有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在事故發生前夜,身為瑟奧科爾公司高管的梅森心裏念及的或許是一切按計劃行事。他知道NASA迫切需要一次成功的飛行,更清楚公司渴望與NASA簽訂一份新的合同,而工程師們不發射的主張無疑不利於新合同的獲得。他還認為,工程師們並沒有拿出低溫下O形環性能的確切數據,也提供不了不能安全飛行的準確溫度,且所有擔憂的理論根據都不是結論性的。他甚至覺得,事關安全問題,工程師們通常總有一種謹慎的傾向,持保守的立場。所以,他才會要求監理工程師倫德收起工程師的姿態,換成管理者的思路。倫德起初是堅持異議的,但在聽了上司那番話後,終於妥協讓步。於是,先前不發射的主張就出現了逆轉。
事後看,政府資助的大型高技術項目又一次滯後於預定計劃數年,而且大大超過了預算,由於要趕在新的不現實的最後期限前完工,方方面面都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壓力。梅森作證時承認:“為了得出我們需要得出的,只能採取一種判斷,而不是一個精確的工程計算。”這樣,就在一個沒有可靠工程基礎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了可接受風險的界限。
這次技術災難一度讓NASA和瑟奧科爾公司聲譽掃地,其領導者的管理行為被視為一種病態的決策體制。它提供了一個關於組織與個體責任之間的對抗性的例證,也引起了嚴肅的倫理道德關注。比如,如何看待管理者與工程師的不同視角?在工程倫理學者看來,這一案例中,工程師,而不是管理者,應該對是否發射擁有最終的發言權。倫德錯在,作為一名工程師,在他本該像工程師那樣工作的時候,他卻像管理者那樣工作。在參與決策過程中,他本應支援工程師一方,體現工程師的判斷。他的副主管身份是針對工程的,當他放棄工程師的身份時,他就成了另一種管理者……
這個案例,也提出了發展或者促進適當的工程自主的實踐問題。事故發生後,博伊斯喬利辭去了公司的職務,積極建言工程職業要有更大的自主權,應把工程倫理納入工程課程。此舉大大促進了全美理工科大學工程倫理課程的發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