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片丹心勘碧海

  • 發佈時間:2016-04-01 02: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陳 瑜

  學術會議上,再也見不到那個飄逸著滿頭白髮的和藹老人了,2015年11月22日,您走完了不平凡的82年人生。

  1956年9月,您第一次在青島見到了大海,從此一片丹心勘碧海。

  1958年—1960年,我國開展了規模空前的海洋調查。您和同事的足跡踏遍了渤海、黃海、東海和北部灣,為我國海洋地質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業內評價您是海洋沉積學開拓者,這是因為您從事陸架沉積作用研究,創建和發展了我國海洋沉積學研究,在我國最早提出和建立了中國大陸架的沉積模式,並編繪了第一幅較完整的中國海陸架沉積類型分佈圖。

  您開拓了很多新的研究領域,率先從研究渤海懸浮體著手,系統研究了細粒物質在我國陸架海的搬運與擴散,闡明海底黃土沉積是末次冰期時近源風成的産物,同時發現並研究了菲律賓海深海區的“類黃土”陸源沉積,推動了海洋風成沉積作用的研究。

  生前您常言:“科學是沒有國界的,許多研究都是通過國際間的合作完成的。”您是國際合作的實踐者。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中韓兩國尚無外交關係的時代,您推動兩國積極開展海洋科學合作研究。您曾被南韓仁荷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這是我國第一位獲此榮譽的海洋科學家。

  您特別重視海上調查技術的建立,親自參加海上調查達二十多個航次,幾乎跑遍了除台灣海峽以外的全部大陸架海域,為我國建立完整的海洋地質與沉積學海上調查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看海是浪漫的,出海是艱苦的。但是每當我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又覺得胸懷開闊。”大海成就了您的事業,更影響了您的胸懷。

  您密切關注國家戰略需求,為我國大陸架的劃界提供戰略諮詢和科學依據。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您還在呼籲,希望科學有序地進入西太平洋深海研究領域,通過8—10年的探索與研究,實現我國深海科學研究的突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