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監會密集開罰單 事後監管力度增強

  • 發佈時間:2016-03-31 08:20: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保險行業前段業務的放開,保監會對事中事後的監管力度也在增強。近期,保監會就連續發佈了多個現場檢查情況通報,大量保險公司被通報批評、行政處罰。

  最近一次是在3月29日,保監會通報了2015年組織開展的旨在打擊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亮劍行動”,首次“亮劍行動”通報了5起典型案例。太保壽險、大地財險、平安人壽電話銷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陽光人壽利用産品説明會虛假宣傳,泰康人壽銀保客戶經理利用虛假電話回訪欺騙消費者。

  3月25日,保監會通報了保險公司信披核查情況,核查發現存在應披露未披露、信披不符合要求、網站展示存問題、未按要求備案四大問題,涉及55家險企,國壽集團、平安人壽、安邦財險、泰康養老、華夏人壽、恒大人壽等知名險企赫然在列。

  更早時候的3月17日,保監會通報了險企2015年投訴考評情況。結果顯示,包括人保財險、太平財險在內的9家財險公司評分低於60分,合眾人壽、華泰人壽等6家人身險公司評分低於60分。

  此外,從去年10月份開始,保監會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由之前的每個季度披露一次改為每月披露一次,促進了媒體、消費者等對相關保險機構的監督。可喜的是,今年前兩月,保險消費投訴量一改去年上升趨勢,同比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保監會不斷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除了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在險企風險控制方面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今年前兩月規模人身險保費出現了爆髮式增長,雖然保障業務也保持著不錯的增速,但更是中短存續期産品、萬能險等的暴增推動。而進入規模保費收入前三的華夏人壽,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只有35億元,保護投資款新增交費就達973億元。從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那些排名迅速上升的保險公司,都是依靠萬能險在衝規模。萬能險因為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受到消費者歡迎,但對險企來説,也存在退保率高、負債期限短、成本高等特點,如果投資能力跟不上,膨脹的規模必然潛藏巨大風險。

  針對這一情況,3月18日,保監會就下發了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産品的通知,首次將高現價産品的監管標準提高到實際存續期不滿5年的人身險産品,進行嚴格額度限制,不僅與償付能力掛鉤,更與凈資産掛鉤。

  對於險資在二級市場的頻繁舉牌,去年底,保監會也連續出臺多個包括資訊披露、風險管控等方面規定。

  近些年,保監會不斷放開前段,鬆綁投資比例、擴大投資範圍,費率市場化,精簡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激發了保險公司發展潛力。同時,對後端的監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場檢查、壓力測試、評估通報、行政處罰等或將成常態。(證券時報記者 曾福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