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企赴澳投資須注意新規

  • 發佈時間:2016-03-30 21:30:4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斯科特·莫裏森近日宣佈新規定,將加強對外國投資者收購澳重要基礎設施資産的審查,以確保此類資産出售不違背澳國家利益。該規定於3月31日起生效。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報道,近來中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農田投資增加,使得澳新政府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努力在吸引外資和避免影響國家利益兩者之間求取平衡。

  對中企影響甚微

  澳大利亞農場巨頭S.Kidman有限公司的農牧業帝國去年4月求售,其佔地總面積達10.1萬平方公里的牧牛場跨及西澳、南澳、北領地和昆州,相當於澳大利亞土地總面積的1.3%。

  去年年底至少有兩個中國買家表示有意收購,但莫裏森在去年11月宣佈,由於部分牧牛場位於南澳的軍事武器測試區,出於國家安全考量,決定禁止外國投資者參與此項目競購。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美洲與大洋洲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週密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道,澳大利亞對外資並購的審查一直存在,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其重點關注的領域。在對外資的相關審查中,澳大利亞會受到美國方面的影響。“但澳政府提出的北部大開發計劃希望加大引資力度,其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廣闊,未來應不會影響中國企業在當地的發展。何況,以工程施工方式參與並不會對當地民眾利益造成太大影響。”週密稱。

  澳政府還稱,推出新措施的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政府意識到外國投資已經成為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的重要資金來源。目前越來越多的外國資本進入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中,有些基礎設施關係到澳大利亞國家利益。澳大利亞政府意識到須修改以前的規定,以規範外國投資者收購重要資産的行為,確保外國投資者的投資不違背澳大利亞國家利益。“這些新措施反映了澳大利亞政府在對外投資政策上的公開、透明和主權。”莫裏森説。

  除了出售重要基礎設施資産須經審查外,澳政府的其他幾項措施也于3月31日起開始正式生效,如外國投資者要上報稅收,以確保在澳大利亞按時繳稅;加強澳大利亞國稅局權利,嚴格處罰偷稅漏稅行為;外國投資者購買的農業用地必須在外國投資委員會登記等。

  吸引外資才是關鍵

  中國投資者2014年對澳大利亞的直接投資僅1%投入農業。雪梨大學商學院教授杭智科説,儘管中國還不是澳大利亞農業的主要外資來源,但澳大利亞政界人士擔心,若是允許更多中資進駐,恐引起民眾反彈。

  澳政府也建立了農業用地外國所有權登記制度,要求外國公司加強彙報,以便澳政府能清晰掌握外資進入澳農業領域的全貌。

  澳大利亞全國農民聯合會會長馬哈爾説,這個登記制度清楚地列明有多少土地為中國投資者所擁有,避免這方面的不實傳言。“十年二十年前是日本投資,在那之前是英國投資、加拿大投資……對我們而言,投資來自哪個國家並不是關鍵,重點是我們能繼續吸引外資。”

  在紐西蘭,雖然美國投資者收購的農業用地比中國投資者多近四倍,但引起較多關注的往往是中國購地案。

  雖然澳大利亞的新規對中企投資影響並不大,但是週密也告誡中企,投資澳大利亞須符合其鼓勵的政策。對於其具有優勢的資源、科技、教育、旅遊等産業和其經濟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由於雙方供需匹配度較高,投資更為便利。但澳對外資進入的審核制度比較明確,國有企業一定會受到審核,須提前做好準備,對西澳、北領地等涉及原住民利益行業的投資,也須採取當地化的舉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