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從今年開始延長長江禁漁時間至4個月

  • 發佈時間:2016-03-30 07:3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消息 在3月29日舉行的全國漁業工作會議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提出,要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目標,以健康養殖、適度捕撈、保護資源、做強産業為方向,提高我國漁業發展的品質和競爭力。

  農業部提出,從今年開始,延長長江禁漁時間,由3個月延長到4個月,並擴大禁漁範圍,覆蓋長江主要干支流和重要湖泊;大幅度壓減漁業捕撈強度,大力推動捕撈漁民轉産轉業,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實施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和江豚保護行動計劃。

  2015年,全國水産品産量接近6700萬噸,漁業産值達到10923億元,水産品出口順差超過100億美元。我國漁業在取得較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方面,産量上去了但資源和環境問題更加突出。近海魚類産卵場遭到破壞,海洋漁業資源持續衰退,出現了“東海無魚”的水域荒漠化現象;另一方面,規模上去了,但産品品質和效益的問題更加突出。當前,我國水産品大路貨多,優質品牌産品少,供給出現結構性過剩。從2014年開始,水産品價格下行,效益下滑。

  韓長賦説,要打好長江流域大保護的硬仗。一方面,要保護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實行搶救性保護,實現物種延續;另一方面,要恢復水生生態環境,實行“三減一增”,堅決壓減高投入、高污染的水産養殖模式,壓縮捕撈産能,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

  要打好近海過剩産能疏導的硬仗。當前,沿海漁業捕撈能力嚴重過剩。據測算,我國管轄海域漁業資源可捕量約為800萬至900萬噸,而實際的年捕撈量約為1300萬噸。要壓減近海捕撈,通過減船轉産減少一批,拓展外海和遠洋漁業轉移一批,取締“絕戶網”打掉一批,逐步實現捕撈強度與漁業資源可捕量相適應。

  韓長賦表示,要調優區域佈局。沿海地區發展基礎好,裝備條件水準高,要大力發展遠洋漁業、設施漁業和水産品加工業,率先實現漁業現代化。長江和珠江流域河網縱橫,養殖水準高,是我國淡水漁業主産區,要重點發展標準化健康養殖、綜合種養,減少養殖污染,保護水域生態環境。“三北”地區冷水資源豐富,要積極開展湖庫等大水面增殖,有序開發鹽鹼宜漁資源,發展冷水漁業和節水養殖。

  要調優産品結構。鼓勵漁民多養生態魚,增加優質高端安全水産品生産,調減結構性過剩的大路貨品種,減少無效供給,讓優質魚蝦貝類走進百姓家,成為“家常菜”。此外,要調優産業結構,完善養殖、捕撈、加工、冷鏈物流各環節,大力發展水産品精深加工業,壯大遠洋漁業,發展休閒漁業和增殖漁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