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企業害怕斷貸不惜財務造假

  • 發佈時間:2016-03-30 04:32:04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專電 記者近期在東中西部10余省份調研了解到,當前鋼鐵、煤炭、有色等行業産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一些企業完全淪為靠借債維持生存的“僵屍企業”,而部分困難企業不願上報真實情況,甚至刻意隱瞞財務狀況,背後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業內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務之急是化解一些行業嚴重的過剩産能,以“托底+改革”有效釋放風險,通過“斷臂求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調研發現,去年以來,我國煤炭、鋼鐵等行業産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一些企業完全淪為靠借債維持生存的“僵屍企業”。

  産能嚴重過剩的煤炭行業遭遇斷崖式的價格下跌後,出現了全行業虧損。記者在煤炭大省山西調研了解到,從2014年7月起,山西煤炭行業出現連續虧損。根據有關統計,去年前三季度,山西煤炭企業虧損70多億元。

  除煤炭、鋼鐵、有色等重化工行業外,造船等領域的産能過剩也還沒有完全消化。2015年以來,我國已有多家造船企業破産。

  越是産能過剩的困難行業,資金越成為稀缺資源。為了防止銀行斷貸造成資金鏈斷裂,在煤炭、鋼鐵等行業,財務作假的現象普遍存在。全國工商聯冶金企業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説,70家國有鋼鐵企業中,僅有10家左右是略有盈利,其餘全部是虧損,可不少鋼鐵企業的財務報表顯示的卻是“盈利”。

  中部某省一家大型鋼鐵企業負責人説,以前企業一年期以上貸款佔60%,現在只佔5%至6%,而且利率還上浮了20%至30%。“現在企業資産負債率超過80%,主要靠銀行貸款維持運轉,如果有一筆銀行貸款發不下來,公司就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

  記者調研發現,在煤炭、鋼鐵等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存在大量虧損企業、“僵屍企業”,這些企業為了生存不惜惡性競爭,降價銷售,陷入“生産越多、虧損越多”的惡性迴圈。

  從記者調研了解到的情況看,“僵屍企業”之所以不願退出,主要是還沒被逼到絕境,産品還有一定市場空間,資金鏈還沒有斷裂,有的國有企業甚至還能從銀行獲得貸款,有的企業欠薪欠稅欠材料費,僵而不死。此外,銀行債務風險、就業壓力、財政稅收等因素,都制約著“僵屍企業”的退出,無論是企業本身,還是地方政府、銀行,都想再扛一段時間,“不願意自己先死”。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只有果斷處置“僵屍企業”,才能讓産能過剩行業正常發展,但在處置“僵屍企業”過程中,必須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政府應著力化解“市場失靈”類過剩矛盾,把握好時機節點,避免行政過度干預、“出力不討好”。

  受訪專家認為,産能過剩問題在發達國家已有處置先例,我國需結合自身實際,探索中國特色的去産能路徑,妥善化解産能過剩矛盾。

  化解産能過剩需從以下三點著手,首先,完善“托底”政策,引導“僵屍企業”有效退出;其次,健全配套政策,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再次,抓住“窗口期”推進改革,從源頭上破解産能過剩癥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