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淘”增稅只是拉動內需的應急之策

  • 發佈時間:2016-03-29 02:10:3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來論

  要想把消費留在國內,單靠加稅恐很難奏效。更重要的,還是讓消費者能以同樣的價格買到與國際同質的産品。

  財政部會同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佈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策,自2016年4月8日起,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將不再按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過去傳統企業在進口貨物過程中,主要徵收關稅、消費稅以及奢侈品的消費稅;而進口電商則徵收行郵稅,也就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的進口稅。新政頒布後,跨境電商被明確了零售進口商品的貿易屬性,稅務成本勢必提高;而參與“海淘”的消費者,單次交易超過兩千、年度交易超過兩萬,均需納稅,“海淘”價格優勢變小。

  新政變革的重點,是從過去鼓勵所有類型的跨境電商,轉變成只鼓勵跨境出口電商和對實體經濟促進作用較大的B2B模式(企業對企業)跨境電商;對跨境進口B2C模式(企業對個人)的電商,則從鼓勵變成了限制——我們熟悉的京東、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皆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之所以要做這樣的變化,原因有很多。比如,跨境電商與傳統進口企業之間的稅負公平問題。由於有了跨境進口電商,境外貨物可以直接入關,使得一些原本在中國沿海地區設立貿易公司的企業開始撤離,這些信號無疑引發了監管層重視。而且,過去一萬件衣服只對應一個報關單,現在每雙鞋每件衣服都可能對應一個報關單,海關監管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新政推出最根本的原因其實不是這些,而是“海淘”事實上對國內消費帶來的衝擊。國人對進口商品的青睞,正從高端消費品向一般日用品滲透。去國外旅遊的各種“爆買”,沒出去的也通過跨境電商各種“海淘”。去年,國人出境總花費高達1.35萬億元,而國際遊客在中國的總花費才3846億元,逆差9654億元。有媒體測算,這相當於使GDP增速減少了1.52%,近100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稅收損失了1580億元。

  本次稅收新政,不僅針對“海淘”,對海外“爆買”同樣調整了行郵稅,指向性因此十分明顯。但是,要想把更多消費留在國內,單靠類似加稅政策恐怕很難奏效。消費者之所以喜歡“海淘”和“爆買”,一是因為品質,一是因為價格。奶粉等消費品是因為前者,奢侈品等高端品是因為後者。

  所以,拉動內需,最重要的不是調整稅收政策,而是提升國內消費品的品質,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嚴格採用國際標準,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另一方面降低相關産品的進口稅、消費稅,縮小境內外差價,讓消費者能在國內以一樣的價格買到國際産品,這才是拉動內需的根本之道。

  □舒聖祥(註冊會計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