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隨筆:從美國人日常生活看“美國製造”

  • 發佈時間:2016-03-26 17:12: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洛杉磯3月26日專電 財經隨筆:從美國人日常生活看“美國製造”

  新華社記者薛穎

  2005年,美國記者莎拉·邦焦爾尼一家曾嘗試一年不買中國貨,次年出版了引起廣泛議論的暢銷書《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當時很多美國人對美國製造業就業狀況不斷下滑、工作機會“被中國人搶去”憂心忡忡,以至於後來不斷有人呼籲人們“購買美國貨”以支援本國製造業。有民調顯示,同樣價格,75%的美國消費者更願意購買美國貨。

  那麼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底都能買到哪些美國貨呢?美國貨真的很少嗎?美國製造業狀況真的很糟嗎?

  以記者在美國近5年的觀察來看,美國人在吃、穿、用等各方面都可以買到不少美國貨,美國製造業依然發達且産值很高。

  在食品方面,除了生鮮食品大多産自美國國內,許多加工食品,如桃子罐頭、奶酪蛋糕,甚至華人商家出品的“北京酸奶”也是“美國製造”。在服裝方面,雖然大多數服飾鞋帽都是在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製造,但時不時也能見到一些“美國製造”的産品。此外,日化用品如清潔劑、唇膏以及小朋友玩的泡泡水,基本都是“美國製造”。而家居商品中,從地毯、桌椅、油漆刷、塑膠水管到撲克牌、膠帶、小電器等,都不乏“美國製造”。

  近幾年,雖然美國製造業産值被中國超越,但依然處於高位,與排名世界第三的日本相比領先距離相當大。2014年美國製造業産值高達2.1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第9大經濟體。

  根據美國政府經濟分析部門的數據,化學産品、電腦和電子産品、食品、飲料和煙草産品、石油和煤炭産品對美國製造業産值貢獻最大,總和約佔美國製造業産值的一半。但單從超市裏的日用百貨、食品飲料等的數量和價值來看,如果只生産這些,美國製造業無法保持與中國製造業相差無幾的巨大産值。

  但是,如果找出美國製造業500強企業的名單,答案一目了然。在排名前50位的美國大型製造業企業當中,除了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石油公司外,蘋果、惠普、IBM、思科等電腦和電子産品類製造企業,通用和福特等汽車製造企業,百事和可口可樂等食品飲料製造企業,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等航空製造企業,杜邦、3M等化學製造企業,以及耐克等服裝鞋帽製造企業,強生等醫藥製造企業個個如雷貫耳,其中不少是佔據産業鏈上游,獲取高附加值的製造類企業。

  美國製造業出口在過去25年裏增長了3倍多,從1990年的3295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1.4萬億美元。根據美國製造商協會公佈的數字,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平均年薪明顯超過所有行業工人的平均年薪。

  不難看出,美國製造業雖然就業人數比1979年的最高峰時減少了七八百萬,只相當於當時的60%左右,但是工人收入、生産效率,産值和出口額都在不斷提高。1987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工人每小時的産出增加了2.5倍。美國製造業實際上更加“高效”了。

  此外,近幾年美國製造業吸引的直接投資不斷增加,從2005年的4999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1.045萬億美元,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而且還在增長。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許多經濟學家和企業領袖都認為美國製造業正在上升期,這不僅是衰退過後的一次反彈,更是長期結構性改進的一個跡象。”看好美國製造業的大有人在,其中包括投資界巨擘沃倫·巴菲特。2015年8月,他達成了畢生最大交易,斥資372億美元收購工程集團精密鑄件,對美國製造業投下巨大賭注。所謂“美國製造業衰落”其實是一種假像,事實上它依然保持優異的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