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情懷投資”炒熱眾籌

  • 發佈時間:2016-03-25 10:31:06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4日新媒體專電 從農業、餐飲到影視、住房,從捐贈、購買到股權、債權……眾籌引發網際網路金融的新一輪熱潮。在博鰲亞洲論壇中一場以眾籌為主題的分論壇上,與會嘉賓指出,新興的差異化消費理念、“情懷”式的投資使眾籌迎來廣闊發展空間。但作為新生事物,目前眾籌平臺盈利仍然困難。

  “伴隨著‘90後’群體成為消費主力,差異化消費觀念得以擴張。眾籌有時是一種‘詩和遠方’式的情懷投資。富有設計感和創意的産品能讓消費者獲得新奇的體驗,産品傳達的理念和意義也成為被消費的因素。”京東金融副總裁金麟指出,個性化、“情懷”式的消費需求日漸旺盛,奠定了眾籌平臺用戶基礎。

  記者調查了解到,各大眾籌平臺推出項目中,創意型智慧硬體頗受男生的喜歡,女生則更青睞具有文藝感和設計感的産品。懸浮音響、無線充電寶、自拍無人機等創新産品以及“幫爸爸辦個畫展”“設計一壇屬於自己的酒”等主打“情懷牌”産品熱度居高不下。

  依靠“情懷”,眾籌平臺能掙著錢嗎?在眾籌平臺火爆的背後,其也因盈利模式不清晰備受質疑。《2015年眾籌行業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眾籌平臺共有283家,全年眾籌行業共成功籌資114.24億元。與此同時,全年共有40家眾籌平臺倒閉,26家眾籌平臺轉型。

  京北眾籌總裁羅明雄表示:“2015年,我們是唯一盈利的眾籌平臺,雖然只掙了2萬多,但平臺持續運營沒有受到影響。創業前期必須保持良好的現金流做相應的服務,為創造更大盈利空間奠定基礎。”

  其他業內人士坦言,自家的眾籌業務還沒賺到錢。他們表示,眾籌平臺的建設和發展需要一定時間,企業暫時不盈利是正常的。但對於盈利前景他們仍然看好。

  星火金融執行董事季娟對此表示認同。她指出,一個眾籌平臺從誕生到成熟至少需要經過12個月的試運營階段,由於業務量很小,無法滿足上千萬級的人力、科技等成本投入資金,在該階段出現虧損是正常的。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指出,如果懷著發財夢想做眾籌平臺則很難成功。眾籌屬於普惠性的金融範疇,主要的服務對像是小微企業。網際網路金融的優勢業務在於第三方支付,而非眾籌、P2P等“彌補性産品”。眾籌平臺有一定盈利空間,但掙的錢肯定會比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少很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