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線城市房價增長預期催生“恐慌性”購房

  • 發佈時間:2016-03-25 07:00:1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下的中國樓市,一線城市大漲,三四線城市處於去庫存的寒冬,可謂“冰火兩重天”。這也成為此次兩會眾多代表委員和媒體記者關心的熱門話題。在一些代表委員看來,既要儘快抑制“一線城市”過快上漲,又要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中國房地産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是什麼造成一線城市樓價過快上漲?去庫存的市場邏輯能否就此逆轉?政策走向是否將由此生變?仲量聯行分析人士認為,一線城市這波漲勢的基礎是樓市政策的持續放鬆,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對於未來房價增長的預期突顯了當下購房的緊迫性,在媒體的放大下更催生“恐慌性”購房與日光碟現象頻現。近期京滬等一線城市都在調研房價過快上漲問題,樓市政策基調有可能即將趨向收緊;而去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依然要按“因城施策”的思路加快去庫存。

  一線樓市明顯回暖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總監周志鋒認為,各種樓市利好政策頻出,顯著提振了市場信心,是這輪迴暖的基礎。2月16日央行發佈的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額已達到2.51萬億,創出單月信貸投放歷史新高,同比增加1.04萬億元,房地産按揭明顯增長。春節前夕,房貸新政重磅來襲,為中小城市樓市的去庫存給予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援。此後,各省市陸續出臺配套政策,力度空前,且政策出臺速度明顯加快。“可以説,目前的樓市政策比過去十年裏的任何時刻都要寬鬆,包括2009年的政策反轉時期。”周志鋒表示。

  雖然各種利好政策在一線城市相對受限,但由於購買力強、人口凈流入、庫存量低等多重因素影響,一線城市樓市更放大了這些利好因素,形成尤為熱烈的市場氛圍。再加上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呈逐漸遞減的緊縮趨勢,這種房源總體稀缺的狀態更令市場容易被鼓動上漲。對於未來房價增長的預期突顯了當下購房的緊迫性,在媒體的放大下更催生“恐慌性”購房與日光碟現象頻現。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相比以往,目前愈加缺乏分散投資的渠道。仲量聯行華北區研究部總監麥哲文(Steven McCord)認為,從全球投資客或財富階層的資産配置方向來看,由於經濟、就業以及服務業的增長在一線城市表現得更加集中,選擇一線城市房産進行資産配置成為財富階層的選擇。再加上持續的股市表現不佳,導致資金無處可去、投資標的物缺失,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産市場、尤其是一二線樓市避險。

  三四線樓市短期難回升

  然而,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的火爆並不能代表全國樓市。現實情況是,中國樓市仍是一個雙軌市場,一線城市的購房勢頭非常強勁,二線城市的購房勢頭在逐步提升,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熱度還沒開始回升。

  在一線城市,上漲最先是六個多月前在深圳開始,然後上海在過去兩個多月中漲勢顯著;在這些市場,價格呈直線上升,這是過去十年裏最快的一次上漲。這股漲勢已經蔓延到一些重要的1.5線和2線城市,南京、蘇州等長三角輻射市場的增長勢頭也在快速提升,甚至購房者已開始從這線城市轉戰到周邊那些房價較低的城市。例如,購房需求已從蘇州蔓延到無錫,無錫市場上那些未售的庫存開始被市場去化。

  但嚴峻的形勢依然存在於三四線城市樓市,這些城市所積壓的庫存量佔全國庫存量的比例仍然最大,且短時間內難以逆轉。“房地産供應過剩、人口向外遷移以及痛苦的經濟轉型,將是這些城市未來持續面臨的問題。”麥哲文認為,一些城市仍過度依賴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造之類的“舊經濟”,還沒有轉型為依靠服務業和資訊技術等的“新經濟”來拉動經濟的增長。這些城市進行的額外投資産生的回報非常少,增長放緩,因此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來支撐住房需求的增加。

  一線城市帶熱周邊城市去庫存

  對於近期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到一些給樓市降溫的政策言論,但是基本沒有提上實施的議程。3月15日,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出席全國人大記者會時,重申了此前的“五條措施”,同時表示“通過這次工作,從網簽數據來看,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政策制定者或許可以容忍一線城市房價的合理上漲,因為目前絕大部分的經濟活動集中在少數城市,而其他城市則沒有足夠的經濟活動。”周志鋒認為,政府較為理想的目標增長率應該在每年個位數增長,只要能控制在可容忍範圍之內,一般不會貿然干預。政府甚至可能希望積極的市場情緒能夠蔓延到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積壓著大量庫存,需要通過去化這些庫存來恢復市場。

  事實上,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也給人口分流帶來了一定積極作用。高企的房價迫使求職者和其他一些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去房價沒有那麼高的城市定居,而不是完全集中在重要的一線城市。由於轉而定居在相對小型的城市,他們可以為這些市場創造住房需求並振興當地的建築業。去年上海和北京的人口增長非常少,不排除有一部分人難以承受高房價而離開這些城市,從這一點上來説是一個不錯的效果。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許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