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副總裁朱民提出三點建議應對亞洲增長多重風險挑戰
- 發佈時間:2016-03-23 15:3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博鰲3月23日消息(記者王忻 魏仕傑) 中國經濟放緩,商品市場動蕩,美聯儲加息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都在影響著亞洲各國的經濟形勢。博鰲亞洲論壇、《財經》雜誌、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品牌攜手推出“2016亞洲經濟前瞻指數”,從亞洲經濟增長、物價、就業、國際收支等不同角度,對未來亞洲經濟的發展前景進行全面分析和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今天在博鰲亞洲論壇論壇上致辭表示,亞洲佔全球經濟的40%,亞洲新型經濟增長佔6.5%,在全球經濟恢復仍然疲軟的狀況下,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亮點,亞洲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長動力。亞洲金融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需要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産力水準下降、不斷擴大包容性增長等一系列挑戰。
朱民指出,全球整體金融業以美國為例在去杠桿,但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在上升,銀行業的資産在下降。這次危機以後全球金融業一個最大的根本性、結構性變化。而亞洲金融在上杠桿。與此同時在結構上表現為銀行的資産增長更快,這和全世界的銀行資産大規模去杠桿、資本市場往上走,債券市場往上走的規模又有所不同,這是亞洲危機以來金融市場和結構一個最根本的變化。因為這個根本的變化,由此産生了一系列的亞洲金融市場的特點。特點就是因為金融再杠桿,所以債務上升;債務上升偏重於公司債務上升,因為公司債務上升,經濟增長速度在逐漸放弱。
亞洲出口國家將如何應對疲軟的全球增長和貿易?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嗎如何看待亞洲經濟的發展走向,並應對可能遇到的問題?朱民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我們需要把金融的市場進一步深化和進一步改革,加大亞洲區域的金融之間的互相往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包括把金融的資産更多地在區域內流動起來。第二,因為亞洲在繼續加杠桿,今天在亞洲金融市場繼續建立堅潤性,加強宏觀審慎的框架和管理,在今天特別重要。第三,亞洲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各個國家的金融政策差別很大,加強區域之間的金融合作,加強區域之間金融市場的往來、資金的交流、技術的交流,監管的協調也是當前非常重要的方面。
亞洲金融結構在危機以來發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結構性的變化,這個變化和世界金融市場的變化是不一致的,有它自身的特點。在加杠桿的過程中已經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包括債務上升,包括公司盈利上升帶來債務風險上升等一系列影響。
展望未來,朱民認為,亞洲是一個凈支出的輸出區域,潛力很大。亞洲整個金融業面臨轉型的巨大挑戰,因為人口的老齡化,因為基礎設施的需求,因為推動勞動生産率增長這個最為根本的需求,以及推動包容性增長所有、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援。所以今天回頭看整個亞洲的金融,總體亞洲的經濟增長今年6.5%還是很強勁的,相對於全球的經濟狀況來説。亞洲的金融整體是健康的,擔風險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