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活躍的金融生態助創業者圓夢

  • 發佈時間:2016-03-23 07:00:1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一年一度“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三屆中山人才節的到來,中山又將迎來一場商貿、投資和人才的盛宴。在3月25日上午的中山市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項目路演對接會上,也將有5個項目以路演方式與20多家投資公司進行交流對接。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離不開有效利用金融市場和金融資源,從一定意義上講,活躍的金融市場、便捷的創業創新也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在中山,活躍的金融環境、多樣化的融資渠道,正為創業者們帶來更多的機遇,成為當地吸引創業者落戶的一大因素。

  事實上在很多已經落戶中山的高層次人才看來,中山藍天白雲的宜居環境讓人嚮往,只要能用好當地的資源,再尋找到一份可以實現自身夢想和價值的事業,中山便是最理想的安身立命之地。

  南方日報在“中山微觀察”發佈問券,超過八成的問卷參與者考慮過在中山創業,但也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想創業但苦於沒有渠道。而在中山金融服務方面,政府資金扶持、融資渠道多、資本市場活躍分別以33.64%、28.5%、37.86%的佔比,成為吸引受調查者來中山創業的因素。南方日報記者 陳彧

  融資渠道多樣化

  創業者融資不再局限于銀行貸款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浪潮,坐落于亨尾大街的高新技術企業——廣東峰傑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業務發展迅速,並急需一筆資金作為區域拓展和業務發展的支撐。由於企業發展前景良好,在建設銀行中山分行工作人員的推薦下,峰傑科技提交“科技信用貸”的申請資料。

  中山建行經過全面評估後,根據其過往納稅情況,僅用了3天就向峰傑科技發放了1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資金,整個過程比以往提速50%左右。峰傑科技的例子,反映著在活躍的金融環境,給中小企業乃至創業者們帶來的一系列契合其需求融資環境。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很多銀行也推出了相關的科技金融産品,其中包括針對創業者推出的一系列融資新産品,其中甚至包括對孵化器中孵化者的融資服務。而融資渠道的多樣化還不僅僅局限於此,在“網際網路+”時代,近幾年悄然興起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也成為很多創業者、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公司面臨著發展的關鍵轉捩點,“80後”CEO阿K最近正為融資而煩惱。阿K一手創辦的網際網路企業剛剛搬到新的辦公室,不菲的裝修費用加上公司的增資擴張計劃,整體的實際資金需求達500萬元。

  公司資産達不到抵押擔保的條件,家庭資産擔保又遭到配偶的否定,擔保人名下房産均是未出産權證的房産,正當阿K一籌莫展之時,更為靈活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在合作的天天財富風險管理部貸審會上,貸審會委員的一個建議,很快就達成了此番授信的共識——以阿K及其擔保人名下公司的股權進行質押擔保,加上兩位連帶責任擔保人的委託,最終實現了200萬元的融資。

  “目前來講,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大貢獻主要還是表現為解決中小微企業、乃至一些個體經營戶的融資難題。”在天天財富運營總監鄭勝前眼中,圍繞著産業集群核心企業提供融資(仲介)服務,讓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等新業態可以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PE)是創業者實現夢想的助力。而截止去年年底,中山市內已經擁有創業投資基金33支、創業投資管理機構8家,資金規模約64億元,已經投資項目130多個,投資金額達45億元。加上不少上市公司把所募集資金投入到市內項目,也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為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科技領域,中山將嘗試“政府+上市公司+創投”的PPP模式,依託行業龍頭、上市公司,陸續組建4隻創新創業投資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扶持初創期的企業。

  以中山科技創新創業投資1號基金為例,政府部門投入5000萬元,帶動了包括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廣東省創新創業引導基金、社會募集資金等近4.5億元資金投入。基金將針對網際網路、物聯網、科教文創等新興産業,對相關産業的科技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從而推動中山本土科技型企業以及新興産業的發展。

  政府扶持多元化

  融資風險補償給予創業者更多機會

  作為美國貝勒醫學院分子與人類遺傳學系基因晶片研究中心的創辦者和主持人,蔡偉文博士從事基因晶片領域的研發已有三十載。在2010年回國後,蔡偉文想在國內尋找一片可以讓其全身心投入到中國基因産業中的創新創業熱土,而在前期考察了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之後,蔡偉文決定把這個項目放在中山。

  “從2013年起,中山市對康源基因的項目及其發展前景給予高度評價,從項目洽談、立項、公司籌備、註冊等各方面都提供了政策資源配套和引導。這也是康源基因最終得以順利落戶中山的一大因素。”在3個多月前的康源基因開業典禮上,蔡偉文無不感激地説。

  近年來,省市兩級都出臺了多項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通過扶持創投機構、金融機構開發新産品,補償針對創業項目的融資風險,一方面為創新創業者降低了融資門檻,另一方面也推動了創新創業者項目的發展。

  如廣東省裏出臺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投資及信貸風險補償資金試行細則,便對在孵企業首貸出現的壞賬項目,銀行按壞賬項目貸款本金10%分擔損失,省財政和當地市財政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分別按壞賬項目貸款本金50%和40%分擔損失。政策在減少了銀行貸款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創新創業者的融資門檻。

  而中山市則出臺政策,對投資失敗的初創期小微企業或創客在孵項目,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市財政按項目投資實際損失額給予項目投資主體最高20%的損失補償,並推薦申請省財政按項目投資損失額的30%給予創業投資機構補償。

  另一方面,中山也推出了不少直接針對創業者、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如近年來,中山便安排了2億元財政資金設立“助保貸”擔保金,為《中山市上規上限培育企業名錄庫》內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增信並對所産生的風險損失進行補償,引導銀行按擔保金10倍的額度進行放款。讓庫內企業在向銀行貸款時可以提高抵押率,以相同的抵押物取得更多的貸款,甚至可以取得信用貸款。目前,各合作銀行共為市內296家企業辦理511筆“助保貸”業務,累計發放貸款23億元。

  2015-2016年連續2年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於對《名錄庫》內企業貸款進行貼息,鼓勵和促進小微企業上規上限發展。目前,貼息受惠企業共143家,貼息金額近1962萬元。

  另一方面,對於進軍資本市場的企業,中山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即使是去年曾一度刷新A股歷史最高價的全通教育,也曾獲得中山的上市扶持。

  2014年初成功登陸創業板的全通教育,根據當時中山市出臺的企業上市扶持政策,在股改備案、申報到證監會、上市等階段先後獲得了總計698萬元的資金扶持,並成功搶佔到了IPO重啟後的重大紅利。

  但在從最新的政策看,698萬元的上市政策扶持在中山還不算高。根據中山新近調整後的促進企業上市相關政策,目前該市企業上市後能得到更多扶持,僅完成股改並經廣東省證監局輔導備案的,便可獲得500萬元補助,整個上市扶持最高可達1200萬元。

  資本市場層次化

  新三板和四板助企業初嘗資本福利

  搬入德仲廣場新裝修好的辦公室,司南物聯的總經理張力對公司的前景充滿希望。這家在2012年創立的物聯網企業,去年憑藉“網際網路+”的發展大潮,完成了3000萬元A輪融資。而為了更廣闊的前景,司南物聯目前更在積極籌備掛牌新三板,成為中山資本市場後備軍的一員。

  2015年是新三板上市的“爆發年”,截至去年12月25日,全國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已經突破5000家,遠超滬深兩市上市企業總和。在此過程中,中山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也從2014年的4家,迅速增長到2015年的21家,近期又新增7家。

  “對於很多還處於高速發展、輕資産的科技企業來説,因為固定資産不多,所以在銀行貸款難度也會比較大。但如果通過新三板融資,由於資本市場更多看中科技企業未來的發展,融資效果也更好。”據長寶科技董事會秘書黃偉民透露,作為2015年裏眾多掛牌新三板的中山企業之一,長寶科技在最近一次定增的市盈率高達420倍,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援。

  “募集的資金我們主要用於市場拓展、人才引進等方面,不僅市裏,區裏都有百萬元級的配套補貼支援,也可以讓公眾關注到我們的企業。”黃偉民還透露,中山市內金融機構、部門定期組織的新三板推介會、資本論壇等,也給我們掛牌新三板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幫助。

  較低的門檻,讓中山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通過掛牌新三板,逐步涉足資本市場。匯德資本的董事兼副總經理唐世斌便認為,中山以中小微企業居多,企業創新研發也很活躍,非常符合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特點。也正因如此,目前匯德資本更在中山探索新三板的孵化服務,讓更多企業可以提前瞄準“新三板”。

  “我們會針對有新三板掛牌前景的企業,進行前期的介入輔導,幫他們提前做好相關的規範和梳理,之後在企業籌備掛牌階段,券商等仲介服務再介入的時候就會更加輕鬆。”唐世斌説。

  13家境內A股上市公司、11家境外上市公司、2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超100家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俗稱“新四板”)掛牌的企業……在多層次、活躍的金融生態下,對於很多初創期、發展期的中小微企業來説,資本市場不再是遙不可及。越來越多的中山企業瞄準新三板、新四板試水

  2014年,由幾個“80後”創建、註冊資金僅為10元的中山青年網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從一開始就把“上市敲鐘”作為願景。當年年底,當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中山辦事處在火炬開發區開業時,這家公司成為“孵化板”首家企業。

  “當時我們對資本市場並不了解,只知道主機板和新三板是有門檻的。”中山市青年網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超説,在新四板掛牌的目的,是希望逐步了解資本市場的規則,把公司做大。而事實證明,在掛牌一年多來,青年網商獲取的其他資源遠比融資來得更實在,在資本市場的露臉讓公司得到了更多客戶的認可。

  “通過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找投資者、找錢、找市場,包括尋找到資本市場的捷徑。”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中山辦事處負責人李菊香看來,掛牌“新四板”也可以幫助企業找到一些戰略投資者,很多企業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視為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