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分級診療全科醫生體系
- 發佈時間:2016-03-23 05:52:4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建立生態良好的醫療服務市場
“號販子的倡狂,只是醫改存在的諸多問題的一個客觀反映。”黃潔夫説,“號販子”現象其實只是醫改問題的“冰山一角”,是“標”而不是“本”。基層醫院為什麼沒有“號販子”?有的縣級醫院門口不僅沒有“號販子”,簡直就是門可羅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優質醫療資源不均衡,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單靠簡單的行政手段將號販子抓起來並不能根本解決”。
黃潔夫表示,老百姓想到大醫院看病是人之常情,“因為人人都想找最好的醫生”。在黃潔夫看來,所謂通過“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等對病人的醫療服務選擇進行限制的政策其實很難落實,“何為小病何為大病?很多慢性病也是大病,有時小病也會發展成大病,如果一定要患者先去小醫院看病解決不了問題,耽誤了病情、延誤了診斷,反而可能出現更加不好的後果”。
“不能説基層醫院就得看小病,大醫院才能看大病。關鍵是要建立完善的‘分級診療’全科醫生體系。”黃潔夫認為,限制“號販子”只是治標不治本,關鍵是要建立生態良好的醫療服務市場,培養一批德藝雙馨的醫療隊伍。
醫者勞動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
在黃潔夫看來,醫改中政府是主體,醫務人員是主力軍。但現在很多醫生牢騷滿腹,醫務人員的情緒來自日益緊張的醫患關係,也與不甚合理的薪酬體系有關。黃潔夫説。但現實中,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目前一級護理費一天9元,特級護理費一天12元。“現在隨便找位普通護理工一天都要一兩百元,很多地方執行的醫院服務價格標準仍是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黃潔夫舉例説,眼下做一台肝切割手術差不多需要五六個小時,手術費只有2000元,而簡單醫療耗材收費卻動輒就達5000元至8000元。
“沒有合理的醫生薪酬體系,體現不了他們合理的勞動收入,依靠虛高的醫療藥品、耗材、設備去掙錢,自然也就調動不起他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這也是造成‘看病難’的原因之一。醫生感到委屈與無尊嚴,而且勞動強度大。這也是現在很多優秀的人才都不願意學醫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醫改步入深水區,黃潔夫認為,醫改不能只在基層醫院徘徊,而應向大醫院“開刀”,就像治水不能只治理河流下游,忽略上游,“否則是改不好的”。更重要的是,要將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醫療服務體系,用政府這只“有形之手”,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醫療規則,再用好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監管與建設一個以醫生為主體的自由流動的人力資源市場,激勵醫務人員在醫療市場中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為病人提供價格合理和高品質的服務。不過,“也應當看到,我國2009年衛生總費用1.7萬億元,2015年已超過4萬億元,短短6年增加了2倍,政府為民生做了很大的投入,醫療保障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
器官移植費用應納入醫保範圍
今年“兩會”期間,作為政協委員的黃潔夫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竺分別向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提交提案、議案,建議將腎臟移植納入大病醫保。
這樣的想法與我國器官移植捐獻的良好發展態勢不無關係。2015年,我國共完成器官捐獻2766例,移植器官11000多個,達到歷史最高水準。“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器官捐獻數量又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估計2016年我國的器官捐獻可以達到4000例,移植器官大約在15000個以上,幾年內就可以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黃潔夫預測。
“器官移植一定要納入醫保,因為這是生與死的選擇,是基本醫療,也是公民的基本權利。”黃潔夫説,腎移植是治療腎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將腎移植費用納入醫保,無論對患者還是對國家來説都是“最合算的”。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不做腎移植選擇透析,按照一週3次透析的頻率,一年7個月的透析費用就可以做一次成功的腎移植手術,約20萬元。而且,“患者做完腎移植後,生活品質將得到極大改善,還可以省下繼續治療的開支”。黃潔夫希望,以腎移植為開端,今後可以逐步將肝、心臟、肺移植等費用納入醫療保險範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