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城市發展需重視生態功能

  • 發佈時間:2016-03-21 05:45: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確保資源總量增加、品質效益提升、生態功能改善,力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04%。一些讀者來信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各地應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開展城市綠化工作,實現人與城市、自然的和諧統一。

  “大樹進城”之風當剎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少城市通過大規模植樹造林的方式美化和改善城市環境。在部分地區,為追求效果,不惜花大價錢把大樹古樹移栽到城裏。這一現象被形象地稱為“大樹進城”。

  有研究數據顯示,大樹移植存活率普遍較低。有些城市甚至移植了與當地氣候不相符的大樹,從而使大樹進城後不適應當地環境。還有些城市追求古樹,將一些古老的大樹移植出來,破壞了生態環境,威脅了森林生態系統平衡,還變相地助長了部分人偷挖盜挖古樹名木的違法行為。

  城市美化固然需要大樹,但絕不能成為盜挖大樹的理由。要做好城市綠化工作,必須結合自身的發展條件,運用創新的觀念和發展的眼光,找到合適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使我們的城市發展更加和諧文明。

  首先,各地要克服浮躁心態,摒棄短期效應的政績觀。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嚴格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能為追求政績而建設“面子工程”,不可因省時間、見效快而拍腦門決策,建設城市要謀求長遠利益、講求實效。

  其次,要嚴厲打擊非法砍伐、非法倒賣樹木等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已經明確提出,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對此,各地應儘快貫徹落實,頒布有關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系統的行為。(山東省青島市審計局 潘鐸印)

  城市綠化不應照搬照抄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態、綠色、健康越來越重視,城市居民的綠化意識大大增強、植樹造林的熱情高漲,各地綠化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亟需改進的問題。

  一是部分城市綠化照搬照抄、結構單調。開展城市綠化建設以來,不少地方探索出了許多成功的模式,但有些城市過度模倣這些典範模式,絲毫沒有考慮到地方水土特點,一方面違背生態發展規律,另一方面也破壞了土地原有植被,很多植物因為不適應而大面積死亡,沒有達到綠化的目的,單調的種植結構還極易導致生態系統脆弱。

  二是土地利用率低。我國人口眾多,每人平均土地資源佔比非常小,綠化面積相對緊張。有部分建設單位想靠增加綠化面積來進行園林建設,為了美觀效果,大面積種草,卻忽略了生態的結構效益。

  三是存在鋪張浪費等現象。有的建設單位單純為追求景觀效果,想當然地引進各種古樹、稀有花種等,根本沒有考慮到植物自身的習性特點。這樣鋪張浪費,不僅達不到綠化建設的目的,還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風險。

  開展城市綠化工作,必鬚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才能達到人與城市、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江西省吉安縣 肖子杏)

  重在合理規劃利用資源

  建設綠色生態城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綠色生態城市的建立,要有良好的城市綠色空間,實現人工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城市綠化發展的前提,就是加強對相關生態區域的保護,盡可能保留那些原生態的綠地,盡可能地維護好自然地理地貌。

  首先,要嚴格保護原有的綠化成果。在進行園林綠化的進程中可能會牽涉到原來的綠化項目,例如拆遷、改造、拓寬綠化道路,提升改造公共綠化景觀等,這就需要儘量實現對原有綠地植被的保護,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綠色發展的思路。在進一步推動綠化提檔升級的同時,應該避免盲目而大量地更換那些原本生存得比較好的樹種。在對景點進行改造和提升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使原來的地形地貌特徵發生改變。

  其次,要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使用,以實現園林綠化的最佳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園林綠化用地,要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實現植物種植結構最優化。此外,還要做到因地制宜,既要適合土地的發展,還要遵循植物的生長原則;綠化的方式主要選擇本土綠化的方式,要按照綠地條件和地理特徵環境來進行設計,要儘量避免綠化成本的增加和自然資源的浪費。

  再次,採取多樣化的綠化,合理地配置植物資源。在綠化建設中,要努力實現對植物配置的科學安排,增加種類、提高生産量,實現對有限土地資源充分的利用和最佳綠地生態效益。(雲南省曲靖市 彭竹兵)

  應讓鄉土樹種“挑大梁”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在城鎮綠化建設中,颳起了一股“崇外崇洋之風”。外來樹種驟然升溫,供不應求,鄉土樹種被冷落一旁。殊不知,“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不顧自然條件,不遵循自然規律,換來的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鄉土樹種是在一個地區特定環境條件下穩定的植物群落,具有對當地環境最高的適應能力。鄉土樹種在城市綠化中有著外來樹種無可比擬的生態效應。由於鄉土樹種長期生長于當地,經過本地區各種惡劣環境的考驗,因而生命力頑強,抗逆性強,養護管理較粗放,採用鄉土樹種綠化成本較低。栽植用本地水土培育出來的樹種,具有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諸多優勢。因此,鄉土樹種理應在城鄉綠化中“挑大梁”。

  從城市長遠發展考慮,必須充分開發和利用鄉土樹種,進行生態林業建設。

  一是要正確認識鄉土樹種在城鎮綠化中的作用,改變人們對種植鄉土樹種的偏見。

  二是要由林業部門牽頭對全國鄉土樹種培育栽植進行整體規劃,出臺指導性意見。引導地方政府將過去對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單一追求轉變為提高具有生態服務功能的森林覆蓋率的複合目標,將單一外來物種的種植模式轉變為由當地多個鄉土樹種組成的近自然林混合種植模式。

  三是把種植鄉土樹種作為民生産業扶持發展,建立獎勵機制,對符合條件的鄉土樹種苗木基地、運用鄉土樹種進行多物種混交造林的機構和組織,給予一定獎勵。支援各地按照基地化、標準化和産業化的要求,引進有實力的公司,培育龍頭企業,建設一批鄉土珍貴樹種種植基地。鼓勵有關科研機構,按照不同的植被類型進行試驗試點,建設一定規模的試驗示範區。在各地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效益的專業化種植村,大面積推廣鄉土樹種栽植。(湖北省宜城市建設局 楊明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