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業與山水同輝

  • 發佈時間:2016-03-21 05:44: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臨柳江,漫步柳州,走在2月份剛全線貫通的30公里長的環江濱水大道上,記者頓感心曠神怡。放眼望去儘是碧水藍天、青山綠野。江風帶來的陣陣新鮮空氣,直入肺腑。城市與人,工業與生態,當下與未來,在這裡完美地實現了融合。

  過去,柳州曾是一個飽受酸雨侵蝕的城市。如今,工業與山水一同在柳州熠熠生輝,柳州真正實現了由工業重鎮向生態宜居工業新城的華麗轉身。

  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各領域

  柳州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先行,推動經濟與環境同步飛躍。柳州市發改委主任曠青春介紹説,近年來,柳州市始終注重決策生態化、環境生態化、經濟生態化、社會生態化,綠色、生態理念廣泛滲透到柳州城市發展的各個領域。

  “十二五”期間,柳州市通過實施重點工業行業和城鎮污染治理工程,淘汰落後産能,強化執法監管,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污強度明顯下降;實施並完成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264個,氨氮減排項目255個,二氧化硫減排項目34個,氮氧化物減排項目40個。

  為加強對環境的監測,柳州市建成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市環境線上監控中心,對全市重點工業企業排污進行實時監控。柳州市還完成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研究,完成環境空氣品質預報預警系統,成為全國首批、廣西首個向社會發佈PM2.5監測數據的城市。此外,柳州還與來賓市、河池市簽署“柳來河一體化”環境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廣西首個環保聯防聯控區域協作機制正式建立。

  “今天的柳州,工業總産值約佔廣西四分之一強,擁有柳工、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品牌,除了是西南工業重鎮,還是‘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節能減排20佳城市’。”柳州市環保局局長龔繼冬説。

  2015年,柳州市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了60.56%,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42%,柳江飲用水保護河段保持國家地表水III類水質標準,部分河段達II類水質標準,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65.8%。

  在加強治污的同時,柳州市還進一步完善城市環境設施,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開展“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目前,柳州市已投資600多億元建成5大污水收集系統,收集管網1058.79公里,對城市37個排污口進行截流,建成污水處理廠11座,建設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7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100%。“十二五”期間,柳州市新增和改造綠地面積20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率36.03%,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1.64平方米。全市62個村建成農村污水處理系統,127個村獲“自治區級生態村”稱號。

  産業轉型提升生態環境

  為鞏固生態建設的成果,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柳州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産業轉型升級,以發展方式之變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提升。

  説到柳州的産業,不得不提到汽車、冶金和機械三大傳統支柱。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這三大産業都有不俗的表現。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汽車工業産值2082.6億元,增長11.0%;汽車産量230萬輛,佔全國産量的9.7%。鋼鐵、工程機械産業也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屹立行業寒冬並奮力止跌回穩。

  “近幾年來,柳州在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的同時,實現了工業總産值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關鍵在於我們實施了‘工業結構十大調整工程’‘一圈雙核三片區’現代服務業升級工程,製造業和服務業實現了轉型升級。”柳州市工信委主任覃東林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小一包螺螄粉,竟也扛起了轉型升級的大旗。過去,只能飄香在大街小巷的特色小吃,如今以可速食的預包裝形式通過電商向全國銷售,網上日銷量達6萬多袋。為進一步發展螺螄粉産業,柳州市不僅制定了盒裝螺螄粉生産標準,還出臺促進螺螄粉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建設螺螄粉産業園,目標是將螺螄粉打造成百億元産業。

  據統計,去年柳州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444.9億元,增長31.5%。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28.6億元,增長12.0%,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10年的27.82%提升為35.85%。

  一個工業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城市,走上一條“工業強、山水美、環境好”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