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外人士:多個領域跡象表明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 發佈時間:2016-03-20 21:31: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記者汪文品 陳凱茵 孫亞華 徐曼曼)過去一整年的時間裏,外部出現一些對中國經濟的唱衰聲音。索羅斯説“中國經濟的硬著陸必不可免”。此前,外媒又曝出穆迪下調中國信用評級展望的消息。今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在北京開幕,多位海外企業家和權威專家學者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均表示,中國多個行業領域傳遞出來的積極信號表明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他們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埃裏克·馬斯金錶示,在中國政府力推各項改革措施的背景下,尤其是金融市場的改革創新逐漸顯現出改革成效,整個宏觀經濟環境在向好。他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他同時指出,要把中國經濟放到全球環境中來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速仍然較高。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禮表示中國經濟目前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6.9%的經濟增速相對來説已經是非常正面結果。中國經濟正在面臨大轉變,一般的波動實屬正常也可以理解,此外全球經濟都在放緩。中國經濟在未來的幾年之間可能面臨一些挑戰,但戴瑞禮認為中國政府有能力應對這些挑戰,“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對於中國經濟的佈局也讓他對中國經濟保持了足夠的信心。

  黑石集團CEO蘇世民則表示中國經濟有一定的複雜性,有的領域還存在産能過剩、通縮和增長放緩等問題,但一些行業特別是服務業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綜合這兩方面的表現看,去年中國經濟6.9%的增速,按照國際標準來説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不應該説中國將會硬著陸。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也認為,2015年中國服務業佔GDP比重的55%,比製造業、建築業高25%。中國服務業分佈合理,餐飲和住宿都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中國電子商務的滲透率比美國高一倍。未來隨著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佔比逐漸增加,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能發生。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邁克爾·斯賓塞表示,中國的不良貸款率並沒有高到致命的程度,大部分均可用資産重組等方法來解決。“此外,我很相信中國政府的金融能力,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就成功解決了類似問題。”

  麥肯錫公司董事長、全球總裁鮑達民表示,世界大部分經濟體都在放緩,中國並非個例,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也非常出色。“區別於歐盟等經濟體的負利率政策,中國實施提高赤字率這一財政政策更能有效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避免金融市場出現泡沫。”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對中國經濟的形勢保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體量和基數今非昔比,中國的GDP比其他“金磚國家”的GDP總和還要高,在如此高基數的基礎上,以前的高速增長難以為繼,中國經濟將會進入“新常態”。

  “拋開中國內部的各項指標來談論中國經濟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毫無意義,只會淪為一種‘口號’。經歷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中國的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不僅好于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可以‘比肩’發達國家。中國在過去幾年還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從任何一個方面看,都沒有理由對中國經濟感到悲觀。”鄭永年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