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磕開“硬核”是紀念大師的最好方式

  • 發佈時間:2016-03-19 01:29: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2016年,和大師紀念聯繫在一起。湯顯祖逝世400年,莎士比亞逝世400年,塞萬提斯逝世400年,還是魯迅逝世80年。把今年稱作“大師年”,似也並無不妥。據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在全球範圍內共同組織紀念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湯顯祖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週年活動。而在國內,對這四位大師的紀念活動也早已拉開帷幕。

  瀏覽這些紀念活動的報道,不禁産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之感。雖然,這些紀念活動中多少還可以發現或直露或潛藏的商業動機、政績驅動或文化獵奇,但不管怎麼樣,紀念文化大師畢竟是一大善舉,它像鬧鐘一樣定時提醒著世人,回顧大師們對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而這對於推動學術和文化繁榮總會起到一些積極作用。這無疑值得欣喜,但話説回來,更多的卻是憂思。

  一方面,正如人們時常哀嘆的,“今天的我們處於一個不出大師的時代”,以及不時見諸報端的“假大師”們那些真騙子行徑,都令人不忍再聽“大師”二字。另一方面,更可憂慮的是,我們似乎還沒有真正找到打開大師的正確方式。請看,官方的紀念活動大多是座談研討、出版文集、影視作品這標配“幾大件”,往往形式大於內容;大師故里的紀念活動則大多修家譜、擺闊氣,甚至明裏暗裏打著借雞生蛋的小九九;文化人們的紀念活動又愛用所謂再解讀、重塑造的解構手法,以大師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説是紀念大師,實則宣傳自己,仿佛紀念者成了被紀念者,被紀念者反而淪為了一塊踏腳石。凡此種種,均令人心憂。

  客觀地説,在任何時代,大師都不屬於所有人。能成為國民偶像的,一般總是顏值大於價值的娛樂明星,絕不會是文化大師。拿魯迅來説吧,無論是在世還是今天,其思想並非人人都能接受,也未必人人都能理解。而400年來,湯顯祖的劇作在國人中也非老少咸宜。至於舶來的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就更不用説了。這其中,有地域差異而導致的文化折扣,也有時代不同而帶來的理解隔閡。很多時候,都市白領在寫字樓裏津津樂道莎翁作品,和“小鎮青年”迷戀看電影,在文化心理上具有高度同構的一面,本質上都是階層美學的自我標簽。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無法否認大師依然有其不因時空變化而消失的思想價值,這就是大師的“硬核”。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紀念大師時,應保持的正確姿態,就是像一隻堅韌的松鼠那樣,努力磕開這顆“硬核”,呈現大師之所以為大師之處。比如,湯顯祖在作品中對真性情的謳歌,對人的解放的期待和頌揚;又如,魯迅對吃人社會的批判,對人性的深刻解剖,以及把自己當做匕首投向黑暗的決絕,等等。當然,除了硬核,大師也有柔軟的側面,他們也有情愛甚至八卦,這些趣聞軼事讀來輕鬆解頤,酒桌之上又可作高雅的談資,還能發在朋友圈示人以博學。或許是迎合了這一心理,一些以大師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對此大書特書,並自稱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大師,更有甚者把“大師”當成了老母雞,截翅剁爪,以斷章取義的只言片語、捕風捉影的瑣細小事,熬成一鍋“雞湯”奉上。實際上,對大師硬核的回避,是對大師最殘酷的閹割。當我們為發現了大師日常化的側面而欣喜若狂,必須記得,如果沒有大師淩然傲立的正面,這一側面毫無意義。這就好比,我們完全可以陶醉在詩情畫意的月光之中,但再多的讚美也無法改變它反射的是太陽的光芒這一事實。

  磕開“硬核”的工作是艱巨而痛苦的,但有勇氣的淘金者都知道,淘金必須要深入到真正的礦井中去,翻檢礦渣有時也會有驚喜,卻從來沒有人在礦渣堆中變成富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