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市定點降雨預報可6分鐘更新一次

  • 發佈時間:2016-03-17 07:31:4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16日,由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和南方科技大學環境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南方強天氣學術研討會召開。美國國家強風暴實驗室(NOAA)副主任蘭斯·羅斯福茲(Lans P.Rothfusz)、郜吉東博士,北京大學孟智勇教授,南京大學趙坤教授,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主任馮業榮等國內外專家就強對流天氣的最新研究進展、監測預警手段、預警預報技術等進行學術交流。

  筆者從研討會上了解到,南方暴雨具有突發性強、變化快等預報難點,也是世界氣象界的預報難題。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成立幾年來,90%以上的研究成果已應用於預報預警服務中,並通過降雨臨近預報、1公里×1公里大小的格點預報等手段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南方暴雨預報難的遺憾。

  難點:天氣預報也有難以突破的“癌症”

  南方暴雨具有突發性強、變化快等預報難點,這也被視為世界氣象界的預報難題。孟智勇教授指出,強對流天氣識別很困難,尤其是局地暴雨、龍卷、冰雹,主要原因是系統突發性強、持續時間短,而觀測系統尚不完善。

  據介紹,南方暴雨突發性很強,並且在局地可能加強,用氣象專業的話説,暴雨是中小尺度系統,降雨雲團生命史短暫,對應時間尺度是小時量級,突發性強、變化較快,監測必須靠天氣雷達和稠密的地面氣象觀測站網才能發現,但是暴雨雲團的空間尺度一般會在20~200公里之間,但現在兩個探空站之間的距離至少也在200公里以上。打個比方,就好比是用網捕魚,網眼太大,暴雨雲團很容易就會成為漏網之魚。降雨還受到地形等多種條件的影響,而觀測的手段非常有限,所以説從世界範圍來看,暴雨預報都是一個難題。

  就深圳而言,4-5月深圳的降雨具有驟起驟停、突發性強、分佈不均、短時雨強大的特點,也就是暖區暴雨——可謂氣象界的“癌症”。這種突發性的強降水預報難度極大,尤其是要精確地把握影響區域和具體影響時間難度非常大。打個比方,每一次強降雨過程來襲,深圳的氣象條件就像一鍋煮開了的水,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預測在這個期間會不時地有迅猛的“氣泡”——也就是我們所説的突發性局地大暴雨——冒出,但是這個攜帶著大量能量的“大泡”會在哪個具體時段和具體哪個區域釋放,還難以有較大的預報提前量。目前,系統性強、數值預報穩定的降水預報準確率已經較高,但因為南方暴雨的預報難度很高,局地暴雨、暖區暴雨準確率最低。

  筆者從深圳市氣象局了解到,為確保城市安全,當有出現強降雨的預報信號時,市氣象局一般都會預報有暴雨過程,但難免出現空報的現象。所以在有暴雨天氣來臨的時候,建議市民通過微網志、微信、客戶端關注市氣象局更新的最新資訊,天氣複雜多變,預報也會隨之變化。

  除此之外,冰雹的發生也具有突發性,以及尺度小、移動快、生命史短的特徵,監測能力弱,預警提前時間短,雖然氣象局研發的冰雹指數2015年在識別中沒有漏報,但空報率也有50%。

  技術:解析度為1公里的格點預報覆蓋600多個社區

  對強對流天氣正確的預報預警是各級政府組織、指揮救災的重要科學依據。因此,強對流天氣預報雖然一直是天氣預報業務中的難點,但也是氣象工作者研究的重點之一。

  為了更好地開展颱風、暴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預警預報技術的研究,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于2014年正式掛牌成立。幾年來,該重點實驗室著重在強天氣過程物理機制及規律、強天氣過程對高密度城市的影響及致災機理、強天氣過程的預報方法和強天氣過程服務技術的工程整合研究上發力,在短臨預報技術、精細化預報、近海颱風預報、數值預報等強天氣預報預警技術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科技成果應用輻射到深圳以及華南地區。

  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蘭紅平介紹,該重點實驗室的90%以上的研究成果已業務轉化應用於為市民提供的預報預警服務中,其中包括:服務全市600多個社區的精細預報産品,基於微信和APP提供定點氣象預報,降雨預報6分鐘更新一次,以及颱風引發深圳地區強風暴雨的預報;氣象災害分區預警5分鐘內通過13種渠道快速發佈完成;颱風、暴雨等高級別預警覆蓋人群超過1200萬人;短時臨近預報決策支援平臺(PONDS)和精細化預報預警系統為提升深圳市的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並已輻射推廣到七省九市。

  特別的是,深圳市氣象局基於該局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專業的雷暴識別追蹤和自動外推預報技術,開發了短時臨近預報決策支援平臺,並在此基礎上研發了光流法,建立了解析度為1公里×1公里大小的格點預報,基於每個格點發佈未來2小時的降雨預報,更新頻率達到6分鐘/次,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和微信的定位功能,自動定位到所屬格點,獲取精細化的格點預報。目前,全市600多個社區可以通過市氣象局社區服務網,獲取社區所在位置的精細化格點預報。格點預報可以以更細的精度、更快的更新速度鎖定落區和雨量,對人工的短時臨近預報起到補充作用。

  未來:進一步推動國內外研究成果在深圳落地

  深圳地處沿海區域,颱風預報預警對於防災減災也尤為重要。記者了解到,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在近海颱風和海洋氣象預報方面,以颱風引發的暴雨和大風預估和預警為重點,研發了8級以上大風圈和暴雨落區的客觀預報技術,能提供12小時內定點大風影響的精細化預報,並對深圳周邊700公里範圍的風雨影響預估,經過統計分析,還可以對深圳各站各地區受颱風影響時的風雨情況進行精細化預報。

  除此之外,在開展雷暴大風自動識別研究方面,該重點實驗室通過統計分析建立強對流大風的判斷閥值,可實現6級、8級(暫態風)範圍的識別;在開展雷電自動識別研究方面,在開展雷電自動識別研究方面,將建立雷電發生、落區和雷電強度的預報方法;在精細化預報技術方面,將颱風、暴雨、灰霾、大霧和雷電等5種氣象災害天氣從監測實況到預報服務的提示時間縮短至1分鐘以內;在跨部門突發事件時間預警資訊發佈技術研究上,形成統一、多災種、廣覆蓋、可拓展的突發事件預警資訊發佈標準,實現多類資訊、多渠道一鍵式、分區發佈,提升預警資訊手機短信發送速率和效率,推進預警資訊發佈“綠色通道”的建立。

  蘭紅平介紹,受超強厄爾尼諾持續影響,強對流、強降雨、強颱風是今年深圳存在的三大氣候風險,氣象預警預報如何更好發揮民生保障作用需要進一步深思。下一階段,深圳南方強天氣研究重點實驗室將繼續緊密圍繞城市防災減災的需求,重點在突發災害性天氣的識別、自動預警預報技術、雷達數據同化和颱風等災害影響預估方面取得新突破,實現突發事件預警資訊的分區發佈,並加強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合作,推動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成果在深圳落地,不斷提升深圳在城市安全保障方面的能力。

  (方勝 唐歷)

  觀點摘編

  美國國家強風暴實驗室(NOAA)副主任蘭斯·羅斯福茲:美國的龍捲風預警即使有提前量,也很準確,但也可能有人員傷亡。這也意味著氣象預報在如何指導防災減災的工作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我們正在做的工作是面向社區,讓氣象專家、應急專家、社會服務、急救專家一起形成指導性強的隊伍,並加強溝通和培訓。

  美國國家強風暴實驗室(NOAA)郜吉東博士:各個地區的氣象條件千差萬別。深圳在引進國外經驗技術時,應注意與本地天氣系統相結合,就可以進一步發揮這些技術的效果。

  南京資訊工程大學黃興友教授:現在的雷達探測暴雨雲團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相同的雲團受地形和下墊面的影響,降水效率不一樣,引發的暴雨強度是不同的,所以在依託雷達來做短時臨近預報提升暴雨預報的準確率仍舊非常難。

  廣東省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主任馮業榮:華南區域GRAPES降水模式的影響試驗對大範圍降水預報效果較好,但是由於模擬考慮因素較多,特別是小範圍雲滴和雨滴的反演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局地降雨預報的準確率仍有提升空間,

  福建省氣象臺副臺長劉銘:氣象部門從自己的角度做了很多東西,比如發預警信號,但對部分公眾來説應用可能脫節得很厲害。深圳在這方面跟公眾服務比較貼近。最關鍵的還是宣傳,要讓公眾理解氣象産品的用法並在災害性天氣發生時能夠正確使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臺首席農孟松:預警最快捷的手段就是通過手機短信發佈到公眾的手上,但手機短信也是有瓶頸的。氣象部門一要提高應用服務能力,二要提高對公眾的科普宣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