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搬得出去住得下來

  • 發佈時間:2016-03-16 04:30: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婉婷

  今年“兩會”,民進中央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水庫移民脫貧工作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毅參與了整個調研過程。王毅説,這些移民是為了支援國家水電設施建設而離開故鄉、舉家搬遷的,調研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每家每戶都有故事,困難群眾很希望得到政府幫助。

  來自湖北丹江口市的全國人大代表辛喜玉,提起水庫移民,更是有説不盡的話。採訪時,她正在打電話幫老鄉處理銀行貸款問題,挂掉電話,她有些生氣地嘟囔:“我們庫區移民,難得有點創業的機會,銀行貸款又那麼難。”她告訴記者,丹江口兩次移民共26萬人,現在移民中還有8.66萬農村人口沒有脫貧。

  “水庫移民一直是扶貧工作的重難點,也是制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難熱點問題。”王毅説,“難就難在老水庫移民遺留問題多、貧困程度深、各類補償標準差異大;重點水電開發區的資源環境容量有限,水庫移民脫貧致富的難度增大;水庫移民的間接和無形損失沒有得到合理的估計和補償,返貧現象時有發生等。”

  “國家現在強調精準扶貧,針對水庫移民應該有特殊的規劃,如果依然是均等化扶貧,對於基礎薄弱的地方不公平。”辛喜玉説。

  在民進中央的提案中,建議要完善水庫移民政策頂層設計,加快相關移民補償制度的修改。王毅表示,目前針對水庫移民的扶持標準仍然延用2006年的標準,對移民每人每年補助600元,連續補助20年。“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每年600元補助金所能起到的作用已是杯水車薪。”王毅説,調整徵地補償政策,提高移民土地補償標準和移民安置標準是非常緊迫的。

  辛喜玉表示,國家確實在補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老百姓沒有穩定的收入和産業帶動,補貼的錢花完之後怎麼辦?她建議,設立丹江口庫區移民後期扶持專項基金,用於庫區基礎設施建設、産業扶持和移民生活幫助,建立長效扶持機制。

  王毅説,目前精準扶貧基本是針對貧困人口,但同時還應該關注社區配套設施的建設,比如學校、醫院、基礎設施的配套,讓移民在新地點可以安居樂業,實現“既要搬得出,還要住得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