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楊和榮代表:為綠水青山做一套“金山銀山”數據“CT”

  • 發佈時間:2016-03-13 17:32: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張鶯)“將綠水青山‘量化’為金山銀山,更好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局長楊和榮提出建立國家生態服務價值評估體系的建議,加強生態大數據標準化處理,為生態保護提供數字依據。

  楊和榮告訴記者,建立國家生態服務價值評估體系,將區域內水、森林等生態因素的價值量化出來,是構建生態補償機制、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等的科技和理論支撐之一,有利於各級政府和群眾真正了解自己的生態家底,摒棄“唯GDP”觀念。

  學術界研究認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核算對象包括森林、草原、濕地、河流和農田等,森林和濕地生態效益核算已經成熟。目前廣西林業部門已編制完成部分年份的森林生態服務價值評估報告;廣西科學院開展了近海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研究,測算出2010年廣西近海海洋生態服務總價值為652.28億元。

  然而,目前評估工作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方面仍不夠成熟,缺乏大量監測資料,缺乏明確的單位集中統一組織規劃和整體部署,相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不高。

  “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沒有權威明確的計算方法,定性研究多於定量研究,對市場化價值量的評估仍存局限性,核算較為複雜。”楊和榮説,價值評估不能簡單地把各級指標的價值相加。

  他建議組織高校及科研機構,成立生態服務價值評估專家庫,採用市場價值法、替代工程法、費用分析法、機會成本法和影子價格法等,將無形的、無市場的生態服務價值轉化為有形的、可計算的價值。

  從機制上,楊和榮建議建立職責部門統一協調、配合部門分工協作的機制,將不同生態因素的評估分解到相關部門。

  楊和榮還從數據的標準化處理方面提出建議,兼顧統籌自然資源流量和存量變化,確保物品質與價值量並重;保證評估參數科學合理,避免地區參數相互借用或採用全國通用的研究數據進行替代,保證地區參數的差異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