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創新蓬勃興起
- 發佈時間:2016-03-04 04:52:3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全市科技體制改革攻堅破冰的關鍵之年,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的開端之年。堅持問題導向抓改革,扭住“技術”與“資本”兩個核心問題,著力推進以科研項目管理和科技平臺管理為重點的科技計劃改革、以完善政策體系和投融資體系為重點的科技金融改革。
順應網路時代創新創業的新趨勢,整合政策、整合資源,積極發展眾創空間,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出臺“雙創”《實施意見》,盤活區縣存量物業資産,整合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群團組織的資源,建設眾創空間405家,擇優授牌科技創新類眾創空間277家。
——摘自2016年重慶《科技工作會議報告》
重慶市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堅持重點突破促進全面發展、關鍵推進帶動整體進步的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科技事業取得新的重要進展,為“十三五”推進科技創新探索了有益路徑。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産出指標
1、全社會研發經費
2014年,重慶市全社會研發經費實現穩步增長,達到201.85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1.42%。其中,企業研發經費173.58億元,佔全市研發經費的86.0%。
2、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數
2014年,重慶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93167人年,每萬名就業人員的研發人員比例為0.54%。
3、專利授權量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2015年,全市專利申請82791件,同比增長49.7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5086件,同比增長80.68%;專利授權38915件,同比增長60.06%。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4.3件。
4、科技論文數及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
2015年發表SCI論文、獎勵、專利數量穩步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基礎研究發表SCI檢索收錄4123篇;EI檢索收錄3911篇。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主要指標
1、重大項目
2015年,承擔國家科技項目88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支援約12.88億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81項、經費3.42億元,科技支撐計劃28項、經費1.73億元。企業獲得支援5.71億元,佔總經費的44.4%。
2、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2015年,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個,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建設驗收;培育新型科技研發平臺103個,依託企業建設的達到73%。“線上服務平臺+線下服務窗口+服務體系”三位一體的重慶科技服務雲平臺已于12月底上線試運作,首個線下服務載體——重慶科技服務大市場已于2015年6月正式開業,已入駐機構4200余家,匯集技術成果9200余項,累計實現技術交易額超過12億元。
建設眾創空間405家,擇優授牌科技創新類眾創空間277家,入駐企業4864家,實現投融資65.49億元。
啟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與科技孵化園、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特色産業科技園區等5類科技園區推進計劃,璧山高新區成功升創國家高新區,新增4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同時,累計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65家、市級創業孵化基地63家、微型企業孵化平臺288個。
3、開放合作與人才引進
加強國際國內科技合作。新獲得3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全市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累計達到17個。推動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中石化集團在渝設立研發及産業化機構。組織北大、清華132項科研成果和500余項發明專利來渝對接,“社會網路大數據分析系統”等10余個項目將落戶並産業化。組織120多家單位參加北京科博會、深圳高交會、長江經濟帶技術轉移轉化對接會等,促成項目合作80余個,交易額達5億元。全年新增培養引進國家級科技創新人才35人。
4、政策保障
出臺《重慶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重慶市發展眾創空間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出臺“1+4”科技金融政策措施,包括《關於加快重慶創業投資發展的若干意見》《重慶市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管理辦法》和3支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初步形成覆蓋企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創業投資體系。制定《重慶市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及《重慶市科技計劃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推動全市科技計劃管理改革。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成效
1、高新技術産業發展
圍繞先進製造、網際網路、大健康3大新興産業,首批實施了17個主題專項項目集群、112個重點科研項目,成功開發高新技術産品(服務)1440個。2015年全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35家,累計開發高新技術産品3531個,高新技術企業産值佔到全市工業總産值23%。
2、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培育多用型高澱粉甘薯新品種“渝薯17”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22個通過審(鑒)定,建成永川“種苗雲港”等農業“星創天地”11個,建成“地理標誌農産品産地直銷電子商務平臺”等系列農業資訊化平臺,科技特派員總數達到5230名,累計引進推廣新技術1479項、新品種1488個,培育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782個。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培育的雙低油菜新品種“慶油3號”創造了全國冬油菜區推廣品種含油量最高紀錄,西南大學培育的“華玉無核1號”成為全國第一個無核枇杷新品種,西南大學牽頭完成的“家蠶基因組的功能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3、民生科技領域
實施國家和市級科技惠民計劃項目8項,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140余項,完成國家“創新醫療器械推廣示範工程”,評價推廣醫療器械産品1100多臺(套),探索形成聯合研發助推市場開拓新機制。全面啟動創新驅動大健康專項行動,全面建成國家應急救災裝備工程中心、國家內河航道工程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
4、技術合同成交額
2015年,技術合同成交數2706項,成交額為145.7億元。
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成效
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面,項目生成聚焦新興産業的重大創新需求,資金配置側重事後補助,結果驗收強化目標考核,成果評價突出效益優先,産權處置明確放權讓利。科技金融管理改革方面,出臺加快創業投資發展《實施意見》,設立各10億元的創業種子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引導基金並制定管理辦法,同時出臺智慧財産權質押資融管理辦法,初步形成“1+4”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和覆蓋企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創業投資體系。3支引導基金首批簽約組建創投基金27支,規模28.68億元。
(以上數據由重慶市科委提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