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緬甸民盟即將執政 昂山素季面臨四大挑戰

  • 發佈時間:2016-03-01 07:04: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專特稿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緬甸將於3月開始討論總統選舉事宜,預計新總統將在3月底宣誓就職。多年身為反對派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也將擺脫“在野”角色,作為主角登上政治舞臺。

  有著駐仰光工作22年經驗的新華社資深記者張雲飛為此專訪民盟主席昂山素季,展望緬甸未來發展、面臨挑戰及中緬關係,並回顧昂山素季個人的中國記憶。

  新華國際從今日起將連續播發多篇解局稿件,幫您看清緬甸時局。

  ————————————

  緬甸五年民主轉型,轉動了數十年形成的政治版圖,轉換了緬甸政壇的主演角色。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去年11月8日在轉型期第二次全國大選中贏得了議會多數議席,獲得單獨組閣權。今年3月底新總統宣誓就職後,民盟就將開啟一個新時代,把“在野”多年的政治理念轉化為方針政策和發展路線。

  不過,擺在民盟面前的,是半個多世紀處於軍政府統治下的國家,顯而易見的是,期待越大,責任越大;挑戰越多,風險越多。

  【挑戰之一:兌現問題】

  在軍政府執政期間,緬甸經濟有發展,外交有拓展,和平有進展,但這次選舉形成的緬甸變局更大程度反映了民眾對國家管理、社會發展、經濟貿易等各個方面的強烈求變願望。

  在選舉中,這些民眾的願望轉化為支援民盟的選票,但在民盟上臺後,這些願望將成為民盟面對的挑戰,甚至是壓力。

  鋻於憲法規定,新政府中國防、內政和邊境事務三個要職將仍由軍方執掌,一些媒體判斷民盟政府未來更多只能在經濟發展方面有施展空間。但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發展的目標問題上,軍方和民盟實際上有很多交集。從過去軍政府執政來看,緬甸真正的改革還是軍方開啟的。因此,在國家發展大計方面,民盟和軍方合作空間不小,不應把軍方的存在簡單視作民盟施展身手的嚴重阻礙。

  在去年11月1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昂山素季談及這些問題時説:“常有人問我,是政治優先,還是經濟優先?我説,分開做不行。我們國家是非常需要改革的國家。人民支援民盟,實際上是人民需要改變。因此,經濟方面要做,政治方面要做,社會方面也要做。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的還有和平進程,也需要去推進。”

  【挑戰之二:和解問題】

  昂山素季提到的和平進程,是困擾緬甸幾十年的民族和解問題。自1948年獨立以來,緬甸長期存在大小幾十支反政府少數民族武裝。緬甸數十年內戰的歷史證明,武力解決不了民族問題和政治問題。

  前軍政府一直尋求政治解決民族武裝問題,吳登盛政府更是高舉民族和解大旗,推動多輪和談,推進和平進程。去年10月15日,八支民族武裝與政府簽署全國停火協議,緬甸和平進程取得重要進展。然而,還有更多的民族武裝組織尚未簽署全國停火協議。

  儘管政治對話今年初已經開啟,但是緬甸和平進程依然任重道遠。各方都意識到,民族和解、和平進程不僅關乎緬甸的長治久安,而且關乎國家發展和民生改善。真正實現和解與和平無疑是擺在民盟政府面前的棘手重任。

  對此,昂山素季強調,在民族和解問題上,絕對不接受暴力。“如果搞暴力,那將不利於國家的穩定。因此,我們提出協商討論,這是最好地實現人民願望的方法。我們國家要展示的是,穩定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我們能夠向世界展示正確地實現人民的願望,使我們國家取得發展,那麼國際社會對我們就有信心。”

  【挑戰之三:關係問題】

  緬甸政治生態比較獨特,利益矛盾錯綜複雜。儘管民盟與軍方在政治制度和市場經濟主導的經濟政策方面沒有太大分歧,但是在削弱或維護既得利益方面存在鴻溝。很多人認為,如何處理與軍方的關係,是民盟政府不可掉以輕心的要務。無論是政治方針,還是民族和解策略,民盟都需要軍方的積極配合。

  民盟主動與軍方溝通,事實上在大選後就已經充分體現。昂山素季在選後拜會前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表現出和解姿態。在新議會領導人選舉方面,民盟充分兼顧軍方和少數民族政黨的利益。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昂山素季三次前往內比都軍部,與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閉門會談。媒體猜測,兩人在三次會面中商討了軍方在民盟政府中的權力分配問題。

  在2月初議長人選確定後,原本預計會在兩周內提名的總統人選日程被擱置至3月中旬。推遲總統人選的出臺,實際上是在給民盟與軍方協商留出更多時間。緬甸消息人士透露,民盟在此期間與軍方有關人員進行了多次接觸。

  民盟與軍方多次接觸,多次讓步,一方面是為了尋求軍方解除對昂山素季不能出任總統的法律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促和關係,為未來更順利地推行民盟政策做鋪墊。

  【挑戰之四:遺留問題】

  雖然民盟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在執政過程中勢必會面對一些遺留問題的困擾。

  首先,民盟需要用好管好公務員隊伍。雖然緬甸政府實現更疊,但龐大的公務員隊伍畢竟是以前的制度下形成的,一些遺留的作風、效率可能會成為貫徹民盟政策時突出的阻力。

  其次,民盟需要儘快改善民生,實現經濟發展。舊的經濟模式與殘留的西方制裁仍將掣肘緬甸經濟發展。如何捋順經濟發展思路,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對民盟來説是一道難度不小的課題。

  第三,緬甸國內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工人示威罷工成為家常便飯,在緬投資成本和風險增高。如何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外資,使外部助力和內生經濟形成互補,同時又撫平民眾情緒,爭取社會理解,是考驗民盟施政技巧的“硬骨頭”。

  再有,雖然對外關係通常被認為是民盟的強項,但經常被打上西方烙印的民盟如何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如何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作用,如何扮演連接東南亞與南亞的通道,如何消除原先在東盟中“特殊國家”的印記等,都有待民盟的深入思考和精心佈局。

  最後,儘管昂山素季在民盟黨內擁有權威,在緬甸社會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民盟內部年長派與青年派之間近年來也時有不同意見,不同利益群體也在施加各種影響,昂山素季的意見在黨內外未必可以做到一馬平川。

  在緬甸變局之中,各方都面臨著挑戰和機遇。總之,對緬甸的可塑性不應估計過高,對政局的可變性不應估計過低。(張雲飛 淩朔)(新華社專特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