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洪磊:跨期支付能力成為衡量養老金制度成敗的標準

  • 發佈時間:2016-02-29 13:19: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27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在京舉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洪磊在會上發表演講,呼籲養老金制度設計者、執行者以及為養老金服務的各類機構,要堅持專業化原則,發揮各類金融産品的核心優勢,共同參與到養老金制度設計和養老産品的供給中去。以下為演講全文:

  養老金制度是一種社會化保障機制,需要實現兩大功能,風險分散和跨期支付。風險分散既包括風險概率和精算意義上的空間分散,也包括生命週期意義上養老負擔的跨期平滑。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風險分散功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以及個人養老儲備則只具有時間上的跨期平滑功能,其風險與收益只與本人相關,不會發生外溢。多支柱養老金體系以籌資和受益機制為核心,通過養老風險的空間分散和跨期平滑解決籌資端的公平正義問題。但是,作為數額巨大的金融資産,如何有效應對低利率風險、通脹風險,獲取不低於社會平均生産率增長的穩健回報,保證養老金的跨期支付能力不被侵蝕,是維繫養老金制度運轉的另一個重大課題。從這一意義上説,跨期支付能力成為衡量養老金制度成敗得失的最終標準。

  從世界範圍看,養老金主要有三大類保值增值方式,第一類是存入財政專戶進入銀行存款,如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這裡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實施前);第二類是購買國債包括特別國債,以美國的基本養老保險為代表;第三類是通過大類資産配置組合投資于股票、債券、基金、貨幣等各類金融資産,以加拿大、瑞典為代表,各國二、三支柱養老金也多采用這一模式。長期經驗表明,在第一種模式下,基本養老金很難對抗通貨膨脹風險,加劇了未來老齡化更高時期養老支付壓力,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在第二種模式下,基本養老金購買政府專門國債,這種專門國債只面向基本養老金髮行,並且設置特定利率,一般在5%~6%。該模式的優勢是機制簡潔,收益由政府財政保障;缺陷則是缺乏彈性,當面臨重大人口結構衝擊或經濟危機衝擊時,“財政懸崖”就會出現,養老金支付將面臨危機。這種模式下還潛在嚴重的政府道德風險問題,因為特別國債的最終償付如果不能通過高效率投資獲得回報,就只能靠增加稅收來保障,因此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低成本解決方案。

  國際國內經驗均表明,養老金保值增值離不開第三種模式,即大類資産配置和組合式投資管理。從長週期看,股票資産的長週期平均收益率明顯高於債券資産、定期儲蓄以及黃金等實物資産,這也是各國養老金相繼放開並持續提高股票投資比例的最重要原因。只要不發生資本市場解體、政權動蕩等重大社會風險,資本市場本身的波動不會對養老金資産的安全性構成根本挑戰。在此,我想提出一個養老金投資管理制度的技術性框架,供大家參考。

  這個技術框架包括互為支撐的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由受託人進行的大類資産配置管理,為委託人構建合理的大類資産組合,匹配委託人風險特徵和支付需求,化解長週期經濟社會風險。第二個層面是由基金管理人通過公私募基金進行的具體投資組合管理,以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為基礎精選投資標的、控制投資組合風險、獲取與經濟長期增長相一致的穩健回報為目標,為分配到各大類資産上的養老金提供投資工具。換言之,養老金在經過大類資産組合管理後,不直接投資于股票、債券等最終標的,而是依據事先確定的篩選原則,將大類資産分散投資于全市場中符合條件的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或其他專業性投資工具。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的託管制度、公平交易制度、每日估值制度、資訊披露制度和大數據監測體系等一系列制度保證了間接配置的安全性。

  早在2009年,中國證監會推動實現了公募基金分類評價體系,根據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和型基金、貨幣型基金運作特點,形成系統化、公允客觀的業績評價基準,得到全市場廣泛認可。2012年,我本人參與推動的濟安金信-騰訊財經中國企業年金指數,是國內唯一按養老金資産配置要求構建的業績基準指數。該指數以全市場三星級基金為投資標的,在《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規定的資産配置及比例限制內,按權益類基金佔比構建了保守型、防禦型、平衡型、積極型與激進型5個分指數,每個分指數可以代表一類養老金資産組合(FOF),其中保守型指數權益類基金佔比為零,激進型指數權益類基金佔比為30%。使用三星級基金的歷史真實收益率來模擬5種不同風險偏好下企業年金的業績表現,結果顯示,自基期2011年5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5個分指數的業績表現與穩定性均優於同期滬深300指數,保守、防禦、平衡、積極、激進型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38%、5.59%、5.77%、5.94%、6.09%,同期滬深300指數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35%。

  從大類資産配置到投資組合工具,再到基礎資産的三層架構契合了養老金投資管理對收益與風險的內在需求。

  一是有利於提高養老金大規模投資運作的效率。規模是業績的敵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養老體系的完善,養老金年新增資産以萬億計,不久即將成為第一大類可投資資産,投資決策效率將成為最大挑戰。必須找到一種機制,讓養老金配置到各類基礎資産的過程更加專業、透明、簡單,以風險管理和成本管理為基礎,追求市場平均回報。公募基金是資産管理領域運作最規範、資訊最透明的行業,具有業績基準清晰、産品類別豐富、競爭性強、市場容量大等優勢,是養老金進行大規模資産配置與調整的最佳工具。養老金可以放心地廣泛配置於三星級以上基金,將大規模資金化整為零,通過大量具體的投資組合工具實現不低於市場平均水準的投資回報,養老金自身則專注于風險資産配置和成本管理。

  二是公募基金業績可比性好、成本低廉,符合養老金的業績穩健需求。自基金成立日至2016年2月19日,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7.57%,超出同期上證綜指9.98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8.59%,超出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5.84個百分點;向投資者累計分紅超過1萬億元。截止2014年底,企業年金、全國社保基金委託管理規模超過1.3萬億元,超過60%由公募基金管理。全國社保基金約有一半資産由18家境內投管人管理,其中基金公司佔16席,管理資産佔委託管理資産的90%以上。企業年金20家投資管理人中,基金公司11家,2012至2014年期間,基金投管人年化平均投資收益率在各類投管人中最高。優秀的投資管理能力和透明的管理成本是公募基金取得業績領先的重要原因。

  三是雙層風險管理能夠更好地保障養老金的投資安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雙層管理結構在第一個層面上可以化解經濟週期、受益人生命週期等系統性風險,在第二個層面上可以化解與投資標的相關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非系統性的具體風險,二者構成了一個各擅所長、互為依託有機管理體系。

  在這裡,我們比較了不同資産管理機構在養老金管理業績上的差異,這個比較並不是為了突出基金行業的專業能力,因為儲蓄、證券、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産品屬性不同,核心功能各異,其表現出來的業績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例如儲蓄産品就是要實現無風險收益,保險産品就是要實現個體風險的分散,基金産品就是要實現風險約束下的收益最大化。養老金要做的就是要建立起符合自身目標的投資標的集合和資産組合管理方案,這比選擇什麼樣的機構來擔任投資管理人更為重要。資本市場沒有常勝將軍,只有堅持科學的風險管理,和與實體經濟共同繁榮的長期投資理念,才能戰勝波動,戰勝時間。

  最後,我想呼籲養老金制度設計者、執行者以及為養老金服務的各類機構,要堅持專業化原則,發揮各類金融産品的核心優勢,共同參與到養老金制度設計和養老産品的供給中去。要想清楚在哪進行個體風險分散,在哪進行資産保值增值,在哪進行稅收政策激勵。各類資産管理機構要跨越監管分割的制度陷阱,用投資的語言和邏輯提供標準統一、規則透明的投資管理服務。各類資産管理機構尤其是公募基金要堅決摒棄“以錢生錢”思維,更加關注産業發展趨勢、公司戰略和企業家精神,跟蹤經營績效,挖掘有低成本、技術領先和細分市場競爭優勢的企業,為養老金構建業績穩健、種類豐富的組合投資工具。此外,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應針對養老賬戶而不是養老産品,既保證産品層面的公平競爭,又能讓受益人在賬戶層面充分享有稅收優惠激勵。

  中國基金業協會致力於推動一個最有利於養老金長期發展和養老金受益人根本利益的制度安排。為此,我們將不遺餘力地推進各項自律機制和信用文化建設,創造一個包容、開放、規範而有競爭力的資産管理市場。目前,我們已經正式發佈了私募投資基金《內部控制指引》和《資訊披露管理辦法》,即將發佈《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合同指引》,《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服務業務管理辦法》、《託管與保管管理辦法》以及《外包服務管理辦法》也將相繼推出。依託完善的自律和資訊化管理,我們將強化行業誠信建設,為私募機構提供信用積累和業績評價服務,支援其參與養老金業務。我們希望看到,各類機構、各類産品能按統一規則公平競爭,共同推動養老金服務市場真正走向充分競爭和持久繁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