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信部部長苗圩:2015年形勢嚴峻但我們頂住了壓力

  • 發佈時間:2016-02-25 11:2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2月25日電 (劉然)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工信部部長苗圩介紹工業運作形勢並答記者問。苗圩表示,2015年形勢比較嚴峻,但我們頂住了壓力。

  他介紹説,2015年以來,儘管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複雜,但工業保持了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工業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相對於前些年兩位數的增幅明顯回落。考慮到國內外環境的變化,6.1%的速度也不低,仍在工業運作的合理區間。從國際環境看,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市場需求萎縮,截至去年,全球貿易增速已連續4年低於整個經濟增速,由此帶來我國出口大幅度下滑;從國內情況看,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勞動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價格上升,再一味地追求高速增長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從結構調整看,由於營改增擴大範圍,原先工業內部的一些業務逐漸外化到工業企業之外,如研發設計、品牌行銷、物流採購等,逐步成為相對獨立的産業,也是社會分工變化的結果。從工業運作情況看,2015年四個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4%、6.3%、5.9%和5.9%,季度波動幅度不超過0.5個百分點。從區域來看,19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下滑較大的省份基本上是能源、資源、重化工業佔比比較大的省份。總之,2015年是我們近年來形勢比較嚴峻的一年,但是我們頂住下行壓力,保持了工業平穩運作。

  第二,産業結構調整發生積極變化。傳統産業是我國的優勢産業,也是新興産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信部重點開展了四項工作:一是加強技術改造。“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完成技改投資37.5萬億元,企業技術改造使一大批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得到應用,提升了整個工業的發展水準;二是淘汰落後産能。“十二五”期間,累計淘汰落後煉鐵産能9100萬噸、煉鋼9480萬噸、電解鋁200萬噸、水泥6.4億噸、平板玻璃1.6億重量箱,市場倒逼過剩産能退出的機制加速形成;三是工業節能減排。“十二五”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較“十一五”末分別降低25%、35%,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約束性指標都超額完成;四是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戰略,優勢互補、梯度漸進的産業佈局進一步優化。

  第三,創新融合推動新興産業蓬勃興起。新興産業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未來的希望所在。一是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結合的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正在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産業快速成長。2015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0.2%,比工業整體增速快4.1個百分點;二是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新進展。重點行業資訊化步入整合應用新階段,通過這幾年努力,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設計普及率提高23.5個百分點,主要行業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超過70%;三是網際網路經濟走在全球前列,資訊消費迅速擴大,像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業態已經成為發展的新引擎。

  第四,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帶來了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如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政策、兩次下調工業企業用電價格等,為企業減負明顯。與此同時,大企業方面競爭力不斷提升。去年,我國56家製造企業進入世界500強,11家工程機械企業進入全球50強,4家網際網路企業進入了全球網際網路上市公司按市值排名的前十位,還有兩家積體電路的設計企業進入了全球的前十強。

  苗圩同時表示,工業發展還有不少困難問題亟待解決。比如,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同時大量關鍵設備、核心技術和高端産品還有待突破。再比如,我國一些有大量購買力的消費需求在國內還得不到有效供給,消費者不得不去出境購物、“海淘”購物等。

  他最後強調,我國具有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産業配套能力,以每年700多萬大學畢業生為代表的新一代具有知識技能的勞動力,給我們帶來新的活力,這些都為産業持續發展提供了綜合優勢和雄厚潛力。我國經濟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工業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大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