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聯—— 春節中的那簇簇“火苗”(圖)

  • 發佈時間:2016-02-24 08:31:32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九河下梢天津衛有很多過年的風俗。其中從臘月底開始點染在家家門口的春聯是最醒目、最令人興奮的一樁。“二十九,貼倒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副副春聯就像簇簇燃燒的火苗,給辛苦勞作的百姓帶來無盡的想像和無限的嚮往。他們企盼富有、祈求福祉、渴望發達、希冀長壽,從一定意義來説,春聯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

  漢語言及其文字堪稱是一種“文字魔方”,用它創作出來的對聯是世界文藝園地的奇葩,既無法為其他拼音文字所仿製,也不能在其他語言體系中獲得對等的翻譯。因此,叫做“獨一無二”當不為過。

  由於春聯的獨特魅力,因此素來為群眾所喜愛,成為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各種春聯徵集活動也是春節中的一道風景。借此機會,我想談一談春聯的基本知識。

  春聯是特指春節期間張貼的楹聯,它是由兩個對偶句組成的文體。一副標準的楹聯,它最本質的特徵是“對仗”。春聯的格式為上下兩聯,上聯仄結尾,下聯平收尾。除春聯外,其他楹聯可以沒有橫批。在張貼時,春聯要豎著寫。春聯貼在墻上或門的兩側,上聯貼在面對貼對聯者的右手上方,下聯則相反。

  春聯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字數相等、詞性相對、詞義相關、結構相應、平仄相諧、文字相異。

  1.字數相等。

  2.詞性相對。基本常識要求語法規定的“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感嘆詞”等詞性要相對。

  3.詞義相關。詞義上的相關被普遍理解與接受,這就是“上對下、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對霧濛濛、開市大吉對萬事亨通……”。注意:不見得“相反”。詞義相關還表示,上下聯的意思要有聯繫,像“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不能對“下地醋歹炮”。有的對聯比賽規定,“部首”在必要情況下可作為單字入聯。如“又見觀燈勝景”(離合字對),可以對“先走選優捷徑”。

  4.結構相應。詞類對仗時位置要上下對好,要形式一樣。上聯這個位置的結構是動賓,下聯這個位置也應是動賓。有的城市春聯大賽的一等獎竟然是“科學發展”對“新上升期”以及“高增長”對“上水準”就曾引起軒然大波。

  結構相應還包括“節奏相同”。該幾個一斷句就幾個一斷句。如:中國捷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君來索馬利亞面請;夫怒扎伊爾後撫。均含有國名,但經過斷句後,國名反而成為隱形名詞了。

  5.平仄相諧。在漢語中,一二聲為平,三四聲和輕聲都為仄。由於平仄變化是漢語獨特的現象,因此,對聯界都將“調平仄”視為對聯的基礎。平仄相拗是總的要求,規則是:平對仄,仄對平;平平對仄仄,仄仄對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目前的比賽大多采用“今音”、“今律”,沒有“入聲”。

  上聯仄結尾,下聯平收尾。除“專有詞”外,忌結尾時出現“三連平”或“三連仄”。

  6.文字相異。對句不許有出句的字。

  應當指出,上述的要求是理論上的,在實踐中很可能會有所變通。即使是權威的論述,也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清”之説。像千古名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就一直有爭議。“一去、千載”的詞性、“平平平仄平平平”的句式、“三連平”的結尾。還有像“大文豪”郭沫若在楊升庵舊居門前的對聯“桂子飄香,美哉樂土;湖光增色,換了人間”就有爭議,但仍被稱為佳作。蘇東坡的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上聯就全仄,仍是流傳千古。中國楹聯學會原會長馬蕭蕭的“花開三章清平調;葉落一曲長恨歌”,六平一仄,仍被認為“意境難得”。

  對聯分“意境聯”和“巧聯”兩大類。有“機關”的對聯叫巧聯。“機關”包括一詞多音、多意、成語、析字、多種斷句等技巧。

  對聯的博大精深就體現在巧聯上。包括本人參與籌辦的“和平之春”在內,國內有影響的春聯比賽大多選用“巧聯”這一形式。

  競技性徵聯活動之所以要採取“巧聯”這種藝術形式,固然是為了體現活動的檔次和品位,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還在於有利於“公平、公正、公開、公道”的評比。因為,“意境聯”的評比主觀性較強,很難説哪幅對聯的“意境”就一定高出另一幅。更不好評定哪一個“字”、哪一個“詞”對得如何“高“、如何“妙”。甚至有些公認的“煉字”精品,也極可能是“誤判”。如眾所週知的“推敲”之濫觴,到底是“僧推月下門”好,還是“僧敲月下門”妙?雖經文壇宗師韓愈“敲定”為“敲”,但也難服不同的聲音。至今還有人堅持認為“推”的意境更好些。而“巧聯”不然,由於“機關”明確、透明度大、客觀性強,往往一“字”即可定乾坤,因此自古以來為競技性“聯賽”所重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