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爭議楊元慶PC帝國功臣與手機翻身仗

  • 發佈時間:2016-02-23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摘要] “聯想正在智慧手機業務領域裏為重復PC所走過的成功道路打基礎,做準備。可能是觀察員有一些過急的要求,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對於聯想未來的發展道路,楊元慶懇切地談到時代週報記者 王媛 發自廣州

  用楊元慶的話説,2016年春節一過,自己便意外成了“網紅”。原因是,此前資深媒體人遲宇宙發表名為《真相:楊元慶是合格的聯想CEO嗎》的文章,指出掌舵者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將企業帶入岔路,引發業界諸多討論,楊元慶亦因此捲入輿論漩渦。

  2月20日晚,在2016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六屆年會上,楊元慶發表題為《向時代致敬:我與聯想27年》的專場演講,並回應了諸多質疑。

  楊元慶坦言,爭議讓他意識到聯想在未來需要向台下的馬雲學習。“向各界説清公司的戰略願景、實現願景過程中的風險和挫折,讓他們理解,對我們的業績有好處。”

  楊元慶回顧其在聯想27年職業生涯中的三個重要節點和收穫,但外界更關心的卻是聯想的現在和未來。

  眼下,聯想鮮明的處境是,PC全球市場第一的地位和中國手機市場的尷尬下滑。

  聯想集團去年第三財季數據顯示,聯想已連續第十一個季度佔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第一位,全球市場份額為21.6%。而來自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公佈的2015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數據則顯示,聯想手機的出貨量佔比從2014年的7.9%下跌到5.4%,排名從全球第三下滑至第五。而在聯想智慧手機落後的一年中,華為手機突破一億銷量,全球份額已達到8.4%,穩坐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寶座。

  中國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時代週報記者談道,華為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國産手機的競爭格局,大家爭的、拼的不再僅是生産和運營,更多的是專利、技術的綜合實力比拼。

  “聯想正在智慧手機業務領域裏為重復PC所走過的成功道路打基礎,做準備。可能是觀察員有一些過急的要求,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對於聯想未來的發展道路,楊元慶懇切地談道。

  而在2月19日下午,聯想集糰子公司,深圳聯想海外控股有限公司以底價52.66億元,拿下位於深圳後海中心區的一宗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根據這塊規劃建築面積20.87萬平方米土地的出讓條件,該地塊的競買申請人應為在深圳註冊的企業法人,且應為根據《關於印發深圳市鼓勵總部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的通知》(深府[2012]104號)認定的總部企業。外界以此猜測,聯想有意在深圳修建總部大樓。

  事實上,聯想深入深圳,早有端倪。在去年6月,深圳新任市委書記馬興瑞就曾會見楊元慶一行,馬興瑞表態深圳將支援聯想集團做大做強。楊元慶則表示,聯想集團將在戰略發展上重點佈局深圳,加大在深投資力度,為深圳打造總部經濟。

  楊、柳均不滿聯想現狀

  2月3日,聯想集團發佈2015-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聯想實現扭虧為盈,稅前利潤3.97億美元(不計入並購在會計處理衍生的非現金費用),凈利潤為3億美元,上升19%。而在3個月前,聯想剛剛交出了一份巨虧7.14億美元慘烈的業績季報。

  最新的財報顯示,PC業務仍是其營收和利潤的大頭,佔集團整體收入的62%,收入為80.33億美元,同比下降12%,稅前溢利為4.05億美元,同比減少18%。移動業務下跌4%至32.45億美元,佔整體收入25%,總稅前虧損為3000萬美元。

  財報中有幾個數字頗為醒目:聯想連續第11個季度佔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第一位,在全球市場疲軟的情況下逆勢上揚,全球市場份額上升1.5%至21.6%,而智慧手機總銷量達2020萬台,下滑18.1%,在中國區的表現並不理想。

  上述季報,實際上對聯想多年來的業務情況可窺一斑。在PC領域這條賽道上,1994年,聯想PC僅有2萬台的銷量,並購了IBM個人電腦業務後的聯想逐漸壯大,慢慢擠掉了戴爾、惠普等其他強勁的競爭對手成為全球PC市場的王者。20年來,聯想從無到有,再到全球第一的位置,楊元慶堪稱是全球表現最好的CEO,是毫無疑問的功臣。

  不過,在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中,聯想卻曾被指戰略搖擺不定及找不到網際網路的感覺,錯失了佈局移動市場的時機。2008年,聯想集團由於虧損原因剝離移動業務,將其以1億美元出售給旗下的弘毅投資等投資者。當時楊元慶表示,希望把精力集中到PC方面,也希望手機業務可以在外部環境中更靈活地運作。而到了2009年11月,聯想集團又以2億美元回購了這部分業務。

  2010年初,聯想移動精心打造並推出了樂Phone智慧手機,當時,楊元慶把樂Phone視為挑戰蘋果的利器。不過,根據財報顯示,整個2011財年,樂Phone售價2800元,銷量僅50萬台。

  到了2014年,聯想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並借此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商。在經歷與摩托羅拉移動整合的陣痛後,Moto X系列新機、聯想VIBE手機相繼面世,但成績均不理想。

  2015年6月1日深夜,聯想集團連夜突發公告,神奇工場原CEO陳旭東接替聯想移動業務集團原總裁劉軍的職位,常程則由原來神奇工場副總裁位置升至CEO。劉軍這位在聯想服務了20多年的老兵離去,被業界認為楊元慶對於移動業務的困境已經失去耐心。

  對於突如其來的變換,楊元慶在6月3日的內部講話時指出:“今天的狀況,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用過去做事情的經驗來做新的業務,我們在PC上的成功經驗,想用在手機上,也正是這些根深蒂固、深入到基因的東西,造成了今天的結果和狀況。”

  楊元慶對聯想移動原有團隊的不滿很明顯。楊元慶説,現在需要的競爭力已經完全不同。網際網路的時代,要更加積極,更加進取,不能被動,不能保守。“我去年跟你們説了幾次,要醒一醒,我甚至還説了你們拿榔頭敲都敲不醒,你們太慢了,在錯失機會。”

  2015年8月13日,聯想發佈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季報,集團凈利下跌51%。彼時,楊元慶語氣強硬並且將聯想面臨的形勢定義為不亞於2008年的“危機”。在楊元慶看來,這一次聯想受到雙重影響一方面是核心業務受到打擊,另一方面是新進入的業務還沒有站穩腳跟就遇到更大的挑戰。此後,楊元慶宣佈了一系列對於聯想的大手術,“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增長,我們必須在各個業務領域採取積極、果斷地行動。”

  據記者了解,在2016聯想春節聯歡會上,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坦言道:“由於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得聯想現在所在行業的主要業務─PC業務的規模實際被壓縮,而聯想集團的新業務,手機、伺服器、網際網路服務等,和我們自己的當量,和社會地位相比,尚不匹配。” 柳傳志意識到,今天的聯想確實遇到了一道坎兒,不過只要堅定信心,正確處理,必將能實現一次大的突破。而在柳傳志眼裏,楊元慶依然是個有追求,有韌性,不服輸的人。

  手機要打翻身仗

  長期研究聯想集團發展的網際網路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撰文指出,僅僅PC玩得好是遠遠不夠的。PC領域如果不及時轉型,什麼招都沒用,因為一個行業的生命週期不可抗拒。就像人的衰老一樣,PC行業的輝煌肯定大勢已去。所以,楊元慶在智慧手機方面沒有及時轉型跟上,是該擔當責任的,但這個問題還要看接下來幾年表現如何。

  聯想方面強調,移動業務扭虧成為此次業績亮點。

  事實上,目前聯想已實現了此前提出的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後4-6個季度內移動業務收支平衡的目標。聯想CEO楊元慶曾于完成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交易後,2014年11月作出這一承諾。對於未來,楊元慶將聯想定義為“智慧設備的提供商、雲服務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堅信聯想智慧手機業務領域將重現聯想PC的輝煌。

  對於楊元慶而言,在完成扭虧為盈和海外市場佈局之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聯想移動業務在中國區恢復增長,持續發力。

  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公佈的2015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聯想手機的出貨量佔比從2014年的7.9%掉到了5.4%,排在全球第五位,一年以前,聯想還是全球第三的手機廠商,一年之後,華為和小米已經超越聯想成為國産手機的代表。

  據時代週報記者了解,從總體智慧手機銷量來看,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聯想移動業務下跌4%至32.45億美元,佔整體收入25%,總稅前虧損為3000萬美元。其中,摩托羅拉業務為聯想的移動業務集團帶來20億美元的營業額貢獻。聯想智慧手機總銷量達2020萬部,同比下滑18.1%。

  而在中國以外地區,聯想智慧手機則顯示出了高速增長的一面,銷量同比增長15%,中國海外市場佔聯想該季度智慧手機總銷量的83%,而這一數值在上一季度為75%。

  在新興地區印度及印度尼西亞,聯想智慧手機銷量分別增長206%及318%,市場份額分別佔比9.6%和10.2%,俄羅斯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4%,巴西達到了20%。

  Counterpoint數據指出,2016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將會持續約2%的微增。Counterpoint研究總監Neil Shah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過去兩年,很多廠商付出很多心血打造網際網路品牌和小米線上上的競爭,不過,電子商務作為銷售渠道已經見頂並更具有週期性。而近幾年,手機增長的紅利來自於線下,線上下佈局良好的廠商會有較好的增長,例如Oppo和vivo等擴大其分銷範圍的廠商,在排名上有明顯上升。

  王艷輝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過去運營商時代成就了中華酷聯,電商崛起成就了小米,去年線下爆發成就了VIVO、oppo,這種競爭的起起伏伏是自然而然的,各個廠家歷史儲備的資源,正好遇上了時代發展的機遇,就會成功。

  “華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過去國産手機的競爭格局,大家爭的、拼的不再是生産和運營,而是專利技術等綜合實力的比拼。華為最大的區別在於重視研發投入,有自己的專利和核心技術,因為有專利,可以和高通交叉授權,支付更少的專利費,有海思晶片,手機性能更有差異化特色。”王艷輝表示。

  過去10年,聯想研發支出佔收入比從未超過2%,累計投入研發成本44.05億美元,與華為2014年研發支出的一半持平。

  在年初的財報發佈會上,楊元慶應對聯想研發支出過低的指責公開強調:“2009年接任CEO之前,聯想的研發支出的確算不上太高。但是我接手CEO之後,聯想每年的研發支出都是大幅度的增長。”

  聯想財報數據顯示,在2009年之前,聯想的研發支出一直維持在2億美元左右。2010年起支出開始上升,2014年聯想研發支出為12億美元,研發支出佔收入比為2.6%;截至2015年前三個季度研發支出為11億美元,研發支出佔收入比為3.2%。

  楊元慶更毫不掩飾其在手機上的野心和信心。在今年1月份的CES展會上,楊元慶就曾對外表示,聯想正在加速開發新品,同時聯想已梳理和清晰化了移動業務未來的戰略方向。首先將重視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在最近幾個季度給聯想手機業務帶來快速增長。

  同時,楊元慶放出狠話:“我們也會在今年力求在成熟市場取得突破,要在中國打一個翻身仗。”

  1月份,聯想集團剛剛宣佈對聯想移動業務中國區管理層進行新的調整,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陳旭東將暫代聯想移動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陳旭東上任後,對産品策略做了不少調整。歷任HTC中國區總裁、LG電子(中國)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摩托羅拉公司副總裁兼中國手機事業部總經理、西門子亞太區手機業務部執行副總裁、諾基亞中國區銷售總監等職的資深高管任偉光也加盟聯想,負責移動業務中國區戰略運營。同時,聯想集團副總裁楊峻將專注于中國區雙品牌産品整合行銷、電商業務和社區管理工作;現任聯想集團副總裁PC、中國區個人及中小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峰將加入移動業務集團,負責中國手機開放市場、區域銷售及品牌推廣。

  余承東欲和聯想掰手腕?

  除了手機中國河山待整之外,聯想還出現了來自“神一樣的對手”華為最新的憂擾。

  華為傳聞已久的PC産品MateBook剛剛于西班牙巴塞羅那正式亮相,産品售價799歐元起,最高配置款售價1799歐元。在應對採訪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更是挑釁意味十足,稱傳統PC行業有很多低成本的低端産品,希望華為的進入刺激友商把産品做得更好,華為遲早要成為PC行業第一。

  此外,除了華為跨界殺入,手機大佬小米也多次被傳要跨一隻腳進入。按照小米一貫的套路,或將以超高性價比的姿態殺入。PC老大聯想是否將出現前有虎後有狼的擔心。

  去年第三財季顯示,聯想連續第十一個季度佔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第一位,全球市場份額為21.6%。不過,即使是聯想也無法回避個人電腦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壓力。對於營收利潤皆有微跌,聯想表示,這是由於個人電腦市場的放緩幅度大於預期,以及匯率波動所致。

  對於華為等廠商的跨界,楊元慶于年初的財報溝通會上公開表示,聯想並不特別關心某一個個別的廠商進入或者出去。“當然他們進來的話也有好的地方,把風向吹到這個行業裏面來了,能夠帶動消費者,帶動市場更多地關注這個行業,這個是我們歡迎的事情。”

  同時,楊元慶表示,已經在PC市場看到一些好的跡象:一個是Windows10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可能接下來會迎來另一波企業換機的熱潮。第二,一些新的産品形態,比如説可插拔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帶鍵盤的平板電腦),還有雙模式的電腦産品都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新型的模式、形態的産品,今年將會有所增長。

  王艷輝向記者談道,不僅華為,小米進軍電腦其實也一樣,如果電腦行業靠核心技術可以制勝,那聯想就不可能成為全球第一,人家有自己的制勝法寶,品牌、渠道、供應鏈一樣不能少。反過來説, 聯想想靠運營短期之內在手機行業取得突破也有一定困難,得靠核心技術,就像華為一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