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進展緩慢

  • 發佈時間:2016-02-22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方問禹 白林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保護水源地環境、兼顧生態與發展,是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記者近日在京津冀多個涉水縣市調研發現,隨著協同發展整體推進,水源地與受水區之間矛盾面臨激化,而作為破題之道的生態補償機制卻進展緩慢,宜加強統籌。

  水域上下游矛盾面臨激化

  記者在京津冀調研時發現,對於目前區域內水源地污染、發展失衡等問題,三地涉水區縣長期以來各執一詞、互相推責,在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水域上下游之間的矛盾面臨激化。

  河北赤城縣是北京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其境內黑河、白河、紅河匯流後全部匯入北京密雲水庫,年入庫水量2億立方米,約佔密雲水庫年入庫量的53%,“京城一杯水,半杯源赤城”。

  赤城縣發改局有關人士説,為保護“三河”水質、確保北京用水安全,赤城縣群眾做出了巨大犧牲,因資源開發受控、産業發展受限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機會喪失嚴重地制約著經濟社會發展,導致群眾有山不能開,有樹不能伐,有水不能用,有草不能牧,企業項目不能落地,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社會穩定也受到一定影響。

  官廳水庫是北京重要的備用飲用水水源地,但大部分水源地保護區卻在河北懷來縣。懷來縣環保局也表示,在官廳水庫初期建設、污染源治理、水質和生態安全保護等階段,懷來縣均做出貢獻,而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忍痛關停多家支柱企業等措施,直接影響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

  津冀水域上下游之間矛盾也面臨激發。2015年8月份,天津市水務局組織媒體採訪引灤入津工程源頭、位於河北省遷西縣境內的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報道其水源地上游網箱養魚、尾礦傾倒導致水質惡化,危及供水安全。

  天津市水務局有關人士説,保障引灤入津水源安全,河北省須儘快徹底取締網箱養魚,並劃定水源保護區。而對於這樣的要求,河北赤城、懷來、遷西等多個涉水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庫區人民也要吃飯,徹底取締網箱養魚有實際困難”。

  “生態補償”有共識但進展緩慢

  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京津冀三地涉水縣市已形成共識,即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能有效緩解區域內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

  “河北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周邊有不少居民,考慮到其實際生活問題,天津作為水域下游和受益方,應該對上游進行生態補償。”天津市水務局副局長劉廣洲説。

  儘管有共識,但目前京津冀在省市、具體流域等層面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進展仍顯緩慢,存在多重阻力。以引灤入津工程為例,儘管近年來天津市與河北省多番商議生態補償事宜,但目前仍未建立。

  天津市水務局引灤工管處有關人士介紹,經過多年協商,天津市給河北省和遷西縣灤河流域治理的生態補償經費從一年500萬元上漲到目前的一年3000萬元,但不是直接給錢,而是以項目補貼名義,每個項目補貼最多不能超過300萬元,“力度確實不大”。

  記者採訪了解到,對於這筆生態補償資金,河北省近兩年已缺乏爭取的積極性。有關人士坦言,這筆生態補償經費要麼擴大額度,要麼捆綁使用、一年幹一個大項目,“撒胡椒面起不到補償作用”。

  除了補償資金規模,津冀在水環境保護的標準方面也難談妥。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天津市想參照浙江、安徽的新安江跨流域補償模式,由中央、河北、天津各出1億元補償灤河生態保護,但這一機制仍然擱淺,主要原因是河北省能保證入津水量、但不能保證水質。

  “京津冀建立跨省市的生態補償機制,涉及利益再平衡,必須要找家長、由中央出面,否則哥仨肯定打架。”有關人士建議,由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財政部等部委牽頭,以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為硬約束,組織京津冀三地職能部門及有關專家展開聯合調研,研究制定生態補償方式和標準,加快形成生態補償機制。

  頂層設計宜加強部署落實

  調研過程中,一些涉水縣市還反映,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完成頂層設計,但仍未傳達至區縣,基層未能準確掌握協同方向和具體安排,把不準自身定位,掣肘實際工作開展。

  “懷來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定位,要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只有明確之後,才能在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更具針對性。”河北懷來縣委有關人士説。

  在河北張家口市調研時,該市發改、水利、農業畜牧、林業、扶貧等部門負責每人平均表示,不了解《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其所在職能部門事業發展方向的具體表述,也不知綱要已明確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重點發揮生態保障、水源涵養、旅遊休閒、綠色産品供給等功能”。

  另一些縣市則表示,對於京津冀區域水資源保護,規劃綱要只列舉了大量原則性要求和目標,後續落實還需出臺具體細則和實施路徑。

  對此,國家有關部委宜加強統籌協調,切實推進永定河、灤河、北運河、大清河、南運河、潮白河“六河”綠色生態河流廊道治理,以及加大官廳、密雲、潘大、于橋等水庫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力度。

  此外多地集中反映,當前京津冀水源地保護亟須依託中央財政資金支援。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灤工程管理局表示,引灤水源地的綜合治理保護、上下游的生態補償以及網箱養魚的全面取締,都需要國家在資金上予以大力支援,僅靠地方政府的投入是無法完成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