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葛紅林轉攻中鋁集團扭虧:上市公司盈利後辭董事長

  • 發佈時間:2016-02-20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冰凝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葛紅林在2014年出任中鋁董事長時就可謂臨危受命,但兩年過去了,中鋁依然沒有擺脫虧損的噩夢。

  2月16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鋁業)發佈公告稱,葛紅林因工作需要于2016年2月16日向董事會提交辭呈,辭去本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並推舉董事敖宏代行董事長職權,中鋁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余德輝被推選為中國鋁業非執行董事候選人。同時公告還特別指出,葛紅林擔任董事長、董事期間為公司扭虧脫困和改革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過,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表示,雖然葛紅林辭任中國鋁業董事長、董事,但仍舊任中鋁董事長、黨組書記。

  甩賣資産扭虧

  2014年,中國鋁業以162億元的凈虧損額刷新A股上市公司虧損紀錄,摘得當年“虧損王”的頭銜。而在葛紅林到任的第二周,中國鋁業即對外披露2014年前三季度財報,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度加大,1-9月虧損54億元。

  因此,關於葛紅林上任後中國鋁業的經營狀況就備受關注。

  “2015年中國鋁業已經成功扭虧,葛紅林不再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長是出於工作需要的安排。這既有利於其將更多精力放在集團的扭虧脫困、升級發展上,也有利於各個板塊業務的做強做實做大。”中鋁新聞發言人聶震稱。

  事實上,葛紅林的前任熊維平2009年2月份以一把手的身份開始駕馭中鋁這艘巨艇。熊維平實行多元化戰略,到熊離任時,中鋁已不再是單一的鋁企業,而是一家囊括了銅礦、鐵礦、稀土等多金屬的礦業公司。

  而葛紅林甫一上任便提出“加減乘除”改革舉措,即做強最精主業,處置不良資産,把創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的新引擎,提高勞動生産率和資本回報率。在鋁價不斷探底的2015年四季度,中國鋁業對那些扭虧無望的資産決心淘汰放棄。

  中國鋁業在今年1月公佈的業績預報中稱,預計2015年度經營業績將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億元左右。預報中還稱,扭虧為盈的原因主要是生産成本的降低、部分虧損生産線被關停,這使得氧化鋁和電解鋁産品成本同比分別下降約13%和9%。此外,公司實施盤活存量資産、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措施優化産業佈局,通過處置資産、股權取得收益。

  據了解,中國鋁業在2015年已披露的資産處置項目包括:向母公司中鋁集團的下屬企業出售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50%股權,交易價格為23.5億元,2015年內支付了30%的首期價款7億元;減持焦作萬方股份有限公司1.15%的股權,變現的權益價值約為1.1億元。但還有兩項交易未能完成:2015年11月,中國鋁業以8.23億元的價格,掛牌出售中鋁物流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最終因無競買人報名參與競買而流拍;掛牌轉讓中鋁南海合金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已于2016年1月宣佈終止轉讓交易。

  2016年的新壓力

  雖然2015年成功扭虧,但葛紅林所依靠的甩賣資産的方式卻受到部分業內人士質疑。早在2013年,熊維平也曾經通過資産處置幫助中國鋁業,但隨後的2014年卻迎來了更大的虧損。不過,中鋁內部人士認為,葛紅林推行的“加減乘除法”並不是單純的甩賣資産,甩賣資産只是減法,但是加法更加有學問。葛紅林提出的“加法”,是指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完善産業鏈條,多元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事實上,由於中鋁的鋁産品仍然佔據著營收的一半以上,而電費又佔到電解鋁成本的40%以上,因此電價幾乎對鋁企的盈虧業績具有“一票否決權”。因此,過去幾年,中鋁的扭虧工作很大精力用在增加自身煤和電的業務權重,形成煤電鋁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彌合在電價上的巨大劣勢。

  據悉,包頭鋁業幾年前尚是中鋁旗下虧損最為嚴重的電解鋁企業之一,通過依託當地優質低價的煤炭資源,在地方政府的支援下建設自備電廠,形成煤電鋁一體化産業鏈,不僅成功扭虧,還成了2015年的盈利大戶。

  同時,中鋁正在山西呂梁與華潤集團合作建設從煤、電、氧化鋁到電解鋁乃至下游産品的全産業鏈集群式鋁工業基地,在內蒙古包頭與政府合作依託當地富集優質的能源條件建設國內一流的鋁工業基地,在河北黃驊港與河北省政府、神華集團合作發展400萬噸氧化鋁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葛紅林離任中國鋁業的同時,一個月前剛到任的余德輝被推選為中國鋁業非執行董事候選人。資料顯示,經濟學博士余德輝曾任電力央企中電投集團副總、國家電投副總。消息人士指出,中鋁未來勢必會在煤電鋁一體化上走得更遠,將加法做得更徹底。

  不過, 展望2016年,鋁冶煉行業雖在2015年大幅減虧66億元,但電解鋁缺乏競爭力,産能退出渠道不暢,退出涉及人員安置、債務化解、上下游産業等諸多難題,企業普遍經營壓力較大。與此同時,電力體制改革進展緩慢,有色金屬行業難以及時享受煤炭價格下跌帶來的低用電成本,但環保投入加大、社保費用計提基數提高等反而帶來生産成本剛性上升,中鋁能否在2016年繼續逆市盈利仍有巨大挑戰。

  本文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王冰凝 責任編輯:任萬順_NF522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