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文教育能否推陳出新?

  • 發佈時間:2016-02-19 07:4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為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新生開學 來源:《南洋商報》檔案照

  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日前報道,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以下簡稱“董總”)介紹2016年重點計劃之一,欲全面檢討2005年發佈的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以下簡稱“獨中”)教育改革綱領,並且希望初步擬定的綱領可在年內出臺。“獨中”推行中華文化,此次教改將利於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更好地發展。

  改革是勢在必行

  據悉,為配合2017年至2018年“獨中”教育大藍圖,“董總”將陸續招攬30名包括博士、碩士在內的教育專業人士,從事研究專案、課綱、課程修訂。

  《南洋商報》報道稱,“董總”主席拿督劉利民坦言,“獨中”必須教育改革,方可與時並進。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此次教改是劉利民接手“董總”後在國內推行華文教育的重要舉措。

  “目前‘董總’以2005年教育改革綱領為指導,按照慣例,隔十年或二十年必須對原有綱領進行檢討和修改。”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接受本報採訪時稱,“獨中”教改年年討論,2016年是修訂的大年。

  外部競爭也是此次教改的推手。“董總”中委陳志成認為,“若獨中不教改,未來10年內將被國際學校及私立學校取代。”

  劉利民對此作出回應,“獨中”是華文教育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雖獨具長處和優勢,不一定能被國際學校取代,卻也不能原地踏步。“獨中”教改做得好,將提升整體教育水準、競爭力等。

  兼具國際與本土

  此次“獨中”教改目標明確。柔佛州華校董教聯合會主席陳大錦曾表示,“獨中”教育面對環境變化的挑戰,獨中必須調整步伐,兼具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

  對於具體的改革內容,劉利民表示,“董總”正對課本及課程檢討與改革的討論包括獨中統考的考試方式,並指出,在情況許可之下,或許可在教學綱領裏討論國語及英語教育。

  張應龍同樣指出,多語平衡和統考方式將是此次獨中教改的著重點。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人才,一方面,“獨中”在確保華文主導的同時,也要重視國語和英語教育,讓學生掌握國內外通用語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為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適應升學、求職需求,必須對“獨中”統考方式進行調整,優化文理科外的職業教育考試,並且積極爭取政府對統考文憑的承認,以增加統考參與率等。

  畢業于“獨中”的馬來西亞華人黃劼侃受訪時説,“中學應盡可能了解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讓培養的學生能夠真正走出去。”

  前景且行且觀望

  “獨中”教改意義特殊,推陳方能出新,華文教育能否開新篇,還需看化解痼疾的療效。張應龍則預測,基於“獨中”華文教育40多年的習慣與模式,此次教改不會大動根本,只能在教育目標和技術層面進行微調。

  對於此次教改的力度和前景,當地華人有期待,黃劼侃希望還在讀的兩個妹妹能夠從中受益,在學習華文、懂得做人的同時,學到更多的本事。

  華團的態度顯得有些微妙。劉利民此前公開表示,“華團都希望董總能在華教工作方面作出積極的努力,大家都很關係華教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劉利民被喻為歷屆“董總”領導中政治背景色彩最強烈的領導人,因此受到某些華教人士的批評。

  “雖然早期‘獨中’華文教育更注重傳承中華文化,但是時移勢易,如今的就讀學生更偏重實際需求,此次教改欲與國際接軌的態度,得到社會普遍認可,而具體的成效值得保持關注。”張應龍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