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製造:江陰奏響轉型換擋“最強音”
- 發佈時間:2016-02-19 02:29:4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全球經濟放緩、生産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等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製造”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而對工業産業鏈完備、製造業升級意願強烈的江陰來説,這也意味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面對由快到好的‘轉型機遇’,由大到強的‘升級機遇’,不少企業有膽有識,創新在先,勇於突破。這必將成為江陰經濟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江陰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日,記者在江陰採訪時耳聞目睹了這裡一組組産業發展變革的“樂章”正在奏出時代強音。
以“智變”應“萬變”
踩著“産業強市”的鼓點,江陰市站在了産業變革浪潮的前列,拉開了新一輪全面轉型的大幕。在轉型升級的進程中,江陰企業紛紛加入“智慧大革命”,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速智慧化蛻變。
江陰恒創包裝的智慧化車間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寬、速度最快的聚丙烯自動化雙向拉伸生産線,在這裡産出的薄膜,寬度是從6.7米延伸至10.4米,從投放原料到産出薄膜成品僅需20秒。
更值得一提的是,機器高速運轉時,旁邊幾乎看不到一個工人,因為所有産品工藝參數都已經預先設置在生産線的“大腦”中。僅這一個車間,去年就實現了6億元産值,優越的産品性能還帶動恒創的出口量同比增長了80%。
“智慧化升級,使企業實現了人力成本的最低化、生産效率的最大化和産品品質的最優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江陰企業大多敢為人先,升級換擋的形式卻各有不同,如果説恒創包裝將智慧基因植入生産和管理流程,那麼,錦明科技則一步到底的實現了終端産品的智慧化。從最初的從事玻璃機械製造,到研製生産工業機器人,智慧化轉型幫助錦明成功搶佔發展先機。前不久,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智慧工業機器人成功中標常州眾泰汽車的鋰電池生産線,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闢出新的發展空間。
海瀾集團啟動智慧化物流倉庫建設項目,滿負荷運營後將具備每年1.5億件的物流週轉能力;雙良節能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實現水處理領域的“智慧治水”;新揚子造船在企業內部平板車安裝GPS跟蹤管理系統,科學控制車輛使用和保養;聖馬科技掀起“機器換人”革命,實現産量翻番的同時,企業用工數縮減為五分之一……來自江陰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去年,江陰共完成工業技改投資387億元,同比增長13.5%。
今年,江陰還將繼續把智慧製造作為轉型重心,加快人機智慧交互、分佈式控制、工業機器人等先進製造技術的普及,建設一批高品質高標準的智慧車間和工廠。同時,江陰也已出臺《中國製造2025江陰五年行動計劃》,瞄準智慧化方向,全力打造新常態下的江陰製造“升級版”。
綠色已成為經濟主色調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轉型升級意願強烈的江陰,早已率先吹響了綠色崛起的號角,如今的江陰,“煙火氣”逐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增長于無形的“雲淡風輕”。
從工業廢水中提取純鹽是一大技術難題,被視為“零排放”的終極目標。承擔這項重任的雙良集團水環境事業部應對了多重挑戰,其中剔除廢水中的複雜有機物是最大困難。研發團隊最終確定了通過降膜濃縮、強制迴圈蒸發結晶、冷卻結晶三個核心工藝段交互組合的手段,成功攻克這項難題,也順利獲得了國家專利。雙良去年還專門成立低碳産業研究院,以技術優勢支撐綠色轉型。
作為長江邊的弄潮兒,江陰企業的市場觸覺一向敏感,踐行著不盡相同的綠色實踐。在優彩環保的車間裏,一包包原本用來焚燒處理的廢舊布料變成了抗腐蝕、抗輻射的水利工程産業用布和裝飾材料,應用到了南水北調工程和品牌轎車上。為廣闊的市場前景配套,企業今年還會啟動二期擴能項目,全年可以消耗廢料15萬噸。
對於先行先試的江陰企業來説,主要圍繞新興産業、工業設計、優化佈局等方面深耕綠色領域。其中,遠景能源、艾爾姆等引領發展風電産業,海潤光伏、愛康科技等為龍頭大力發展光伏産業。
記者從江陰科技局了解到,2015年,江陰調結構速度明顯加快,高新技術産業完成産值2493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達43.2%,增長勢頭快於傳統産業;以常隆客車為代表的工業設計企業利用其極具增值力的特性反哺製造業,助力江陰製造在綠色迴圈鏈中佔據競爭高地。
目前,江陰擁有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達上百家,涵蓋造船、積體電路、新能源等十多個領域;澄星集團響應“退城入園”號召,對城區工業樓實施爆破,將生産車間搬遷至臨港開發區新材料産業園。江陰已有200多家製造企業從城區搬至産業園區,以産業集聚發展實現節能減排。
此外,去年江陰共關停“三高兩低”企業50家,實現年綜合利用固廢總量超過500萬噸、節能量超過10萬噸標煤。
江陰吹響了産業轉型升級“衝鋒號”。今年,江陰還將繼續加快産業節能降耗、加大節能産品和清潔生産技術推廣,為江陰製造賦予無限的綠色生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