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豐田收購大發 日本車企“八進三”?

  • 發佈時間:2016-02-18 20:30:5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武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豐田能否在日本扮演大眾在歐洲的角色?這裡或許不能回避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問題,但以日本人的抱團精神和日本企業的合作精神,尤其考慮到其當前所處的時代背景,未來日本汽車企業的“八進三”前景並非天方夜譚。

  近日,豐田斥資32億美元,完成對大發汽車(Daihatsu)最終100%股權的收購,後者自此成為豐田的全資子公司。1998年,豐田首次收購大發51.2%的股份,之後豐田的銷量統計一直將大發包括在內。

  大發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的汽車製造商,與中國汽車關係密切,最早的兩廂轎車夏利和一汽吉林的森雅SUV就來自大發平臺。

  2月10日,彭博社刊發專題報道,認為豐田全資收購大發是一個重要契機,日本汽車或將迎來一個兼併重組時代。報道援引JefferiesGroupLLC的預測,到2020年,日本汽車企業將由目前的七大廠商合併為三家甚至更少。該公司認為,“一個國家只有一兩家汽車企業不僅是自然的,而且有利於它們之間的良性競爭。比如同為汽車強國,德國只有三家(大眾、賓士、寶馬),美國只有‘三大’和特斯拉,法國只有兩家(標致雪鐵龍、雷諾),而日本在豐田全資收購大發之前共有八家汽車企業,資源實在太分散了。在節能減排、網際網路、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的壓力疊加的時代,對於日係車來説,歷史性的合併乃大勢所趨。”

  與汽車企業數量更多的中國不同的是,日本汽車企業都是具有國際地位的大品牌。第一陣營豐田、本田、日産毋庸贅述,第二陣營的鈴木、馬自達、斯巴魯、三菱的實力也不可小覷。附表顯示,第二陣營在中國市場總體表現不佳,但其全球影響力在那兒放著,在日本和美國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三菱的銷量確實慘了點,網上甚至檢索不出其近年來的全球銷量,它于去年在美國停産,在中國也和退市差不多了。三菱衰敗的原因很複雜,在美國是因為2003年的欺詐醜聞致品牌和銷量一落千丈,在中國則是因為始終沒找對合作夥伴。不過,三菱通過向中國車企銷售發動機也賺了不少錢,其利潤率絕不比銷售整車低。鈴木的問題是中國人不認小型車;而斯巴魯一直在賣進口車,似乎已經錯過了國産化的最好時機。

  豐田是日係車的“大哥大”,無論其海外銷量、日本銷量還是總體實力,都不是其他日係品牌所能望其項背的。2015財年,豐田的現金流和短期投資額高達452億美元,超過其他6家日係車企之和;研發投入為140億美元,超過日産、斯巴魯所屬富士重工、鈴木、馬自達、三菱之和。

  對於第二陣營的日係車來説,提升傳統動力,開發電動車、燃料電池車、互聯駕駛和自動駕駛車輛都需要巨大投入,與過去長期開發單一燃油汽車根本不是一回事。它們如果不想被時代淘汰,唯一選擇就是與其他車企聯姻,或合併或共建技術同盟。即便是大發這樣已逾百年的老牌汽車製造商,面對汽車行業的激烈變革也難獨立支撐。

  去年5月,豐田和馬自達簽署“資源共用、商品和技術交換協議”,被業界解讀為豐田以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交換馬自達的“創馳藍天”發動機+變速箱技術,這是一種“雙贏”的優勢互補——豐田不是沒有能力提升傳統動力,而是在德係車在該領域已然領先、自身已經搶佔了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制高點的背景下,就近與本土車企合作,既節省了資金投入,又跟上了時代潮流,何況與馬自達文化同源,溝通和交易成本更低。此外,豐田也將在馬自達的墨西哥工廠代工新車型。而更早時候豐田與寶馬的合作,雙方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可見在應對成本壓力、調整研發方向方面大家都知道揚長避短。

  豐田和馬自達會否展開進一步的資本合作?對此馬自達高層只是表示“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那麼豐田與鈴木呢?據傳雙方已經進行了多輪談判,JefferiesGroupLLC甚至斷言,2020年之前,豐田與鈴木一定會走到一起,即便不是後者被前者兼併,也一定會展開資本層面的深度合作。日本媒體對此有生動的描述:如果説豐田與大發已經是夫妻關係,那麼它與鈴木則已開始進入“心照不宣”的暗戀階段,雙方牽手只是時間問題。

  日係三強中的本田和日産將在日本車企可能的“八進三”中扮演什麼角色?截至目前,本田官方僅僅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與通用的合作——雙方在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的合作進展順利,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商業化推廣。除此之外,本田方面還表示願與通用開展電動車、自動駕駛等更多領域的合作,“只要它能帶來雙贏結果”。日産的任何意願則取決於雷諾-日産聯盟的態度,目前尚未有明顯動向。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歐洲的汽車製造商數量一度也有很多,但歐洲的全球汽車巨頭——大眾汽車在過去20多年先後將斯柯達、西亞特、賓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保時捷等多個百年品牌收歸麾下,通過資源共用大幅降低了研發和供應鏈成本,競爭力得以大幅提升,其豐富的産品線覆蓋到全球所有細分市場,對豐田的全球霸主地位構成強大挑戰。如果不是去年的排放造假醜聞,2015年的全球第一汽車製造商的桂冠可能已經易主。那麼豐田能否在日本扮演大眾在歐洲的角色?這裡固然不能回避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問題,但以日本人的抱團精神和日本企業的合作精神,尤其考慮到其當前所處的時代背景,未來日本汽車企業的“八進三”前景並非天方夜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