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夫妻感慨:逾萬元花費吃不消

  • 發佈時間:2016-02-17 05:32:52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吃喝玩樂”引爆春節消費潮,全省實現零售額233.4億元,同比增長10.8%。節後,一些市民在網上曬出春節帳單,回家路費、禮品、紅包、應酬費等各類消費層出不窮。

  新婚夫妻過年花掉三個月工資

  市民周女士是西安高新區一家國企的員工,她在微信朋友圈上稱,她去年底剛剛結婚,最大的感觸就是以前在家還能收到父母的壓歲錢,今年卻要給親戚家的孩子發壓歲錢了。回趟老家花了2.5萬元,相當於兩個人三個月的工資,這讓她有點吃不消。回家路費、孝敬老人、走親訪友和給親戚朋友孩子發紅包成為主要支出。

  周女士和丈夫的老家都在湖南,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回老家。今年又是新婚第一年,周女士和丈夫因此大包小包準備不少禮物,兩邊的親戚都不能落下。“春節帳單中拜年禮物佔到了大頭,超過了萬元。”周女士透露,給公婆和自己父母買禮物花了5000元,又給七大姑八大姨等親戚拜年買了7000多元的禮物。

  除了這些禮物,兩個人春節回家往返機票、車票等路費就要3500元。周女士還告訴記者,以前回家都可以收到長輩紅包,結婚後就只有發紅包的份了。親戚朋友孩子有十幾個,每個人給200~500元,光壓歲錢就要4000多元。另外,春節回家還要和同學、朋友聚會,吃飯、娛樂花費也在所難免,幾場同學聚會就花了3000多元。

  大學畢業生有了收入反而壓力加大

  雖然未婚族比已婚族經濟壓力小,但是春節回家對他們來説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老家在昆明的市民程先生為了節省支出,往返機票提早預訂了,雖然買的特價機票,但也花了近1500元錢。“相親、發紅包、下館子、看電影、打麻將……粗略算了一下,春節總花費大概1萬元左右。”程先生表示,這些還不算回老家拜年的花費,因為父母都準備好了禮品。

  家在榆林的小石去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僅半年時間,小石每個月的工資有2500元,除去房租和花銷,一年到頭總共只有3000多元積蓄。“過春節公司也沒有年終獎、過節費,花了300元買了點年貨,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每人500元的紅包,剩下的也就只有1000元了。”小石説,假期肯定會和幾個關係好的同學聚會,過個春節幾乎一分不剩。

  “算一算花費,第一次對春節産生了恐慌,沒想到參加工作反而變得‘落魄’了。”小石表示,以前讀書時雖然不賺錢,但春節回家沒有什麼花銷,親朋好友還會給壓歲錢。

  境外旅遊過年一家四口花費超3萬

  春節長假,出境遊歷來佔據全年出境遊不小的比例,今年春節有不少家庭選擇出國遊,西安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春節出境遊線路全線爆滿。攜家帶口出國過年,成為不少西安市民的新選擇,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泰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

  “年年都在西安過節,挨個走親戚也挺累的,今年一家人換了種方式選擇在國外過年。”市民孟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四口報了曼谷、芭提雅6天5晚旅行團,團費5900元/人,累計支出為23600元。此外,還在當地額外消費、免稅店購物花了6000多元。“春節長假旅遊總花費超過了3萬元,每人平均下來也要七八千元”。

  “春節支出成本大增,對於花銷還是要和自己月工資比重做比較,一定要量力而行。”某銀行理財師郭彥平表示,春節開銷有很多是從眾心理,有的人看到周圍人開銷大自己也不甘落後,認為開銷大就是有面子、氣派。春節開銷應和自己的收入匹配,切忌為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

  一般情況下,春節花費不要超過日常開銷的5倍。家庭支出的黃金比例一般為:日常開支佔30%,包括食宿、房貸、交通等;投資佔30%,包括存款、基金、股票;其他消費佔10%,包括娛樂、旅遊和聚會等,此外子女、醫療、家庭備用資金佔30%。

  記者 王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