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提現收費或為醉翁之意不在酒

  • 發佈時間:2016-02-17 01:31:49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騰訊15日發佈公告稱,自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轉賬功能停止收取手續費,但同時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讓還沉浸在春節搶紅包熱情的用戶們深感不快,同時擔心第三方支付的免費時代是否將要結束。

  A

  爭論

  微信下了一步什麼棋?

  “本來收點手續費也沒什麼,但這種非要把錢‘綁’在微信的感覺很不好,現在連銀行轉賬都開始免費了,怎麼微信還反過來收費了?”北京白領齊小姐的話,代表了諸多用戶的觀點。

  對此,微信支付也説著自己的“苦衷”。騰訊有關負責人坦言:“用戶每次通過銀行賬戶往微信充值時,銀行會收取手續費,在提現時,部分銀行會再次收取費用。隨著業務激增,鉅額成本對我們而言都已經難以承受了。這次調整也是希望能補貼一部分成本。”

  騰訊網際網路金融板塊相關人士表示,“本來也可以讓發紅包的人在充值時付一定費用,但我們覺得這樣客戶體驗比較差,於是選擇了收錢的人在提現時繳手續費。”

  不過,微信的“好意”似乎並未能獲取公眾的理解。畢竟對習慣了“免費午餐”的用戶來説,收錢就不是好事。

  事實上,騰訊表態並非虛言。記者從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了解到,目前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機構取現,大部分銀行都不收費或收費很低;但從銀行往裏充值轉賬,肯定要給銀行交易費。之所以普通消費者感受不到,是因為支付機構大多采取向商家收費的方式平衡成本。

  “説白了就是‘羊毛出在了狗身上’”。一位支付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微信和支付寶比,就吃虧在C端(客戶端)太重,商戶太輕,沒有足夠多的商戶來撐起費用。”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微信此舉也是“一箭雙雕”,不僅意在填補成本,而且有助於微信支付的場景拓展和實現資金體內迴圈。

  微信“提現收費”為什麼一下子觸動了客戶敏感的神經?業內人士介紹,第三方支付機構“提現”是指將客戶在支付機構開立的虛擬賬戶中的資金轉入綁定的銀行卡上。這對客戶支付、理財、發紅包等使用功能沒有多大影響。目前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百度錢包在內的幾大支付機構中,轉賬、支付、紅包、理財等功能均為免費。

  但微信支付“收費”之舉已是第二次了。去年10月微信就宣佈“轉賬收費”,當時也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不少消費者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時代下,轉賬匯款向用戶收費是倒退之舉。

  在大打“免費牌”、不斷向線上、線下支付和轉賬業務滲透的第三方機構面前,銀行都開始“被迫”向消費者讓利,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等近20家銀行相繼宣佈對通過網銀和手機銀行轉賬實行免費。

  微信支付怎麼能“倒退”呢?這次為什麼微信支付取消轉賬收費,轉而又開始提現收費呢?微信支付的理由是,隨著微信支付用戶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銀行手續費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微信希望通過策略調整補貼一部分鉅額成本。

  B

  焦點

  銀行到底向微信收不收錢?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微網志中質疑:提現是向銀行賬戶存款,銀行會收手續費嗎?有銀行業人士直言:微信支付讓銀行背了黑鍋。

  儘管微信言之鑿鑿,但也有人直接指出銀行確實收費了,但在收費中並沒有提現費用一説。某股份制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存款是給銀行存款,事實上,很多銀行還會有減免手續費,提現有手續費的説法説不通。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曾剛表示,正常情況下,轉賬銀行是會收取手續費的,但是提現,正常情況下銀行不會收取手續費的。微信支付提到提現收取手續費是為了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但是沒有具體講銀行是在哪個環節收取微信支付手續費,有可能是轉賬提現的手續費一起收取。

  對此種説法,騰訊公關部發言人新聞發言人張軍亦在騰訊媒體微信群透露,騰訊公告中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並不針對提現環節,而是指微信支付在轉賬等環節所産生的手續費,採取統一在提現環節收取的方式。

  據了解,其實對於電子支付、pos機刷卡消費,銀行都是會收取手續費的。一般銀行向商戶收取的手續費是在1/1000的標準上,pos機一般是3.8/1000,電子支付大概是在2/1000左右。

  將收取的提現費用原因指向銀行,銀行自然覺得冤枉了。前述股份制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表示,銀行是找商家收取手續費,商家沒有把手續費轉嫁給個人消費者身上,所以才讓消費者覺得銀行沒有收手續費。其實向不向個人收取手續費不是銀行説了算,而是商戶説了算。由於商戶的利潤率遠遠高於手續費費率,商戶願意承擔手續費的成本從而沒有把手續費轉嫁給個人。

  銀行是要收取手續費的,但只是向商家收取,商家利潤能夠覆蓋手續費成本就會自己承擔手續費,如果承擔不了會轉嫁給用戶。微信提現手續費不是説銀行向微信收取的是提現手續費,而是提現轉賬等手續費一起收的,微信發出的公告沒有講清楚,很多人以為銀行收取的是提現手續費。

  由此看來,銀行不會直接向個人消費者收取手續費用,至於是否要收取手續費,得根據商戶的用戶黏性、運營狀況來判斷。

  C

  推測

  此舉為進行客戶挑選

  微信支付向個人客戶收取提現手續費的主要原因到底是無法承擔銀行收取的手續費用而轉嫁給消費者的無奈之舉,還是另有原因?

  上述一家上市股份制銀行負責人認為,微信此舉或“醉翁之意不在酒”。騰訊通過免費試用完成了客戶積累,在累積了龐大的用戶群後,開始進行客戶挑選。

  一位電子銀行部負責人也表示,微信支付收取提現手續費其實就是設置一個門檻,希望用戶在零錢包裏的錢不要往外轉,就在微信支付的場景裏消費,就像支付寶設置餘額寶一樣。

  那微信支付收取提現手續費以後,會對使用客戶産生怎樣的影響?記者簡單算了下,如果你要在微信裏提現1000元,就得掏1元的手續費,雖然單筆不多,但頻次稍高估計難免也會“肉疼”。

  去年10月22日,微信開始對轉賬收費,每人每月享有2萬元免費轉賬額度,超出部分按照0.1%收取手續費。以此測算,用戶一個月轉賬10萬元,轉出方需要支付80元手續費;而按照新規,下月起轉出方不再需要支付手續費,但是收款方要提現時,將要支付99元的手續費。兩相對照,微信能多收取19元手續費。

  需要注意的是,舊規中每人每月有2萬元免費額度,但新規中,每人終生只有1000元的免費額度。超出這1000元後,你提取的每一分錢,都需要向微信支付手續費,且收費不設上限。

  有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通過在提現環節收取手續費,對於想要提現的用戶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説白了,就是設置了提現門檻。這讓更多用戶將錢留在微信支付裏面理財、消費等等。當然,大額轉賬等行為,該提現的還是會提現的,但微信支付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小額交易,大部分用戶零錢金額都不算太多,提現動機並不強烈,有了門檻,可能真的不會提現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是微信希望看到的。對於微信支付本身,上述電子銀行部負責人表示,微信支付收取提現手續費對於使用微信支付用戶的影響不大,因為經過多年的補貼和培育,微信支付市場規模幾乎已經達到了預期,以前是花錢培育用戶的使用習慣,現在用戶習慣已養成,雖然收費有可能會流失一小部分用戶,但大部分的活躍用戶還會繼續使用。

  D

  影響

  第三方支付的免費時代要結束?

  “通過收取手續費,迫使客戶資金沉澱在自己平臺上,這多少會影響客戶體驗,這樣的做法有些狹隘。”郭田勇説,“微信支付應該開發更多應用場景,用優質、創新的服務吸引消費者,而非採取手續費的方式限制客戶轉移資金。”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説,任何一家企業的收費行為,必然是基於成本分攤機制,特別是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在推廣前期有大量優惠,累計了足夠的客戶量和業務量後開始收費,這並不奇怪。

  以微信支付為例,該服務已有線下30多個行業、30萬家門店支援微信支付,這將帶來更大的用戶粘性、增長空間。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際網路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陳莉表示,一方面基於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在逐步放開收費標準,微信發展自身金融業務的壓力不小,微信支付收費政策的推出也是競爭態勢下的選擇。“因為第三方支付平臺也要承擔自身成本,免費可能不會是各平臺維持業務的長期手段。”

  也有專家提出,第三方支付要實現“叫好又叫座”,企業需要創新服務。與其挑戰消費者“免費為上”的理念,不如平臺創新模式將成本逐步嫁接轉移到其他業務之上,消費者將免於直接承擔這些成本。 綜合新華社電、南都供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