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媒:中日大學生將攜手追尋鑒真足跡

  • 發佈時間:2016-02-15 15: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小高航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經濟新聞》2月14日報道】題:日中大學生將開展追尋鑒真足跡活動(記者小高航發自上海)

  中國唐朝的鑒真和尚克服五次渡海失敗和失明,最終成功東渡日本,成為日中友好的橋梁。為了向他學習,日中兩國的大學生正加強交流。作為鑒真故鄉的江蘇省揚州市和日本的大學將進行合作,開展“鑒真計劃”,從今年3月起招募人員參加追尋先輩足跡的活動。這是一種重新審視過去被中國稱作“一衣帶水”的兩國關係的嘗試。

  去年末,記者前往揚州市職業大學採訪,看到約20名學生正在認真學習日語。大二學生沈愛雯笑著説:“我在通過看日劇學習日語。”

  這所大學此前培養了不少日語人才。然而,在日中兩國因為領土問題關係惡化後的2013年,日語專業的入學人數大減。以往每年有約120名學生在此學習日語,但2014年至2015年,只有約60名學生。

  該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邵紅萬説:“一些家長擔心學了日語後找不到工作。”

  對兩國交流使者減少的情況充滿危機感的一些揚州人士於是想出了“鑒真計劃”的構想。

  揚州是鑒真的故鄉,現在仍然保留著他當過住持的大明寺以及他啟程東渡的碼頭。

  同樣擔心兩國未來的日本亞細亞大學教授范雲濤也想到了在兩國都有很高知名度的鑒真。去年,在范雲濤的呼籲下,中國的揚州市職業大學和揚州大學以及日本的東京大學和慶應大學的學生組建了籌備委員會。

  今年3月,籌委會將開始招募參加該計劃的日本學生。9月,約20名日本大學生將搭乘在神戶和上海之間航行的“新鑒真”號客輪前往中國,在上海和揚州與當地學生開展交流。兩國學生除將用日語和漢語共同演繹鑒真的生平外,還將舉辦以安全保障和文化交流為主題的討論會。

  去年9月,4名日本學生為了籌備工作與揚州市職業大學和揚州大學的學生們一起訪問了大明寺,並就如何開展活動進行了商討。作為參加者之一的揚州市職業大學學生朱紫硯説:“雖然與日本學生第一次見面,但感覺卻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鑒真佛教學院副院長蔣壽建表示:“鑒真和尚是中日友好的使者。年輕人繼承他的旗幟,非常了不起。”

  根據兩國的民調,雙方互相不持好感度的比例在日本為88%,中國為78%。范雲濤説:“日中感情處於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差水準。”

  以籌委會負責人身份訪問過揚州的東京大學學生安田聰志説:“這應該是因為兩國國民對彼此並不十分了解,所以才産生厭惡感。”他認為,應通過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了解對方,思考正確的鄰國關係。

  由於日中關係的分量在亞洲和世界越來越大,揚州市和日本外務省等也支援這次的計劃。范雲濤表示:“應學習鑒真的精神和彼此的文化,培養能擔負日中關係未來的年輕人才。”范雲濤表示,將考慮在明年以後,每年都舉辦一次這樣的活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