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驅動貴州經濟增長新引擎

  • 發佈時間:2016-02-15 08:29:51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璐瑤

  2016年元旦後上班的第一個週末,貴州宣佈成立全國首個大數據金融産業創新聯盟。

  “一切事物在適合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地發展。這是我省在大數據領域中創造的又一個全國第一。”新聯盟理事長張漢亞對未來充滿信心:貴州是國內最早啟動大數據産業發展的地方,大數據的領跑行動,從另一個側面見證了“十二五”時期貴州以創新驅動提升産業新動能、從貴州製造邁向貴州創造的不懈努力。新常態下,要在堅守兩條底線的基礎上實現後發趕超,就必須提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

  靠什麼助力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的夢想?貴州交出的答卷是:將創新作為強勁新引擎,加速轉化新技術、新成果,選擇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穩增長積蓄新動能。

  創新技術 激發經濟增長新能量

  在凱里市開展的“機動車尾氣防治試點活動”中,貴州黃帝車輛凈化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柴油車排氣後處理裝置,在全市推廣使用。

  從此以後,凱里市加裝了該裝置的柴油車不再在路上冒黑煙,所有車輛排放合格,運作3萬公里後不會出現停運現象。

  經黃帝公司改造的柴油車還遍佈山東省。在山東柴油黃標車改造項目裏,貴州企業共改造了6000余輛在用柴油黃標車。

  一個小小的後處理裝置,黃帝公司潛心研發了數年,也憑此贏得了國內外廣闊市場。創新驅動,産業步入快車道,領跑貴州“智造”。根據省經信委統計數據顯示,僅2015年,貴州19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開發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累計達1200項以上。

  成千上萬的創新技術,點燃了經濟增長的新興動力引擎。

  我省全力打造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舞臺上唱主角的是企業,吹響鑼鼓的是市場。於是一批技術創新的先鋒團隊拔地而起:2015年,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等13戶企業、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成為最新一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貴州鋼繩、時代沃頓成為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航太精工、安吉精鑄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截至目前,全省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共190戶,其中國家級16戶;省級以上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3戶,其中國家級5戶,省級産學研結合示範基地25家。

  一向堅持創新意識打拼市場的貴州百靈集團,與貴州大學和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建設“現代苗藥創新技術研究院”,為企業發展引入高端智囊團。

  借腦引智,我省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和産學研合作基地,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産力轉化。“十二五”期間,貴州組織“百名教授博士進企業、進園區”活動,幫助企業進行一些産業關鍵技術的攻關,加快大學、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産業化,有效加快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創新,猶如充滿能量的雙手,一手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推動新興産業高端發展。

  利用先進資訊技術,貴州對煤、電、化工等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加快構建能源和資源深加工産業鏈條,大力推進煤礦企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積極推動資源深加工産業發展。2015年,完成採煤機械化示範礦井驗收65處,黔桂天能130萬噸/年焦化、中鋁清鎮160萬噸/年氧化鋁等項目建成。

  同時大力推動新能源産業發展,245.25萬千瓦新能源發電機組獲國家核準和備案,中科院貴州天然氣技術研究中心正在組建當中。

  “2015年,省經信委重點支援了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技術含量高的新産品研發和科技成果産業化項目,安排資金3240萬元。”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拓寬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道路,我省特別注重引導和支援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特別注重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重點産業技術突破。

  創新路徑 提升經濟增長新高度

  2015年年底,遵義機場臨時航空口岸正式開放。第一時間抓住這個機會,以晴集團提升運輸速度,在南美、非洲、北美、印度、中東等地區開闢國際市場,48小時之內將産品運往世界各地。

  換腦子、拼路子、快步子——不斷闖新路,以晴集團預計2015年完成外貿産值17億美元。

  創新發展路徑,才能提升經濟增長的新高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貴州將創新政府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大數據、網際網路的思維和技術,推動高端企業、先進技術與産業有機嫁接。

  從現在起到2018年,我省將累計投資約254億元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健康、養老、教育等新興服務,推動網際網路向益民服務領域拓展。

  未來幾年,貴州將開放各類政府數據,實施政府網路化管理與服務創新,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鼓勵網際網路企業與健康服務機構合作,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監測、評價、諮詢等個性化服務應用,開發和推廣養老智慧終端産品,豐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政府在前帶頭創新走路,企業緊跟創新求變。

  在國內彩電行業普遍下滑的市場寒冬,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困境中找新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大酒店工程用機市場開拓,積極爭取市場訂單。

  撥開重重迷霧,逆市上揚。去年前11個月,貴陽海信實現工業總産值30.7億元,同比增長10%。

  從最初單一的渦噴航空發動機生産,到現在中小推力航空發動機研製基地,以及軍品、民品、外貿轉包、現代三産服務業多元化發展的企業集團,貴州黎陽航空動力有限責任公司正逐步實現鑄造一流航空發動機的夢想。

  夢想源於不斷創新,黎陽公司創造了同行業中多年連續盈利、出口創匯最多、發動機品質最好的記錄。2015年,為了提升研發生産能力,黎陽公司投以鉅資採購離子噴塗機、無心磨床、數控車床、數字化檢測線等一批高端製造設備。

  創新思路,新興産業從此海闊天空,大展身手。

  2015年1至11月,全省新興産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1523.50億元,同比增長21.38%,增速高於全省工業整體水準,對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超過全省工業平均水準5.26個百分點,僅次於白酒、煙草和裝備製造産業。

  振華新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性能領軍全國,貴鋼特殊鋼及製品正擴大在軌道交通、航空航太領域的應用。在新材料産業領域,貴州反滲透膜、新能源電池材料等非金屬材料,高強韌鋁合金材料、特殊鋼及製品等高性能金屬材料方面已經形成一定的優勢技術。

  隨著北方惡劣氣候助推國家環保政策的縮緊,對尾礦、工業廢棄物等資源綜合利用水準的提高,我省節能環保産業保持較快增長的發展水準,去年1至11月實現工業總産值48.77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3.18億元。

  創新産業 培育經濟增長新要素

  1月11日,博文軟體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何博文激動得心快要跳出來了:博文軟體獲得慧引科創智慧科技産業集團2.6億元投資,正式進軍醫療行業。

  工信部發佈的2013大數據分析行業排名榜上,博文軟體超越諸多同行業知名巨頭,位列榜首。包括博文軟體在內的貴州大數據企業,正以勢不可擋的態勢生長,匯成一片廣袤的産業森林。

  高點起步,高位切入,省委、省政府著眼發展全局,在用好資源的基礎上又跳出資源,多點發力傾力打造大數據、大健康醫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文化旅遊、新型建築建材五大新興産業,既是增強經濟增長的要素保障,更是後發趕超的強勢突破。

  五大新興産業次第花開,揚帆啟航駛進未來市場“藍海”——

  “雲上貴州”先行先試大數據時代。貴州將發展大數據視為一場搶先機的突圍戰。這場不能不贏的戰役中,貴州在數據集聚、運用、引領上求突圍,不到兩年時間,啟動建設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初步形成“雲上貴州”生態系統。富士康、阿里巴巴、惠普、微軟、高通、騰訊、京東、百度、浪潮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來貴州發展。貴州已形成了國家大力支援、企業主動參與、各界充分認可的先行優勢,“談大數據必談貴州”已成為業界共識。2015年,全省大數據電子資訊工商註冊企業共1.7萬家,同比增長15.3%。

  大健康醫藥産業構建一方健康福地。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一年時間,全省上百個大健康醫藥産業項目開工,一座座醫藥産業園拔地而起,攪活一池春水,激發地方發展的生機與活力。佈局“一圈多點、集群發展”格局,貴州大力發展以“醫”為支撐的醫藥醫療産業、以“養”為支撐的保健養生産業、以“健”為支撐的運動康體産業、以“管”為支撐的健康管理服務産業,培育産業集群。2015年,全省生物醫藥産業佔新興産業的比重達到21%,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

  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換個思路念好“山字經”,建成全國重要的菜園子、果籃子。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破殼”而出,成為資源要素集聚的發展新平臺,讓園區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縣域平均水準高出四成。湄潭翠芽、都勻毛尖、“烏蒙山寶·畢節珍好”等一批批品牌,帶領黔貨出山。

  文化旅遊産業讓“多彩貴州”風行神州大地。2006年起,貴州連續十年舉辦全省旅發大會,形成“舉辦一屆旅發大會,打造一個旅遊精品,助推一地經濟發展”的有效模式,探索出“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方發展”的後發趕超新路徑。100個景區和“快旅慢遊”旅遊綜合服務體系建設,讓旅遊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貴州離世界知名的山地旅遊目的地的目標越來越近。

  新型建築建材産業一路高歌鋪就經濟發展坦途大道。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出臺規劃和政策,加快發展以節能環保低碳為主導的新型建築業和建材産業。近3年,全省建築業提供農民工工資2400億元。未來3到5年時間,貴州將培育一批具有全國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建築業大企業和企業集團,到2017年,實現縣縣有二級總承包企業、鎮鎮有三級總承包和建築勞務企業的目標。

  創新佈局 驅動經濟增長新跨越

  “十二五”期間,全省新興産業主要指標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並且呈現增速和總量雙提升。

  我省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促提高,積極拓展發展領域和空間,在産業規模、産業佈局等方面開拓創新,驅動經濟增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新興産業規模不斷擴大,佔全省工業經濟的比重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推動我省工業經濟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5年11月,我省新興産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1523.50億元,同比增長21.38%,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411.75億元,同比增長20.95%,産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産值超過億元的骨幹企業128家。

  新興産業要素不斷集聚。

  全省約有90%以上的新興産業集中在以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貴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安順市民用航空産業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基地、貴州航太高新技術産業園、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貴州特色的新興産業集群。

  新興産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截至2015年底,我省新興産業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8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7家。

  全省新興産業專利申請數、專利授權數、新産品開發項目數、新産品銷售收入比重等主要指標增長較快,其中申請專利2485件,同比增長29%,授權專利208件,同比增長37.7%,完成新産品開發項目數1527個。

  一批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處於國內領先位置,有的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這一系列創新成果有力推動了産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

  新興産業龍頭快速發展。

  截至2015年,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準的新興産業企業超過10家,形成了一批電子資訊、新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優勢企業群,擁有一批市場佔有率、技術水準高的新醫藥、電子資訊、高端裝備製造上市企業。

  2萬噸高強韌鋁合金、1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18萬噸樹脂基複合材料産業基地一期、長征電氣200套風電機組産業化、66.5萬片液晶觸摸屏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産或達産,龍頭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新興産業特色逐漸顯現。

  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資訊業,成為我省最有發展前景、最有潛力的新興産業;以大健康為引導的生物醫藥,成為我省新興産業的重要支撐;以智慧製造為特徵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穩步發展,以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産業發展勢頭迅猛,以風電、核能為主的新能源産業增長明顯……貴州逐步形成以大數據和大健康為核心、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為支撐、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為新動力的新興産業發展特色與態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