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果仁找工作也拼爹?
- 發佈時間:2016-02-14 07:44: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拼關係
中國出境遊熱潮正不斷席捲全球,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出境旅遊1.2億人次。這群走出國門看世界的國人,整體趨勢開始呈現年輕化、思想獨立、精通科技和資金充裕等特點。他們不滿足於像以前跟團旅遊那樣僅僅是浮光掠影式的遊走,而更熱衷於深度了解各國文化。
猴年開張,在新一波出境遊開啟之際,讓我們“東張西望”地看看“歪國仁”們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新生活方式,看看他們如何“拼爹”,如何糾結于“買房還是租房”,如何享受難得的“帶薪假期”。
又到了每年的春季求職季,校園裏總是可以看到身著正裝、行色匆匆的應屆畢業生手握簡歷,奔波于各大招聘現場。在這個除了拼學歷、拼才華、拼顏值,甚至還要“拼關係”的時代,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到底誰更重要?世界各國年輕人找工作,是否也都“拼爹”?
讓我們看看“歪果仁”都怎麼找工作,他們是否也都嚮往大城市,工作狀態又是怎樣的?
日本
同處東亞文化圈,獨立對於他們更重要
我們的鄰國日本,儘管同處東亞文化圈,但日本年輕人找工作也都不好“拼爹”。原因在於早在封建時代,日本人就定下了規矩,無論家産多少,那就是一個家庭裏,只有長子是唯一合法繼承人。上到天皇、幕府將軍、大名諸侯,下到官員、武士、財主,他們的家財、名號與爵位,都只有家裏的長子才有繼承權,而其他的兒子必須離開家裏,另外想辦法謀生,這樣他們的理想去處就是外出做工或者經商謀生或者當兵打仗。日本人的親戚,甚至是兄弟姐妹互相之間並不産生經濟關係,而且越是親戚朋友之間越是不産生經濟關係,不借錢。因此,日本年輕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獨立自主性,上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幾乎都是靠自己努力打工掙取的。
在日本找工作,流程和中國大致相同,日語裏找工作叫做“就職活動”,找工作通常在畢業一年前就開始了。首先是通過類似中國招聘會的公司説明會做宣講,然後統一進行基礎能力筆試,再經過面試,最後給內定,一旦內定就意味著明年畢業可以順利地來公司報到了。在日本,80%的大學畢業生,畢業都能找到工作。而且實行“終身雇傭制”的日本,只要員工好好幹,一般是不會被裁員的,唯一的缺陷在於二十多年一直在一個企業裏做一顆螺絲釘,很容易被同化,喪失競爭力。
軌道交通催生“東漂”雙城生活
和美國人一樣,大多數日本人都會到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追夢。不過,東京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也是高得驚人,大多數日本年輕人都會選擇“在東京工作,但不住在東京”,而日本便利的軌道交通,也讓日本年輕人的雙城生活切實可行。
在日本,火車和地鐵幾乎是一個概念,統稱為電車,即使中間有換乘,但也非常的方便,就好像,你可以直接從你天津的家門口的車站上車,一路坐到北京的公司附近的站;此外,日本的電車系統,每天發車的班次非常之多,並且在路途比較長的兩地,還有特急、急行(不在車站停靠)等區分;其次,日本的電車公司,並不是全部是國企,所以在同一個站,可能會有不同私人電車公司的電車線路,同一個公司的電車線路,即使需要換乘,是不需要出站的,並且走的時間也很短。當然最重要的是,日本電車都是“處女座”,準時得驚人,因此只要你把握好時間,即使住在“天津”,上班也不會耽誤。
“三七分頭”要求下的嚴謹工作氛圍
在早稻田留學的同學去年畢業後,總是會時不時和我們分享自己在日本求職的點滴經歷,每次都會有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故事。才工作兩個月的時候,同學最大的難題是辨認身邊十幾個幾乎“長得一模一樣的”日本同事,因為他們看起來太相似了,都是清一色的三七分頭和四季不換的白襯衫、黑皮鞋、深色領帶、深色西裝。原因在於日本人對著裝有著詳細的規定,穿西裝打領帶不僅是標配,甚至有些傳統的日本公司,職員西服左側前襟都要別一個公司的證章。這也難怪,我們去日本旅遊,地鐵裏放眼望去幾乎是一片“西服螞蟻”的海洋。
後來,同學總算是可以準確叫出每一個同事的名字,想要跳槽換工作的她卻發現在日本,公司對跳槽的態度非常否定,特別是很傳統的公司,基本都很注重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跳槽後能夠拿到的薪水大多低於此前的工作,所以大多數日本年輕人都很重視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工作中,日本人嚴謹、按章辦事,並且十分注重團隊合作的工作精神也讓曾經浮躁的她收益良多。
美國
“拼關係”也是核心競爭力
美國人在找工作這件事情上,不僅深諳人力資本的重要性,比起歐洲人,他們更懂得搭建自己的社會資本。美國文化價值觀雖強調個人能力,但父輩的基礎不僅是很多人成功的基石,更是拼能力之外,就業成功的敲門磚。
本科同學Kevin在美國念研究生,在找工作這件事上,美國人的處事邏輯,徹底刷新了他對找工作這件事的認識。Kevin説,美國人比他見過的任何人都更為直接和大膽,他們追求人定勝天,凡事逆流而上,從不知難而退。特別是在找工作這件事情上,“你知道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誰”,Kevin周圍同學找到工作的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通過“統一投簡歷—筆試—HR面試”這樣的流程。美國人信奉“聰明人認識聰明人”,有的工作根本沒有公開招聘,完全靠內部推薦。與其説這是“拼關係”,不如説“衝衝衝的美式資本主義”把“拼關係”也作為人力資本和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部分,對於年輕人來説,建立和拓展自己的“求職關係網”是至關重要的。
Kevin班裏一個美國同學求職美國一家銀行被拒後絲毫沒有泄氣,終於等來這家金融公司的部門經理到他們學院做演講,同學當面自薦,通過演講人內推,直接進入到了該公司工作,部門經理欣賞的就是他的這份勇氣和魄力。當然,家族聯繫在美國也是一種尋找臨時實習或是長遠事業的普遍方式。雖不是明目張膽地任人唯親,但家族背景也往往是享有提升能力和抱負的墊腳石。就金融行業來説,企業相互交融的關係更為明顯,如果花旗集團高管的孩子想要進入到高盛集團、摩根斯坦利,不僅會比普通人容易,甚至相較于證交所監管人員的孩子也會更有優勢。
如果説歐洲人生活重在“寫意”,那美國人生活則是重在“寫實”。法國人在咖啡廳聊天調情的時候,美國人大概正在咖啡廳飛速地敲打著電腦。美國人忙得胃潰瘍的時候,法國人可能又吃了一罐鵝肝醬。和歐洲的年輕人不同,美國年輕人中的大多數都嚮往可以去到紐約、芝加哥、波士頓這樣的大城市工作,儘管在這樣的地方工作意味著每天像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紐約時報》曾經做過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幾乎一半的年輕美國人都希望到紐約工作,雖然在歷時半年所採訪的160個追夢人中,僅有30個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美國年輕人熱愛著紐約的一切,它是世界經濟、政治、文化、時尚的中心,全世界最新、最好的東西,在紐約都可以看得到。不過,不少在紐約工作的年輕人都居住在紐約以外的城市,如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每天除了靠地鐵通勤,有的時候還需要搭乘火車,這樣的雙城生活在年輕人中不算少數,好在紐約地鐵提供一週七天每天24小時的服務,讓紐約的年輕人穿越時間、跨越空間成為可能。
歐洲
比起“拼爹”,他們更願“拼自己的關係”
在歐洲交流的時候,授課的教授總愛和我們聊中國的“關係”,甚至期末口試第一個問題也是:“你能和我聊聊中國人所説的關係嗎?”看著教授充滿期待的神情,我第一次感覺到“關係”是中國特色。事實上,英語中是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單詞完全詮釋中國的“關係”,relationship(親屬關係)太過狹窄, social network(社會網路)又太過寬泛,都無法準確概括“關係”的精髓,難道説在歐洲人的思維裏,壓根就不存在“拼關係”、“拼爹”一説?
都説制度塑造人性,社會關係網路的建構和形成本質上是與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氛圍和制度環境直接相關的。我們中國人所説的這種“關係”,通常是以一種親朋關係為基礎的非正式社會關係網路。而在個人主義文化佔主導地位的歐洲社會,“拼關係”更多的是通過另一種形式的社會網路,即團體身份歸屬為基礎的關係網路實現的,比如足球俱樂部、社團、校友會,甚至是派對上搭訕認識的朋友。跟“拼爹”比起來,歐洲人似乎更願意去“拼”自己構建起來的社會關係。歐洲學生熱衷於辦派對、參加社團、集體活動,與其説他們這是“不務正業”,不如説這就是他們“拼關係”的一種形式,通過自己搭建起來的社會網路發展自己的社會資本。
一同上選修課的德國同學,父母都是非常有名的律師。當時正在四下申請實習找工作的他,在我們看來靠父母推薦,外加無懈可擊的簡歷,他找工作壓根就不需要憂愁,可他對我們這種“拼爹”的建議十分不解,比起父母的推薦,他反而更願意接受同一足球隊學長的推薦和幫助。無獨有偶,另一個學編輯出版的同學是通過校友會認識的校友推薦找到心儀工作的。比起七大姑八大姨通過關係推薦的工作,他們視自主性為最重要的堅持。
“紙質簡歷”已經死亡,線上互動才是王道
讓我對歐洲同學最為驚嘆的,是通過時下最流行的“社交媒體”編織自己的社會關係網路。在Facebook上和好幾位歐洲同學互加好友後,我的郵箱一連幾天一直收到好友邀請我註冊加入“Linkedln(職場社交平臺)”的郵件,我跟著提示簡單註冊填寫資訊後就再沒登錄過,Linkedln個人主頁用當時同學的話來説簡直就是“一片荒蕪”。後來,同學問我為什麼不詳細完善自己的主頁和他們互動時,我才發現,原來他們現在都流行用“社交媒體”找工作、找實習、套近乎。特別擅長自媒體行銷的法國同學Paul告訴我,如果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不僅需要一份精心雕琢過的個人簡歷,還要有意識到分享那些和潛在工作實習相關的帖子,發表精到的評論,與那個領域的人積極互動,總之就是要利用社交媒體的平臺盡力去展示自己、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在這個“紙質簡歷”已經死亡的年代,找工作靠的就是線上互動。Paul是新聞傳播專業的,他先後在Linkedln、XING和Viadeo幾個網站發佈了自己的畢業作品,然後讓自己在媒體圈裏的師兄師姐轉發分享評論,短短幾天的時間裏他就收穫了無數心儀媒體的offer。看起來這就是一個他精心策劃的行銷方案,就等著心儀的公司上鉤。如果你以為這就是他找到滿意工作的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社交媒體上“大牛”們經常發佈會自己即將參加各種類型講座、研討會、茶話會的資訊,Paul無一缺席,並且還總是積極地互動提問,用他的話來説,就算沒有社交媒體上大量的轉發,他的頻繁互動也足以引起大牛們的注意。
城市差異不大,對他們來説去哪兒都一樣
法蘭西斯·梅思的《美麗的托斯卡尼》曾經説過:“在加州,時間像呼啦圈。我扭個不停,卻停在原地。在托斯卡尼,我可以在地中海的陽光下,提著一籃李子,逍遙地走一整天。”這句話完美詮釋了歐洲和美國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高稅率讓每個人都很慵懶,動不動就罷工,從政府到個人,都把生活品質看得異常重要。
曾經問過好幾個歐洲同學是否想要去像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大城市,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否定,除非自己的專業只能在巴黎那樣的大城市得到最好的發展,他們寧願就待在自己的小城順其自然、安逸地度過一生。的確,歐洲城市之間差距不大,大城市或許比小城市更為熱鬧,但商店依舊是入夜就打烊,週末不開業。一個法國朋友家在圖盧茲,精通法語、荷蘭語、中文,當問到她是否會想要去巴黎奮鬥,她的頭搖得就像撥浪鼓,當時正在比利時交流的她説寧願留在布魯塞爾也不會想要去巴黎,在大城市每天不斷追趕,不如選擇一個安靜的小城,偶爾伸伸懶腰,安步當車,反正生命的終點都是一樣的。和他們交流完,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法國的失業率接近10%了,難怪大家都説歐洲是最適合被解雇的地方。
◎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