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市金山區:三産融合促農業脫胎換骨

  • 發佈時間:2016-02-14 05: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 凱 李治國  責任編輯:羅伯特

  種蘑菇,對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的農民朋友來説是輕車熟路的事情。但如今在廊下鎮朱平公路旁,一座新建的“聯中一號”蘑菇工廠,讓他們對種蘑菇有了新概念:以前,一年只種一茬蘑菇,但在蘑菇工廠裏,變身“工人”的農民朋友每30天就可采收3茬,年産量是傳統種植的20倍;每到週末,還會有上百名家長和孩子來參觀採摘。目前,這座蘑菇工廠畝産值已達200萬元,甚至高於上海市郊一些工業企業的土地産出。

  這座蘑菇工廠,被上海金山區區委書記李躍旗稱為“第六産業”項目。“一二三産的融合互動,在國際上被稱為第六産業(1+2+3=6)。”李躍旗告訴記者,作為重點打造的現代農業板塊,上海金山已經悄然集聚起一大批類似的第六産業項目,接下來將成為拉動地區“三農”發展新的增長極,“推動一産‘接二連三’,創造出更大的附加值,這是第六産業的內涵,也是金山實踐的方向。”

  記者注意到,金山三産融合發展的生動樣本,正是上海“第六産業”悄然起步的信號。比如,上海金山還積極探索農産品從田頭到餐桌全産業鏈發展模式,建設了集凈菜加工、色拉蔬菜和保鮮蔬菜加工、冷凍乾燥農産品及生態健康食品加工於一體的農産品加工産業體系。如一個叫“鑫博海”中央廚房的項目,每天青菜、蘿蔔、刀豆等農産品源源不斷地被運進來,經過11道加工工序後變身為一份份生鮮半成品,烹飪加工流水線還能生産出各式冷(熱)鏈盒飯,每天可解決12萬人(次)的吃飯問題。

  上海金山“第六産業”樣本還有金山開發香草産業的開心農場、打造健康食品産業園的海亮項目、加工生産鮮切蔬菜的亞太國際、研發生産各類凍幹食品的舜地食品等。其中,海亮一期項目,將實現7.6萬噸生態健康食品生産量,預計實現産值10億元。

  一産的“接二連三”,既可以三個産業融合互動,也可以一二産業或一三産業聯動。上海市農委主任孫雷介紹説,上海探索一二産業聯動,主要體現在農産品加工上,一三産業聯動則有更多拓展空間,包括農産品流通、農産品電子商務、農業休閒旅遊、創意農業等。記者注意到,金山區的“第六産業”探索,已經涉及每個聯動領域。

  金山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有機融合,大力開展創意農業設計,以大地農民畫為創意元素,開展水稻彩繪創意設計;以特色瓜果為創意元素,打造創意水果主題樂園;以傳統農民畫與西方藝術相結合為創意元素,開展“3D農民畫”等創意活動。

  金山以農業産業資源為依託,推進農業與生態建設、風貌旅遊的整合,集中打造了楓涇古鎮文化農業休閒區、呂巷農耕文化農業休閒區、山陽金山嘴漁村濱海文化農業休閒區,並以交通要道為主軸,打造了“兩橫三縱”特色農業産業帶。目前,在上海市教委支援下,投資1.5億元的上海市學生學農實踐基地已在金山廊下鎮建成,今後有望形成集農産品展示交易、旅遊觀光、休閒度假、農耕體驗、學生學農于一體的文化生態的農業旅遊示範區。

  在“網際網路+”概念興起之後,金山開始利用“網際網路+”模式,引導農業生産從“生産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充分利用農商對接、農超對接、農標對接以及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農産品直銷。加強物流産業發展,推進物聯網建設,有效服務“第六産業”産品流通。

  在李躍旗看來,“第六産業”正在金山蓬勃發展預示了上海農業今後發展的一個方向。在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當下,大力發展“第六産業”,意味著提高土地産出、增加綜合效益、促進環境友好,上海農民收入多元化趨勢將更加明顯,擁有薪金、租金、股金、養老金等的“多金農民”將越來越多。

  “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在服務農業、農産品期貨交易、農村産權交易等領域,上海也大有可為。”孫雷表示,上海發展“第六産業”正逢其時,擁有市場、科技、人才、資本等各種優勢,可以為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開闢更美好的前景。(經濟日報記者 吳 凱 李治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