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媒體走轉改]北京密雲古北水鎮踏訪記:長城腳下,夢在發芽

  • 發佈時間:2016-02-09 07: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小影 潘笑天 蘇 民 胡文鵬  責任編輯:羅伯特

  

  ① 北京的趙若雨小朋友對古鎮的燈籠工藝特別感興趣,動手學了起來。

  ②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古鎮到處張燈結綵歡迎賓客,體現出了濃濃的年味。

  經濟日報記者 張小影攝

  ③ 冰封的河道邊,紅燈籠分外惹眼。

  ④ 街邊的舖子古色古香,透著民俗和文化味兒。

  ⑤ 綺麗險峻的司馬臺長城下,古北水鎮祥和安寧。

  經濟日報記者 潘笑天漯

  “地扼襟喉通朔漠,天留鎖鑰枕雄關。”北京密雲古北口,因其地勢雄險,自古便是軍事要衝,素有“京師鎖鑰”之稱。而當鐵蹄錚錚戰馬嘶鳴漸漸遠去,這個千年古鎮枕著厚重的歷史底蘊,一直靜靜地駐守著燕京門戶。

  如今,這個昔日重鎮又開始吸引世人的目光。近年來,古北口鎮盤活自然人文資源,依託文化休閒和民俗旅遊産業,打造特色小鎮,聚了人氣、富了百姓,還帶旺了附近的溝域經濟。

  儘管時值隆冬,這裡依舊熱氣騰騰。1月30日至31日,記者來到這片京郊山區,探訪變化背後的故事,找尋正在孕育的生機……

  北國之魂 南方之水

  山溝裏出了個“江南”小鎮

  近處,渡口邊的烏篷船定格在河道冰雪之上,仿佛時間凝固,戛然而止;

  遠處,夕陽下的古北口司馬臺長城綺麗險峻,好似彩虹飛天,懸于空中。

  此情此景,如夢如幻,不免讓人有些恍惚,一時間不知身處何方。

  這裡是古北水鎮,既能體驗北國風光的雄渾之魂,又能領略江南水鄉的柔情之魅。冬日的雪景,更賦予小鎮獨有的氣質。穿行其間細細打量,青磚灰瓦的門第老宅鱗次櫛比,曲折蜿蜒的石板老街古韻悠長,斑駁靜穆的明清牌樓刻著光陰,暗紋繪花的大紅燈籠透著秀氣。有山有水的古村落,古樸、雅致,美景靜如畫。

  耳邊飄來的吆喝叫賣聲打破了寂靜。循聲望去,原來是燒餅鋪裏燒餅新鮮出爐,不少遊客邊搓著手邊圍了上去,“天太冷了,吃個熱乎的!吃個燒餅還像拍古裝片”。

  街邊的特色舖子還真不少,古色古香的門臉與街景融為一體——林林總總的秤砣拼成一個心形,寓意“稱心如意”,這是秤鋪。各式各樣的布鞋、繡花鞋、虎頭鞋煞是好看,牌匾上書“合腳”,那是鞋莊。舖子不僅賣東西,還秀手藝,鑄秤砣的,納鞋底兒,老師傅們都是“非遺”傳人,遊客要是有興趣還能上手當個學徒。

  在燈籠鋪裏,10歲的趙若雨正聚精會神地扎著燈籠,編扎、糊紙,儼然已成了個熟手。一旁的媽媽説,趁著週末一家三口到郊區透個氣,沒想到這裡既能遊還能玩,年味兒也很濃,孩子一頭扎進舖子就不想走了,“燈籠做好帶回家挂起來很喜慶!”

  除了圖個樂呵,這裡的體驗更重民俗傳統和文化底蘊。震遠鏢局、英華書院、八旗會館,重現京師咽喉要塞的歷史風情;大大小小的戲臺正上演楊家將鐵板書等節目,古北口人敬重的楊令公的忠勇故事代代相傳。

  “又有氣勢,又有巧思,這裡真是太棒了!”跟著旅行團來玩的郭爽,説話就像她的名字,話音嘎嘣脆,“整體氛圍很好,特有感覺,細節之處尤其考究,即便是一扇普通的門都舊得那麼認真!”説話間,她又忙趕著去追旅行團了,“一會兒還有冰秀表演,冬天也這麼有看頭吶!”

  原來,小鎮修舊如舊,門板、傢具,不少都是從坊間搜來的老物件。而冰秀表演則是今年新設的項目,點燃了冬日淡季裏人們來此暢遊的興致。

  走在古北水鎮,南北融合、新舊傳承隨處可見,而東西碰撞的驚喜也不時閃現,街頭的歐陸元素、各種膚色的遊客,都成了一道風景。

  “潮河第一營”城門邊,一家比薩店中西合璧,不僅惹得老外食客駐足,還引來洋大廚“築巢”。廚房裏,菲利普又是捍麵又是拌沙拉,忙得不亦樂乎。來自英國的他曾在廣州、哈爾濱等五六個城市工作過,一週前,他做了個決定:來中國的第七個年頭,將從古北水鎮開始。菲利普之前在別的西餐廳、印度餐館幹過,但替人打工總找不到“那味兒”,他對義大利美食情有獨鍾,恪守著正統的比薩工藝,他希望來古北水鎮的中外食客能品嘗到正宗的義大利美味。菲利普還在這兒帶起了中國徒弟,連聲誇中國小夥兒“敬業又能幹”。問起春節裏有啥打算,他靦腆一笑:“把妻子和兩個女兒從北京市區接到古北水鎮來住兩天,讓她們過個濃濃的中國農曆新年。”

  無中生有 點石成金

  特色小鎮發軔於心中的夢

  “其實,古北水鎮本來是沒有的。”説這話的是陳向宏,工科出身的企業家,人們知曉他更多緣于他是“文化烏鎮”的設計師和操盤手——浙江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現在,他更在乎新的頭銜——北京古北水鎮旅遊有限公司總裁。

  烏鎮的成功並沒有讓陳向宏停下腳步,他希望“烏鎮”成為模式,使情景化、生活化、文化性的古鎮休閒體驗遊形成産業鏈條,開展連鎖運營。

  下一個古鎮在哪?緣于中青旅的穿針引線,2010年4月,陳向宏來到了密雲古北口鎮司馬臺村。這裡背靠有著“中國之最”美譽的司馬臺長城,坐擁鴛鴦湖水庫,長城文化、邊塞文化、民俗文化、抗戰文化的積澱很深,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京冀往來的交通要道,地處京師但偏安一隅、鬧中取靜。“近乎完美!在全國範圍都堪稱獨此一處。”陳向宏嘆道。

  不過,走進村子他大吃一驚:村子破舊,青磚老宅難覓蹤影,卷鋼板房成了農家住處,村民們零散地搞了些農家樂,雖然來客不少,但收益不高,農民的日子不富裕。

  一邊是村子的自然人文資源如此豐富,但村民們卻守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

  一邊是大城市的市民們休閒旅遊需求得不到滿足。陳向宏琢磨,能不能有一箭雙雕的辦法。

  他決心在古村落原址上重塑以傳統民居為特徵的古鎮風貌,打造文化休閒旅遊産品的2.0版本——變靜態保護為動態利用,變觀景式旅遊為體驗式度假,通過提供更加優質的旅遊服務,滿足、引領人們的旅遊消費需求,發揮旅遊産業的拉動作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拿現在的話來説,這就是供給側改革嘛。”陳向宏説。

  彼時,一個“夢中小鎮”的雛形已在陳向宏的心裏埋下了種子,他難以抑制興奮,不斷地在辦公室裏踱步繞圈,靈感湧來,他便動手在圖紙上速寫下心中的小鎮模樣。

  “有點兒‘無中生有’的意思。”陳向宏捧出一厚本他親自手繪的藍圖,繪本上的庭院屋宇是北方的樣式,小橋流水則有江南的基因。“北方人覺得這是南方,南方人覺得這是北方,不論哪人,都能在這兒品味異鄉的新奇,又能找到故鄉的影子。與其説它是人工設計出來的,不如説它是屬於每個人的夢中小鎮。”

  可是,夢想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建設古北水鎮,資金、土地、團隊、模式……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對於陳向宏而言,資金並非難題,此前多個成功項目為他積累了底氣,此外,小鎮創意吸引力十足,IDG資本等投資者先後加盟。擺在他面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我們和村民合作,不是讓他們為項目挪地方,而是和他們一起找一條長久的致富路。”陳向宏坦言,從設計規劃古北水鎮的那天起,就把“溢出效應”考慮了進去,投資項目不僅要重視商業回報,更要看社會效益。護古鎮、強産業、富百姓,一舉多得的共識,讓政府、百姓和企業三方一拍即合。密雲區古北口鎮鎮長李冬清晰地記得,司馬臺村原8個自然村的502戶完成搬遷僅用了20天,新村建設只用了2年,村民回遷50天就順利完成。

  2014年,古北水鎮開門營業,挑戰也才剛開始。旅遊産業競爭激烈,在陳向宏看來,隊友比對手更重要。靈活、多元的股權結構,為古北水鎮贏得一副“先手牌”。在股東名錄上,除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外,還有IDG資本、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身影。投資方代表、京能集團實業管理部主任田野表示,看好古北水鎮這個項目是因為看好這個團隊組合,IDG投資的財力支撐很堅實,中青旅的行業資源很豐富,而作為國企的京能集團與其他股東優勢互補,“最重要的是,脫胎于烏鎮模式的管理團隊經驗老到”。

  為了摸準市場的“脈絡”,避免模式輸出水土不服,陳向宏和他的團隊做足了功課,在運營上不斷創新。針對當前旅遊消費轉型升級的新趨勢,古北水鎮在注重保護的同時,還原古鎮活態,引入與歷史文化、民俗傳統相契合的業態,營造沉浸式的文化休閒度假空間,為現代人尋一方心靈休憩的家園;針對北方市民週末出遊多為舉家成行的特點,古北水鎮又接連推出了“親子遊”等多种家庭套餐;針對旅遊淡季市場“冬眠”的空窗期,小鎮正深耕冬奧主題,探索冰雪特色項目,同時,提升會議、論壇的服務內涵,在留住個人遊、團隊遊的同時,開拓企業大客戶。

  儘管沒做大規模推廣,建成區域也只佔規劃的“半壁江山”,正式營業才1年多的古北水鎮“悄悄”地火了。憑藉社交網路的口口相傳和手動點讚,京津冀周邊遊客慕名紛至遝來,古北水鎮成了“回頭客”的“心頭好”。“2015年,古北水鎮共接待遊客15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4.6億元,而實現這個數字烏鎮整整用了10年。”北京古北水鎮旅遊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瑜信心滿滿。

  借勢佈局 厚植市場

  塊狀經濟萌發新生機

  古北水鎮的生意越做越大,預期中的“溢出效應”開始逐步顯現。絡繹不絕的客流帶火了水鎮周邊的民俗戶。古北水鎮景區內的住宿瞄準中高端人群,而周圍的民俗戶則著力於滿足普通遊客的需求,差異化的供給活了市場、富了百姓。

  來到改建後的司馬臺新村,一棟棟青磚灰瓦的兩層小別墅映入眼簾,庭院式聯排住宅既保留了北方農村民居的古樸風貌,又透露著現代元素的時代氣息。景區周邊500多戶村民搬入了這裡的新居,幾乎家家戶戶都搞起了民俗接待。

  走進“悅然居”農家樂的小院,戶主蔡振革正在收拾屋子,見記者進門,他熱情地招呼我們四處瞧瞧。呵!一樓是客廳和自住的屋子,二樓改建成3間客房,寬敞亮堂、窗明几淨,有線電視、光纖網路、地暖系統一應俱全。蔡振革感嘆:“要不是古北水鎮項目進行村子搬遷改造,我根本想不到自個兒能住上別墅!”

  蔡振革一家4口人,老宅168平方米,回遷時,按平均每人45平方米的面積標準遷入了172平方米的別墅。“拿老房子的補償款買下這帶裝修的新樓,基本沒貼錢。村裏還有大概三成人能富餘下10來萬塊錢呢!”蔡振革説,除了小別墅,也有一些家裏有老人和小孩的村民選擇一旁的樓房公寓,他琢磨了一下還是決定要別墅。

  “女兒大了在昌平上班,我和老伴閒來無事不如開個農家樂,現在的日子可比原來強多了!”蔡振革掰起指頭算了筆賬:以前家裏種玉米,畝産四五百斤,一年1畝地也就收入七八百元錢,現在土地流轉出去搞水鎮開發,每畝地一年能得2000元,5畝地就是1萬元,再加上農家樂的收入,年收入超過10萬元沒問題。

  為了讓自家民宿更有競爭力,蔡振革動了不少腦筋,他花了1萬多元錢為每間客房都配上了獨立衛生間。這錢不是個小數,別家犯了憷,但蔡振革想得明白:住的條件好,來的客更多,這投資划算。“別看我滿頭白髮,其實我才50歲出頭,還年輕著呢,準備好好幹一番!”蔡振革摸著腦袋咧嘴笑道。

  民俗接待前景看好,除了“坐地戶”之外,不少“外來戶”也相中了這塊香餑餑。

  馮金鳳的家在30多裏地外的高嶺鎮辛莊村,她養過雞種過樹,也去工廠食堂打過短工,但收入都不咋地。現在,她到司馬臺新村幫人打理“小資生活”和“朋來居”兩間客棧,清潔打掃、客房服務、炒菜做飯、收銀結賬全都包圓兒了。旅遊旺季和平時週末,客房總是爆滿,忙不過來的時候還得再請個幫手。

  問起收入,馮大姐直樂:“旺季每個月能掙5000多元,淡季也有3000多元,一年下來不少於4萬元。”她邊説邊抖摟著新換洗的寢具,潔白的床單上“密雲旅遊”的標識分外醒目。馮大姐説,密雲區還成立了司馬臺民俗旅遊專業合作社,客棧的被褥和床單可以由合作社統一配送、清洗,通過驗收的接待戶還可以參與統一分配客源。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已有200多個民俗戶通過了區鎮村聯合驗收,可提供客房600余間、床位近千張,去年民俗接待收入1783萬元,同比增加23%。如今,村民們的平均收入是過去的3到5倍,民俗戶戶均收入10多萬元,全體村民戶均純收入4.3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1.9萬元,遠高於全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

  古北水鎮的輻射帶動效應,還催熱了原本不溫不火的溝域旅遊,周邊區域的塊狀經濟帶也正煥發新生。古北水鎮所處的密雲湯泉香谷溝域是北京重點發展的溝域經濟帶之一,不僅有司馬臺長城等名勝古跡,更有紫海香堤香草園等獨特景觀。密雲區司馬臺霧靈山管委會主任鄭艷華介紹,古北水鎮落戶這裡後,這個溝域經濟帶年接待遊客量從25萬人次猛增到100多萬人次,此外,去年古北口鎮、太師屯鎮、新城子鎮“三鎮九村”的旅遊收入也快速增長,古北口鎮同比增長近三成,其餘兩個鎮增幅也都超過一成。

  古北水鎮正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同時以這個特色小鎮為核,以點、線、面結合的佈局方式,聯結起周邊村莊的分散地塊,逐步勾勒出層次分明、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産業鏈條和成長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張小影 潘笑天 蘇 民 胡文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