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祖孫三代的“迎春茶話會”

  • 發佈時間:2016-02-05 08:29: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徐春光本報記者于洪光楊瑞雪文/圖

  臘月二十三,傳統的小年。這天晌午,一陣劈劈啪啪的鞭炮聲從山東省諸城市林家村鎮瓦店村村民管恩海家裏傳了出來。咋回事?原來是老管家正在召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炕頭“迎春茶話會”,記者作為“特邀嘉賓”列席會議並記錄了這頗有創意的生動場面。

  “誰也不願意一直在外漂泊著,再説咱不但有管理經驗,而且有一定市場資源,回鄉創業應該沒問題。”今年43歲的管恩海從1998年起就在諸城市內一家鞋廠打工,由於工作突出,短短4年時間就從一線工人提拔為主管人力資源和技術生産的副總。在公司雖然有了令人羨慕的職位,收入也很高,畢竟是給別人打工,對未來的發展心裏沒有底。

  一家老少剛落座炕頭,心直口快的管恩海就打開了話匣子:“這兩年,我帶領村裏老少爺們兒,大搞空間立體種植養

  殖,把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現在的‘花果山’,這多虧了全家人的支援。明年,我打算分四個板塊進行精準開發。一是果樹種植;二是中草藥種植;三是動物養殖;四是旅遊觀光采摘,合作社計劃再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聘農藝師、防疫師和行銷專業人員各一名。吸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家庭困難的人員加入到合作社中來,共同把這個好項目做強做大。”

  年逾八旬的老父親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老伴,慢聲細語地説:“咱老眼光看不透新形勢,看來,恩海返鄉創業這條路是走對了。當初,我只是覺得兒子放著副總不幹,偏偏跑到荒山野嶺瞎折騰,鄉里鄉親的會笑話,看來是我的觀念老了,錯怪了孩子。”

  “其實,家鄉的平臺更寬廣。”老實不多説話的媳婦也開了腔,“以前在城裏打工時,恩海每天上班下班,日子過得像機器人,單調枯燥。回到老家,最大的收穫是讓一家老小有了家的感覺。公婆都已經80多歲了,孩子也快

  升高中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心裏很踏實,這是最讓我們感到幸福快樂的事。”

  “爸,您去年獲得了濰坊市興農創業大賽‘返鄉農民工創業獎’和諸城市‘龍城創業好項目’二等獎,俺在同學面前也覺得特有面子。今年俺就要升入高中了,在學習上再加把勁,也朝著前三名努力!”不善言語的兒子管浩博也打開了話匣子。

  “合作社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規模和業績發展很快。2015年,産值突破百萬元大關。同時,合作社為20多名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管恩海高興地説,下一步,會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吸引遊客前來採摘,實現農産品就地升值。

  祖孫三代,你一言我一語,盤算新一年的規劃,憧憬著美好的新生活。不知不覺時針指向了11點,老管家的炕頭“迎春茶話會”接近尾聲。“兒子,還不快去放鞭炮……”管恩海一邊説,一邊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笑聲和著鞭炮聲,在農家小院裏盪漾著……

  記者手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兒子管浩博就從父親那裏學到重要的一課,知道了要在學習中拼搏奮進。孩子是父母最深的牽掛。上有老、下有小的管恩海,現在每天回家都有了別樣的滋味,牽掛和被牽掛的感覺為他的工作和生活注滿了溫情。

  山東是勞動力輸出大省,但現在,像管恩海這樣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已經不在少數。他們帶著技術和經驗返鄉,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返鄉創業,帶活了多個曾經的“留守”家庭。現在他們都像管恩海一樣,實現了自己的團圓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