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戶均收入近13萬元是如何實現的

  • 發佈時間:2016-02-05 08:29:4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于洪光呂兵兵

  在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黃家廟子村,煙葉家庭農場經理鐘日東領到了2015年最後一筆煙葉銷售收入,轉身算起了賬:“種了136畝黃煙,賣了67萬元,扣除成本,種煙收入27萬元。再加上煙田輪作收入,俺家入賬能突破30萬元了。”

  煙葉是傳統經濟作物,也是煙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産業。近年來,為提升煙葉生産水準,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淩成興強調,要進一步穩定規模、優化結構、降本增效、完善體系,走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道路,著力提升煙葉生産的可持續發展水準、農業現代化水準和産業扶貧富農水準。

  山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吳洪田説:“發展現代煙草農業,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是基礎,專業化分工是標誌,科技進步是支撐,合作社是新型組織形式和運作模式,提高煙葉工業可用性和增加煙農收入是最終目的。山東省局(公司)認真貫徹國家煙草專賣局要求,著力做好規模經營、科技驅動、專業化服務和多元化經營四篇文章,促進了煙農增收。2015年山東8692戶煙農,戶均純收入達到12.96萬元。”

  規模經營:戶均種煙規模達34.4畝

  談到規模經營,濰坊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總經理曹紅祥頗顯自豪:“2015年,濰坊有725個煙葉家庭農場,種煙8.8萬畝,佔全部煙田面積的72.9%,戶均面積121.4畝。”

  在濰坊,多數種煙區處在平原地區,重點發展了種煙規模在50畝以上的煙葉家庭農場。而在臨沂,由於絕大多數煙區地處沂蒙山區,因此重點發展了種煙規模在20畝到50畝的專業大戶。

  記者採訪發現,煙葉家庭農場種煙面積大,因此雇工較多,煙農畝均純收入在1500元到2000元之間。而專業大戶,種煙三四十畝,雇工相對較少,管理更加精細,加上丘陵地流轉費用低,因此畝均種煙純收入可達2500元。“再加上輪作土地收入和其他收入,年收入10萬元以上,也能算出來了。”臨沂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總經理齊義良説。

  山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副巡視員鄧志堅介紹:“規模經營是落實科技化、機械化、標準化、專業化等現代農業元素的基礎和前提。對此,山東煙草系統通過調整優化生産佈局、培育規模生産主體和理順生産組織關係三條舉措,著力推進了煙葉生産的適度規模經營,為增加煙農收入奠定了基礎。”

  煙葉生産在優勢區域集中佈局,是發展規模化經營的前提。山東煙草系統著力調整優化生産佈局,按照“扶優扶強”原則,立足沂蒙山區及其周邊這一優勢區域,以建設煙葉生産生態村為載體,推動煙葉生産向生態優越、設施條件好、市場需求旺的區域集中,發展連片種植,提高生産集中度。

  培育壯大規模生産主體,是發展規模經營的關鍵。山東煙草著力推進土地流轉,通過與縣鄉政府和村“兩委”溝通,堅持依法、自願、有償,依託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引導農村承包土地規範有序向種煙能手集中,重點發展50畝以上煙葉家庭農場和2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進而培育數量穩定、規模適度、精於種煙的職業煙農隊伍。

  理順生産組織關係,壯大服務主體,是發展規模經營的保障。發展規模化生産,特別需要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撐。對此,山東優化完善“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合作社”的生産組織模式,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生産主體,以合作社為服務主體,加強場社結合、社社聯合,推行片區化服務,實現服務主體和生産主體深度融合,為發展規模化生産提供保障。

  2015年,山東種植烤煙29.9萬畝,其中百畝以上規模片18.6萬畝,佔62.1%;煙田土地流轉面積23.4萬畝,佔種煙面積的78%;20畝以上戶種植面積25.6萬畝,佔85.6%;戶均規模34.4畝,同比增加9.7畝,高出全國平均水準23.4畝。

  科技驅動:關鍵技術實現“整合落地”

  在沂水縣富官莊鎮高家石嶺村,煙農高榮利告訴記者:“在合作社專業服務隊的幫助下,俺選種了NC102和NC55優良品種,採用了減氮增密、小苗深栽、水肥一體、專業烘烤等技術,生産成本降低了,煙葉産量和品質卻提升了。畝均用工減少2.9個,成本降低232元;産量較2014年增加8%,達到了310斤;品質明顯改觀,中棵煙比例大幅提升,煙葉油分和香氣都上來了。總的一算,畝均純收入可達1650元,較2014年增加340元。”

  鄧志堅説,通過科技驅動煙農增收,山東煙草系統的做法是對接規模經營主體,依託合作社的專業服務,實現關鍵生産技術“整合落地”,提高煙葉産量和品質,進而提升煙農收入。

  據介紹,山東煙草系統明確了“煙葉抓特色與定位”總體戰略,著力打造山東特色品牌煙葉。對此,確立了“搭建一個平臺、推行三項措施、實現一個保障”的生産指導方針:煙草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和科研機構三方合作,共同搭建“山東煙葉特色定位應用研究”重大專項平臺;根據山東特色煙葉生産要求,重點推廣“減氮增密、提前集中移栽、水肥一體”三項措施,提高生産水準;通過技術員“直通”農戶或者項目實施的方式,調動生産主體和服務主體的積極性,保障生産技術落地,提高煙葉品質,進而提高煙農收入。

  記者採訪發現,對於減氮增密、提前集中移栽等生産技術,重點是改變煙農種煙習慣,不會大幅增加生産成本,山東煙草系統主要通過技術員“直通”農戶的服務網路,依託煙農合作社的服務專業隊,實現快速推廣。對於水肥一體這項技術,需要設備支撐,需要煙農大幅增加投入,則充分利用煙葉生産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政策,通過設備購置補貼,激發煙農的投入積極性。

  莒南縣相溝鎮煙站技術員陳淑滿介紹,減氮增密,通俗地講就是指導煙農適當減用氮肥並增加種植株數,畝均用氮比往年減施兩三斤,增施優質餅肥20斤,移栽株數每畝增加150株左右,畝移栽數保持在1200株以上,以培育合理的單株長相與適宜的群體結構。提前集中移栽,則是將移栽期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使煙葉採烤期處於溫度最高的八九月份。

  臨朐縣柳山鎮洋河村煙農許長利2015年新上了滴灌設備,應用了水肥一體技術,自己投了1.1萬元,就實現了195畝煙田全覆蓋。“水源、輸水管道和主管道,煙草公司都給咱建好了,咱就只負責咱地裏的毛管和支管,一畝地用不了60塊錢。”許長利笑著説。

  通過實施煙基建設項目,推廣水肥一體技術,煙農的投入積極性上來了,實施效果更有説服力:滴灌煙田根系發育好,6月中旬平均根深39釐米,比普通煙田增加9.7釐米,葉片舒展,整齊度高;減工效果明顯,較常規灌溉平均每畝減工0.63個,按照每個工80元測算,節約成本近50元,節水50%以上。

  2015年,山東煙草部門還重點推廣了優化品種結構、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煙葉成熟採烤等技術。

  在2015年召開的“山東煙葉特色定位應用研究”項目規模開發中期驗收會議上,參加會議的捲煙工業公司和科研院所專家一致認為,通過關鍵技術落實,山東煙葉生産整體水準顯著提升:葉色清秀、株式塔形、呈典型“中棵煙”長相,分層落黃整齊一致;初烤煙葉厚薄適中、手感柔軟、光澤鮮明、油分較足。

  專業化服務:“機械化+專業隊”支撐運轉

  諸城市辛興鎮西元村煙農張宗娥2015年種了288畝煙,他説他能發展規模種植,靠的是合作社提供的機械化、專業化服務。“以前,種煙是個很費勁的活兒,一家人也就種個三畝五畝。現在,煙草公司給修了路、打了井、通了滴灌管道,合作社有育苗大棚,有各種專用機械,成立了移栽、植保、采收和烘烤等專業隊。到了忙時候,咱一個電話,服務就到。”

  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處處長王暖春介紹,“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合作社”是山東煙葉生産的基本組織形式。其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實現煙農減工降本增效的服務主體。近年來,山東圍繞“經營規模化、兩頭工場化、煙田水利化、田間機械化、全程科技化、服務專業化”目標,推動組建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以“機械化+專業隊”為支撐,為煙農提供全方位專業化服務,並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和生産作業效率,幫助煙農減工降本、輕鬆種煙。

  2012年以來,山東煙草系統與五徵集團聯合實施了“煙葉生産全程機械化裝備與標準體系研究”項目,對12類專用機械進行研發攻關;以合作社為購置和管理主體,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和煙草行業補貼,購買煙用機械,同時做好農機資産管理、資源調配與使用管護。

  同時,合作社針對勞動強度較大、用工數量多、技術標準較高的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5個環節,組建專業隊,推行專業化服務。育苗環節推行合作社專業化、商品化育苗,服務率100%;機耕環節,合作社加強大、中型動力機械與耕作機械配套,實行片區化資源配置與作業管理,冬耕、起壟施肥、覆膜、中耕、拔稈環節的專業化服務率大幅提升;植保環節的重點是病蟲害統防統治,今年專業化植保面積15.1萬畝,佔50.6%;烘烤環節依託合作社的烘烤工場,推行專業化、商品化烘烤。

  昌樂縣石家河煙農專業合作社經理馬強説:“‘機械化+專業隊’服務以外,合作社還拓展服務範圍,發揮規模經營優勢,為社員開展煤炭、肥料、農藥等物資購進及配送服務,幫助煙農省錢。還為社員協調煙葉種植投入貸款,幫助煙農週轉。”

  依靠合作社提供的專業化服務,山東煙葉生産減工降本的效果明顯。2015年,山東平原丘陵地區煙葉生産畝用工降至13.8個左右,山區畝用工17個左右,僅為全國煙葉生産平均畝用工的一半。

  多元化經營:利用設施和輪作煙田“再增收”

  在諸城市孟友煙農專業合作社,這幾年,利用閒置的育苗大棚和烤房等,帶領煙農發展起了食用菌種植。“這幾年種煙面積小,有些大棚和烤房閒置下來。這些育苗大棚和烤房經過簡單改造,就可以種植黑木耳等食用菌,3個棚就能産兩萬斤。”合作社經理白中友説。

  現在,孟友煙農專業合作社已與當地一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實行“社社聯合”,共同利用育苗大棚、烤房、加工房等設施,發展食用菌種植。今年,已帶動45個農戶參與,戶均食用菌種植收入達2000元,合作社也增加了2.6萬元收入。

  王暖春説:“在‘以煙為主’的前提下,近年來,我們引導合作社和規模種植主體,抓好基礎設施、機械和輪作農田等的綜合利用,因地制宜發展多元化經營,進一步拓寬煙農增收渠道。”

  據介紹,山東以煙農合作社為主體,利用育苗大棚開展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中藥材、漁業養殖等産業項目,利用烤房開展食用菌養殖及中草藥加工等項目,利用農機開展機耕、播種、運輸等服務,實現了煙農增收。據統計,從2012以來,合作社通過基礎設施多种經營累計實現收入1936萬元,利潤230萬元;在46個煙葉農場3473畝輪作煙田內種植甜葉菊、芋頭、圓蔥、大姜、紫薯等作物,累計實現利潤387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