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匯局解讀2015年國際收支數據

  • 發佈時間:2016-02-05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果靜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資本流出與外資撤離有本質區別

  ——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解讀2015年國際收支數據

  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8272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8258億元人民幣。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指出,我國國際收支格局出現了新變化,從長期以來的基本“雙順差”轉為“一順一逆”。2015年出現的資本流出與外資撤離有本質區別,我國外匯儲備仍居世界第一,有利於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資本流動衝擊。

  2015年,在我國外匯儲備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國際收支出現了新變化。長期以來,我國經常賬戶與資本和金融項目基本保持“雙順差”。2015年,這一格局轉為“一順一逆”,即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不含儲備資産)逆差。

  其中,一個讓不少人擔憂的現象是,2015年,來華直接投資流入減少,這是否反映出外資在“撤退”?“境外投資者仍看好我國的長期投資前景。”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強調,從數據來看,2015年,來華直接投資仍實現凈流入2442億美元。“雖較上年下降16%,但總的來看,凈流入規模仍然較大。”

  我國國際收支中另一項數據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外匯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3.3萬億美元,較上年末減少5127億美元。其中,因國際收支交易形成的外匯儲備下降3423億美元,因匯率、資産價格變動等非交易因素形成的賬面價值下降1703億美元。

  一些人認為,我國資本流出就等同於外資撤離,實質上,二者有本質區別。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我國對外資産負債結構都決定了我國涉外經濟的穩定性,我國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可控。

  “2015年,我國出現的資本流出主要是境內銀行和企業等主動增持對外資産,並償還以往的對外融資,與通常所説的外資撤離有著本質區別。”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分析,我國資本流出主要是因為我國對外資産負債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原來經常項目創造的財富都會進入央行儲備資産,現在都變成了企業和居民自己持有。一方面儲備資産在下降,但另一方面,民間部門的對外凈資産在增加。

  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外資産共增加2727億美元,在國外存款和對外貸款等其他投資增加969億美元。對外負債共下降321億美元,其中,來華直接投資仍流入1841億美元,而負債下降主要體現在非居民存款下降以及償還以往年度的貿易融資等。

  同時,目前我國對外金融資産凈資産穩居世界第二位,只要我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就必然會形成對外凈資産增加形式的資本流出。

  資本流出是否會對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帶來風險?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資産和對外資産負債結構都決定了我國有能力抵禦外來衝擊。

  數據顯示,我國儲備資産仍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我國儲備資産3.33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這有利於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資本流動衝擊。

  同時,我國對外資産負債結構決定了我國涉外經濟的穩定性,也有能力抵禦大的衝擊。與其他國家對外負債主要是短期股票和債券投資不同,我國主要以來華直接投資為主,具有長期經營、穩定性強的特點,沒法“説走就走”。

  “資本有進有出也是客觀規律。”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表示,2000年以來到2013年,中國資本凈流入累計達1.35萬億美元,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資本有序正常流出也是難免的。對於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逆差、外匯儲備下降的國際收支形勢變化,需要客觀看待。(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