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退燒”體現資本市場態度變化
- 發佈時間:2016-02-05 05:48:4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O2O經歷著野蠻生長的“陣痛”,快速增長的用戶獲取成本讓其在市場上的位置更加尷尬,投資機構眼看前景不佳,自然不會始終熱情滿滿。説到底,所謂的O2O“資本寒冬”,體現出來的其實是資本市場的態度變化,投資機構開始對投資價值有更為清醒和細緻的評估,市場正在使社會資源配置趨於合理和高效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O2O企業的命運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大量初創團隊在資本市場的冷風中“倒下”,很多項目“散夥兒分行李”;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領域幾筆金額巨大的投資依然瞄準這個領域,合併後的美團點評宣佈獲得33億美元融資,創下網際網路領域非上市公司融資金額的新紀錄。
如此一來,有個問題值得探討:O2O企業真的存在“資本寒冬”嗎?
從根本上看,O2O的商業邏輯是通過網際網路打通消費者與線下本地服務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其本身的技術進步不可阻擋,網際網路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也始終具有生命力。與此同時,O2O也經歷著野蠻生長的“陣痛”。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不同細分領域的消費習慣還有待培養,前期“燒錢大戰”帶來的慣性讓消費者很難對某一平臺建立黏性。“燒錢”似乎成了無底洞,除打車、餐飲、外賣、美粧等少數高頻領域外,其他諸如洗車、洗衣等大量O2O應用對消費者來説相對低頻,很難建立起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快速增長的用戶獲取成本讓其在市場上的位置更加尷尬,投資機構眼看前景不佳,自然不會始終熱情滿滿。
而在應用端,前期的“資本狂潮”同樣帶來了不理性。許多産品幾乎是“拍腦袋”的作品,並未認真考慮其可行性,有些甚至是圈一筆錢就離場,趁著資本的狂熱渾水摸魚。還有一些團隊,雖有長久計劃,但對融來的錢花得並不謹慎,結果錢被迅速花完,一旦沒有更多投資機構投資,就難以為繼。
從這些因素分析,所謂的O2O“資本寒冬”,體現出來的其實是資本市場的態度變化:投資機構開始對投資價值有更為清醒和細緻的評估,市場正在使社會資源配置趨於合理和高效。
那麼,在O2O領域,什麼樣的企業才能最終存活下來?隨著行業整合和洗牌加劇,贏家通吃的“馬太效應”開始顯現,資金和資源開始集聚。拿去年下半年幾筆大投資來看,糯米背後的百度、58到家和口碑網背後的阿里巴巴,以及美團點評背後的騰訊,網際網路三巨頭依然看好各個細分領域的贏家。
而贏家們必須更加小心地花錢——對用戶補貼要更加謹慎和精確;在補貼之外,還要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優化産品體驗。這兩部分的實現,都需要技術助力。網際網路在O2O領域裏的開疆拓土,並非簡單地為供需提供對接平臺,也需要為線下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傳統服務業無法完成的精準行銷和增值服務。另外,還須考慮從垂直領域向全平臺擴張的步驟和方法,既要繼續保持對垂直領域的控制力,還要將低頻應用逐漸納入平臺,真正建立起“生態圈”,在已經獲得的用戶身上獲得更多價值。
網際網路領域有句老話:“只有突然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O2O領域也是如此。資本“退燒”不是壞事,僅靠資本全力“輸血”才能茍延殘喘的企業對市場來説缺乏價值。O2O領域的競爭還將持續下去,只有活得更久、真正被消費者接受,才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