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營造脫貧“漁場”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31:0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胡明寶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突飛猛進,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扶貧方式,正逐步應用到扶貧實踐中來。那麼,電商扶貧到底是一種什麼形態的扶貧?如何推進電商扶貧?
近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地方政府部門代表、高等院校、阿裏、京東和蘇寧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相聚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陜西省武功縣,在2016西部電商扶貧大會上為西部電商扶貧支招把脈。
破題:電商“點亮”貧困村
西北電子商務起步較早的武功縣,如今已經嘗到電商扶貧帶來的甜頭。據武功縣縣長張小平介紹,在電子商務的帶動下,全縣12個貧困村2442戶貧困戶已發展土雞、奶山羊養殖,7個貧困村種植黃桃、石榴等優質雜果,1860名貧困人口從事長寧食醋、孔尹掛麵、普集燒雞等一村一品特色産業,180多戶貧困戶通過微商、電商銷售自家産品。
目前,武功縣電商企業達到106家,入駐快遞公司20余家,發展個體網店600余家,電商日均發貨3萬單、日交易額300余萬元、年銷售額10.5億元,帶動就業2.5萬人。
阿裏研究院發佈的電商消貧報告(2015)顯示,2014年阿裏平臺幫助貧困地區節支近200億元,幫助貧困地區增收近120億元,覆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另外,京東通過農村電商3F戰略,服務範圍輻射超過10萬個行政村,截至2015年4月已覆蓋全國28個省份432個縣。蘇寧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打造的“電商扶貧雙百示範行動”,定點扶貧全國約104個貧困區縣,惠及1萬餘個貧困村。
“2015年,政府、平臺和地方電商服務商三支力量一起發力,越來越多的貧困村被電商‘點亮’。”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説,商務部、財政部批准了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在這200個縣裏面國家級貧困縣佔到了44%。這表明國家是希望通過電子商務進農村,去推動支援當地精準扶貧,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路徑:營造“漁場”釋放貧困地區“新供給”
“和傳統模式相比,電商扶貧最大的不同在於賦予農民前所未有的對接市場的能力,其本質是通過對接廣域市場來克服本地市場的制約。”汪向東認為,授人以魚的救濟式扶貧、授人以漁的開髮式扶貧是扶貧“1.0版”、“2.0版”,電商扶貧則是扶貧“3.0版”,是與各方跨界營造漁場,扶貧不僅需要讓貧困戶掌握“捕魚”的本領,需要“營造漁場”使之豐饒,以電子商務解決市場對接問題,讓貧困戶的好“魚”賣出好價錢。
吉林省通榆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自2013年以來,通榆縣通過大力發展農産品電子商務,實現了“小生産與大市場”的對接,讓雜糧雜豆成為通榆的一張名片,實現了1億多元的銷售額。
無獨有偶,黑龍江省明水縣借助電子商務,構建六大平臺,在推動農産品電商上取得突破。明水縣副縣長羅文明介紹説:“通過發展電子商務,明水縣農産品銷售從2014年的600萬元發展到2400萬元。並且,2015年通過電商平臺,與印度簽訂1000萬美元的黑豆出口定單,對外出口從零到實現創匯2800萬美元。”
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認為,當前的電商扶貧探索,通過政府“營造漁場”,釋放貧困地區的“新供給”,讓平臺、人才、企業等各方力量在農村電商的廣袤空間裏“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對於推動整個貧困地區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聚焦:培養青年電商人才
近年來,農村電子商務蓬勃興起,吸引大量城鄉青年投身到農村電商創業行列。據《“新三農”與電子商務》一書提供的數據,農村網商年齡在20-29歲的佔75.9%,30-39歲的佔18.6%,兩個年齡段合計近95%。
電商扶貧作為一種依託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全新扶貧模式,必須要有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年人才參與,這些年輕的農村電商創業主體構成了中堅力量。在本次2016電商扶貧大會上,如何破解電商産業發展人才瓶頸成為專家聚焦的重點。在分享陜西省共青團經驗時,共青團陜西省委副書記賈琳介紹説:“從2013年開始,陜西共青團就著手青年電商人才培養探索,堅持‘因地制宜、綜合培訓、分級分層’的工作原則,通過集中培訓、專家指導、平臺交流、政策扶持等方式,幫助、帶動更多有電商創業意願的青年實現電商創業致富。”
2015年,陜西省共青團開展10期省級示範培訓,共培訓950人;開展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培訓活動10期,培訓1100人次;縣級電子商務示範培訓班培訓超過5000人次。目前,陜西省共青團已聯合陜西省省商務廳等9部門,出臺《陜西省“萬村萬人”青年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從項目扶持、金融支援、資訊供應、物流扶持等四個方面向青年電商給予政策傾斜,三年計劃培訓1萬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