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紹史:政策工具充足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19:2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3日,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6.9%符合預期。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變化,但仍然運作在合理區間,我們政策工具箱裏面還有好多政策,能夠使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四大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談到如何看待整個經濟形勢時,徐紹史認為,“不但要看短期內經濟增速的起伏和波動,而且要關注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的品質效益。”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結構優化取得積極成效。結構優化也體現在四個方面,“四大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是需求結構繼續改善。需求結構改善用一句話可以概括,消費的貢獻率超過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旅遊、資訊、文化、健康等服務消費持續升溫。固定資産投資去年增長10%,民間投資佔比達到64.2%。總體來看,需求結構是消費貢獻超過投資,這是個很大的變化。
二是産業結構調整紮實推進。這裡的關鍵詞就是三産的比重超過二産。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50.5%,首次超過50%,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的趨勢更加明顯。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大大快於傳統工業增長。
三是區域結構更趨協同、協調和平衡。固定資産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的發展,總體上看中西部地區快於東部地區。我國正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部署了一大批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城市的新區,還有科技示範區等,這些新的載體、新的抓手,都促使中西部地區有較快增長。總體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這四大板塊協同、協調、平衡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四是城鄉結構不斷優化。2015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1%,也就是説有7.7億人口在城市生活,比上年提高1.3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長速度比城鎮居民高0.9個百分點。
五是能源結構在改善,節能減排在進步。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2%,比2014年提高0.8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下降1.6個百分點。2015年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5.6%。
?有條件鞏固向好勢頭
“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內在支撐、彈性空間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有條件、有能力鞏固向好勢頭、態勢和形勢。”徐紹史指出,一是物質基礎雄厚,我國已經擁有完備的産業體系,現在220多種工業産品居世界第一。初步具備了較健全的交通運輸體系,機場到2015年已經有207個,鐵路達到12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里。生産性泊位的港口已經有6800個。全國公路里程450多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到12萬公里。此外還有鉅額外匯儲備,鉅額銀行儲蓄。二是市場需求巨大。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市場主體,移動互聯網用戶已達6.8億人,手機用戶達13億,4G網路用戶3.9億,市場容量和規模巨大。正在推進新型城鎮化,也會釋放巨大的消費潛力和投資潛力。三是區域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隨著高鐵、高速公路、機場、港口和資訊基礎設施加快向中西部地區延伸,區域間要素流通更便捷,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可以比以往更充分地發揮出來,有望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四是生産要素品質在提高。五是宏觀調控經驗豐富。宏觀調控堅持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保證了經濟和社會的平穩運作。2016年將認真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完全有信心克服困難,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的區間。
三方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徐紹史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任務,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化解過剩産能,二是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産業的支援和培育。我們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品質,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在去産能方面,準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目前鋼鐵和煤炭産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對於僵屍企業的處置,各地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範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支援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産能和處置僵屍企業;去庫存方面,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化解房地産庫存;去杠桿方面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降成本這一塊正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合理的收費,將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降下來。補短板,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調整。此外,在處理職工安置、企業債務和銀行貸款等問題政府有一定政策儲備,來支援化解過剩産能,地方政府也完全有能力來應對。(劉麗靚)